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作者:乌呼拉呼 | 分类:历史 | 字数:56.2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22章 信誉担保
被问到关键问题,在座的几人都绞尽脑汁,不能动用武力,言论也在他们那边,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有人起身看了窗外正在慢悠清点的柜员一眼,无奈道:“这下崔家可真是抓到要害了,这个办法真是绝了。”
“是啊,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有人叹气道。
办法用在自己身上,他们此刻才知道当时崔家的无奈了,这个办法太损了。
一位族老开口说道:“银行没有足够的红票备用,但我记得从幽州运来的红票早就超过了一百万贯,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想办法!”
另外一位族老说道:“你是说从百姓和商人手中将红票收回来!?”
陇西的产业多,和商人的贸易往来更多,因此使用红票的频率很高。
不说来往贸易时商人从别的地方带到陇西的红票有多少,单是李家自己派人去幽州兑换的红票就超过了一百万贯。
李凤微微颔首:“可是···钱多在百姓的手中,可是应该用什么办法收回?”
有人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可以尝试送米粮的方式。”
“这个办法···不行。”有人当即就否决了,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他解释道。
“纵然是有贪小便宜的人会选择兑换米,可是要多久才能收回一百万贯的红票?”
几位族老点了点头,付出一点粮食就能收回市面上流通的红票,只是这个时件貌似不允许。
有人补充道:“而且别忘了,崔家的人可不是瞎子,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收回红票。”
“若是被他大肆宣扬,银行要是失信,传出谣言,你我都难辞其咎。”
除了时间上不允许,崔家也不会做视不管任由李家收回,只要稍加的宣扬就能让银行的声誉尽损。
李凤沉吟着看了在座的人一眼道:“要不···用圣上的名誉保证?”
众人闻言眉头紧皱,目光看向了他,期待他的解释。
李凤解释道:“圣上统御天下,享誉海内,若是以圣上的名誉为保,向崔家保证在十天内绝对能够兑换出一百万贯的红票,想必崔家也不敢不信。”
一人皱眉开口解释道:“圣上可是皇帝,乃是大唐的一国之主,以他的皇帝的名誉做担保,纵观古今,从没有听说过。”
“是啊。”有人点头:“这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圣上的名誉可就受损。”
“那就不是丢一个人的脸面,而是丢了大唐脸面,到时你我得以死谢罪。”
“再说了,如今崔家和李家势同水火,只怕崔家不给面子,到时候就难堪了。”
以人做担保,向柜坊借钱或做别的业务,这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事。
当然,做担保的人得值得借贷人以及放贷机构双方的信任。
用李世民的信誉来做保证,在场的人没人敢这么干。
而且崔晃都明白这上了门,这或许会给李家面子,但哪里还会给你李家面子!
但即便如此,万一给李世民丢了脸,那就是丢了大唐的脸。
这个后果极为严重,没人能承担的起。
一位族老的目光看向了李凤说到:“要不,用您的声誉做担保?!”
“这···这怎么能行!?”李凤哪能愿意了,这要是出了什么事,自己怕是难逃罪责。
当即就反问道:“这怎么不行!?”
有人补充道:“我觉得可以,毕竟你可是圣上的弟弟,而且身兼刺史等官职。”
“是啊,如今陇西永安银行就数你这副行长最大,你要是不行,那我们就更不行了。”
“此次就靠你了,还请不要推辞。”众人纷纷请求李凤。
在陇西比李凤辈分更高,官职更高的人很多,但副行长却只有一个,用他的名誉,再合适不过。
李凤苦笑,这下可把自己给坑了:“那我去了?”
在座的几人对视一眼,纷纷开口支持道:“放心,我等会在你身后鼎力支持!”
李凤张了张嘴,长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待李凤走后,几位族老继续商议。
有人怒气十足的说道:“崔家敢这般做,分明是不将我等放在眼里,依我看得想办法发几万兵,灭了崔家。”
此话当即就有人制止:“灭崔家倒是简单,可天下如此多的豪绅士族,又该如何呢?”
也有人摇头道:“可要再不制止崔家,那崔家又去长安或者别的银行再来这么一下,谁能受得了!”
“这只怕事情会越闹越大,银行的信誉越来越低,百姓和商人哪还会相信银行?”
“到时候圣上开银行的计划那就不攻自破了。”
“是啊,这才是最要命的!!”
众人三言两语的分析出了其中的要害。
这个办法最开始是李世民用的,现在用在他们自己银行,一群人都被逼的没办法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办法多么的无解。
最糟的是,崔晃的钱还能继续去别的地方兑换,让别的银行破产。
甚至以后只要李世民开一家银行,崔航就能带着前去兑换。
或许可以重复用信誉担保的办法,但百姓天天都听到银行无法兑换出足够的钱,不得不逼得银行行长进行信誉担保。
那银行在百姓心中将是个什么样子?
百姓还能相信银行?
显然不会,没人会去相信兑换都兑换不出的银行。
这百姓都不相信银行,不去银行存钱,那李世民全国推行银行的计划还能成功?
“那现在该如何?”
“先飞鸽传书,告知给圣上,让圣上做裁决。”
“现在先打发了崔家,总不能让崔家骑在了头上!”
“不错,理应如此。”
众人简单的商议过后,几人走出了门外,默默的来到了李凤的身后。
此时,陇西永安银行门外,人群在城防的维护下正围成了一个圈。
圈中央两个柜员一板一眼,从刚开始的几十个铜钱一起称量,为了拖延时间最后再到现在一个一个的称量。
旁观的人群也看的无语,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崔晃坐着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椅子,正目光呆滞的看着两个缓慢称量铜钱的柜员。
他算是明白了,按照这种称量办法,那不知道能拖延多久。
要知道,这可是有一百万贯,一贯就有一千文。
他的耐心早就被消磨殆尽,早就看不下去了,但他并没有发怒,而是静静的等候着。
因为旁观的观众也换了一批又一批,显然也是耐心被消磨殆尽了。
李家再这么拖延,这银行兑换不出足够钱的消息只会传的越广,传的越发真实,这对他来说只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