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世种田,带领毛绒绒们搞建设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69.5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4章 烦恼
闻言,牛古憨厚地笑了几声,连连摆手道:“不辛苦不辛苦,能为智者大人做事,我高兴。”
他虽然老了,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只能混吃等死,啥忙也帮不上,对部落没有一点贡献,多亏有智者大人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忙是忙了些,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难题,但他心里头是高兴的。
“其他甑子在这个基础上至少要再大一圈,不然一甑子米饭可能不够一家子兽人吃的。”池清栩想了想,建议道。
就他把这个甑子拿回家的话,都用不上,只能放起来落灰,就自家大老虎那饭量,再加上几个幼崽,还有索力最近因为长身体,也是吃得越来越多了,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索力就是这样的情况,越来越能吃了,这么个小甑子蒸饭显然是不够用的。
池清栩还让牛古做几个特别大,但能放在锅里的大甑子,部落聚会,搞什么庆典的时候可以用,以前农村办酒席的时候就是这么着的,有几个大甑子蒸饭,自家用的都是合适的小甑子。
天快黑的时候,去收获包菜大米的兽人们回来了,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拉着一辆又一辆的木板车,木板车上装满了包菜大米,看起来拉风又壮观。
收回来的包菜大米在广场上堆成了一座一座的绿色小山。
第二天,兽人们又出门收获包菜大米去了,听虎烽说,才收获了四分之一,剩下还有很多包菜大米。
一连四天,兽人们每天都往返在同样的路上,早晨离开部落去地里收割,傍晚踏着晚霞归来。
池清栩特意叮嘱了虎烽,让他留一些包菜大米在地里,不要全部都收获回来。
这是系统告诉他的,包菜大米彻底成熟的话,里面的大米会变成金黄色,就是天生的种子,有了种子,将来就可以推广包菜大米的种植了,不能只指着那片山谷,其他地方也得多种一些包菜大米。
在池清栩看来,包菜大米其实要比水稻好,首先水稻是种在田里的,如果要种植的话,首先就要解决水流的灌溉问题,不像种在地里的庄稼,隔一段时间浇一次水就行,水稻是离不了水的。
其次,水稻成熟后收获的是稻谷,稻谷还需要经过收割,晒谷,脱壳,才能得到稻米,也就是大米,而包菜大米里面直接就是大米,淘洗淘洗就能下锅蒸,下锅煮了,不知道要方便多少。
唯一让池清栩苦恼的是他暂时还不清楚包菜大米能够保存多久,他记得如果是谷子的话,保存得好的话,三四年是不成问题的。
在没有遇到什么天灾的情况下,照目前的情况看,每年种一茬包菜大米,已经足够青木部落的兽人们吃的了。
包菜大米再不济,总可以保存个一年半载的吧。
除此之外,包菜大米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外面的叶子同样是可以吃的,和包菜一样的口感,如果叶子比较老的话,觉得口感不好的话,也用来喂养哞哞兽,咩咩兽都是可以的,哞哞兽们,咩咩兽们,都可喜欢吃包菜了。
有了包菜大米后,青木部落的兽人们又有了新的吃食,他们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还可以吃上粥。
说起青木部落关于粥的做法,花样可多了,白粥那是最基本的做法,没几个兽人喜欢滋味寡淡的白粥,兽人们普遍更喜欢在粥里面加各种各样的东西。
比如加南瓜,可以做成南瓜粥,加红薯,又可以做成红薯粥,喜欢吃肉的,还可以加肉丁肉沫进去,做成瘦肉粥,亚兽们还有喜欢吃水果粥的,什么芒果粥,山楂粥,光是颜色就很好看,用他们智者大人的话来说,那就是赏心悦目,还自带水果的清香和清甜。
池清栩自己对粥没什么要求,基本上哪种口味的粥他都可以接受,就看索力要煮什么口味的粥了,有人煮,他负责吃就是了,不用发表什么意见。
这一日,池清栩难得清闲,开始捣鼓起吃的来。
他在厨房里转悠了一圈,发现一时之间想不出来可以做什么,因为现在青木部落的饮食文化蓬勃发展,好多菜色,好多吃食都有了。
直到他看到米缸里面的大米时,池清栩灵光一闪,想到了可以做发糕。
院子里就有石磨,刚好用得上。
似是推磨这样的力气活,往往都是虎烽的天下,都不需要池清栩喊,虎烽自己就跑过来开始推磨,把大米给磨成米粉。
“可惜我还不够高,不然我也能给香锅锅帮忙,可以推磨的。”小兔狲幽幽地叹了口气,小表情可惆怅了。
唉,每次看到族长推磨,他都好羡慕的。
“没关系,你现在还小,是个小幼崽,等你长大了,长高了,就可以帮上忙了。”池清栩语气温柔地安慰自家失落的幼崽。
“那我怎么才能快快长大啊?香锅锅,我想快点长大,越快越好。”小兔狲忽然就觉得是个幼崽,还是个小幼崽一点也不好,他要像族长那样,长得高高的,壮壮的,力气也要很大才好。
“长大了也许就有烦恼了,哥哥我倒是羡慕你现在这样不知忧愁,有吃有喝万事不用愁的年纪。”池清楚有些感慨。
好像他小的时候也特别羡慕大人,觉得他们有好多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干嘛就干嘛,无拘无束的。
等到自己也长大了,才发现烦恼也跟着一起变多了,快乐反而变少了。
“香锅锅,你说得不对,我现在也有烦恼的,谁说年纪小就没有烦恼了,烦恼是不分年纪大小的,同样,大人也不一定都有烦恼的,也有没有烦恼,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大人。”小兔狲思考了一下下,随即有理有据地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