重生之从大夏开始
作者:你的影子啊 | 分类:玄幻 | 字数:11.9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三章 恩公
沈丰城——
吴嘉在稍稍清点了自己部队的伤亡后,悲痛的发现自己的部队伤亡接近半数。
但是他没有什么对主事者杨轩的愤怒情绪,因为驻守沈丰城的守军不止有他,杨轩也将大部分的兵力用来协助他守城,同样损失严重。
在整顿好城内事务后,杨轩和吴嘉立刻带着尚且可堪一战的部队向北而追,斥候快马先行,不断传来敌军部队的大概情况。
两人且追且赶,却始终与敌方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无法追上。
吴嘉有些郁闷,看了眼杨轩道:“我说贤弟,就我们这种速度,如何能追上啊?”
杨轩笑着摇了摇头,道:“大兄,自我于襄阳起家,三万人可远不是我能拿出兵力的极限。”
吴嘉心思电转,略有明了,不再多言。
前方五六十里外,一支同样着荆州军服饰的部队,背对着阳城的方向列下阵来。
它卡在阳城与阳翟之间的驰道上,人数近两万,大多面露惧怕、犹豫之色,显然是刚刚训练不久的新兵。
为首之人,身材平常,脸色红润,面相和善,但行为举止之间,却透露出一股久经世事的气质。
此乃尚书令,上官徽是也。
这位执掌长沙事务的命官突然出现在此,乃是因为半个月之前收到的一封密信。
那日,信差林俊进城后便急匆匆的冲入他的府邸,手捧密信,面容疲倦。
上官徽且招呼其去休息,连忙打开了信件,却见其上仅有一句话:
“阳翟之围可破,敌寇却难以全歼,望上官大人亲领一支荆州之军,往阳城方向阻击敌军,轩,拜谢。”
就这一句话,让上官徽紧急征召了襄阳与长沙的所有预备兵力,襄阳太守钟昌并没有阻拦,反而相当的配合。
整军后,上官徽踏上了征途,他于森林小道绕至阳城与阳翟之间的宽阔驰道上,在那隐藏埋伏。
另外遣人送信给杨轩,通知自己已经抵达。
没错,这就是杨轩在开战之前收到的消息。
一收到这个消息,杨轩即刻出击,让早已抵达的武当修士们逼退了王双军。
而早早等在路上的上官徽部将拦截王双军,为他的追击创造条件。
话归原处,王双军至驰道,远远便望见一支不知何人的部队横在此处,顿时心头一紧,隐隐有不祥的预感。
后方忽然有烟尘四起,杨轩所领军队竟已追至十里开外,王双感觉自己的身体在颤抖,恼羞成怒的情绪油然而生。
紧握拳头,他阴翳低头,生了死志。
他先是合手向洛阳方向作揖,心中悲哀道:“恩公,双再不能为恩公征战沙场,有愧于恩公栽培……今愿死战明志,纵然身死,也要重创杨轩所部!”
抬头回望,看向颇显疲态的杨轩军,但是他自己的军队也没好到哪儿去。
他挥舞战旗,高声的喊道:“诸君!我军已无路可退,至死地而后生者,赏千金!”
然而,反响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热烈,他清晰的看见,有些士兵的脸上已满是踌躇。
王双心下彷徨,无端的冒出些悲凉。
也是,恩公只是对他有恩而已。
罢了,不必奢望士卒们能与自己同生共死,但他王双,绝不贪生。
号角吹响的前一秒,他想到了六年前的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作为一个幽州人,在这个时代生在蓟县是不幸的。
那时的匈奴猖獗,
半个幽州沦陷,而他的家乡就在那些敌占区中,匈奴人对汉人的迫害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视汉人如猪狗,烧杀劫掠。凌辱侵犯,他的妻子,他的父亲,母亲都死在了那场灾难之中。
于是,带着满腔的仇恨,他组建了一支反抗军,带着寥寥尚有血性的汉人,深藏在暗中默默的反抗着匈奴人的恶行。
每当夜黑风高之时,他便会带领同伴去猎杀那些放纵欲望后孤身一人的匈奴。
虽然屡次得手,但对全局而言成效甚微,且多次遭到围剿,险象环生,可一如汉人之铿锵精神,他们从未放弃过。
他们要在北幽,画下属于自己的符号,建起属于汉人的灯塔!
但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一次行动之中,有汉人为了一口吃的出卖了他们。
于是,他们被团团包围了。
那日,王双拼死厮杀到最后一个伙伴丧尽, 他的脸上尽是血泪,他望向匈奴人的目光满是仇恨。
他恨不得现在就将所有匈奴人都赶尽杀绝,但他做不到。
他像是这乱世中的每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就要死在这个北方人的坟墓中,死在这片独属于汉人的地狱里,死在这片国家竟十年之功未能收回的土地上。
突然,围住他的敌军团团散去了,外围的喊杀声中,他仿佛听见了那群匈奴,那群畜生都不如的匈奴人,在呐喊,在哀嚎,在奔逃。
他们嘴里说着他听不懂的语言,但紧接着,那振奋人心的,独具中华魅力的文字,传入了他的耳中。
“北封军,来也!”
在那天的夜晚,那场淋漓的大雨中,他第一次见到了李会,对方是个很好的人,他温和的扶起了跪地不起的王双,笑着对他说:
“你很好,加入北封军吧,和我一起夺回属于汉人的家园。”
王双只觉得,自己的脸上有水滴划过。是雨水吗?是汗水吗?还是……泪水?
此生的愿望,终于得以达成,一身的抱负,终于得以展开。
他俯身再拜,目光热切。
如今想想,李会将军,真的是个很好的人呢。
他庇佑了北方数年的安稳,他杀的匈奴不敢南来,他让汉人的血没有白流。
纵然如今满朝上下都在说李会将军是权臣,是佞臣,但他王双知道,自己的恩公本质上是个好人。
号鼓声响起,战争到了最后的时刻,要么撕开重围,北去报明公,要么马革裹尸,以谢明公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