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运天王:大明星老婆会的真多
作者:白纸新词 | 分类:都市 | 字数:117.6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68章 该死的仪式感
编剧部的总监对苏远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远只用了一个《小丑》剧本,直接镇住华拿影业编剧部。
总监其实一开始是打算要挑毛病来为难他的。
但是看完剧本后,他真的是被这个完美无匹的剧本给深深惊艳到了。
他一来是无法挑出问题,二来是真的被苏远征服了,他认可苏远。
所以,此时他把苏远当成了伙伴,甚至是欣赏地对象,所以他更加不会为难。
于是,
剧本获得编剧部的总监认可,那么也就通过了华拿营业的审核。
非常顺利,苏远和华拿达成合作。
电影《小丑》将由苏远负责拍摄。
苏远心里也稍稍激动。
这部作品,不管是题材,还是故事,还是人物,其实都正中苏远的点。
或者说,正好是他很想拍的电影类型。
他一直都想拍这种反派的电影,尤其是反派如何变成反派,又为什么是反派,到底是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派?
这样的、具有探讨性的、人性深思、社会深思的电影。
但是这样的电影在国内拍不了……
所以,苏远还得是来好莱坞找机会。
这不,《小丑》这个题材就让他碰上了。
这个题材,非常精准地戳中了他的好感。
跟《疾速追杀》不一样。
《疾速追杀》就是单纯的爽片,没有什么思考,没有挣扎,就是商业爽片。
《小丑》就大不一样,相当之好的一个题材。
可以说,这世上没有导演会拒绝这个题材。
从事电影,就是从事艺术。
从事艺术的人都有追求。
只要不受限制,只要不被资本要挟,那么任何一个导演都梦想着拍一部“限制级”题材的电影。
毕竟,电影是一门“现实”艺术。
这是一门向观众传达社会探讨的艺术。
甚至,这是一个向观众传达创作者的思考的艺术。
艺术,本就是创作者的表达。
只是电影这门艺术太难了,受限太多。
首先这不是导演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团队。
然后上面有审核,其他还有资本操控限制。
一层层下来,创作者很难向观众传达属于自己的思考。
苏远在好莱坞接下《小丑》,首先在题材限制上,可以拍国内没法拍的题材了,
在故事上,也可以大胆发挥。
在资本操控上,因为他也有投资,所以他的话语权相对来说比较大,是可以说得上话,可以说这个要不要改,那个能不能改的人物。
华拿影业的上级也看了一下剧本故事。
因为当时剧本总监把《小丑》剧本拿给他们的时候,激动得把苏远写的剧本夸得天花乱坠。
夸得地上没有,天上难找的珍贵样子。
华拿上级看他吹得这么狠,于是忍不住看。
这一步,真是怕总监把苏远给捧杀了……
毕竟,《小丑》做出的改动,是真的很大,很大胆……
华拿上级看完,敢不敢拍都不一样……
后来总算是一切顺利,
华拿上级大佬也对苏远写的剧本非常满意。
于是大手一挥,放心让苏远担当导演编剧,拉起《小丑》剧组开拍。
当然,开拍的日子没那么快。
不像《疾速追杀》,说干就干。
华拿还是相当稳得,毕竟不缺钱,安得下那份心,愿意跟苏远慢慢来。
最主要的就是要稳。
他们不想要快餐电影,他们想要的是经典。
甚至,
票房多少不重要,
至少,口碑不能崩!
至少,这部电影至少得有一个亮点,有一个让观众认可,喷不动的亮点。
华拿不缺钱,所以他们深知打造经典,打造质量的重要性。
因为不缺钱,所以他们对合作的导演就一个要求,别拍烂片拖累他们的口碑。
当一个人不缺钱,那么就要稳住口碑了。
就像是啥啥人物,搞了啥啥事情赚到暴利,但是对外,要树立起自己的良好社会形象。
俗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不过,苏远拍《小丑》,却不是跟你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小丑厌恶所有的虚伪。
他这个反派,就是要揭开那些虚伪的人的善良面具!
华拿知道苏远即是一名技术高超的导演,同样也是一名演技厉害的演员。
但他们的决定是只让苏远当导演,不请他当主演。
其实如果真要让苏远演小丑这个人物,他还真不敢接。
要知道,小丑之前的演员,希斯莱杰大神,那可是把小丑演绎得登峰造极了!
如果让他一个华夏人来演小丑,他自认不管怎么努力,都赶不上莱杰大神。
而且,他其实甚至觉得好莱坞里都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把小丑再次演绎出一个高境界的演员。
毕竟,这一版的小丑不是蝙蝠侠电影里的后期的小丑。
《小丑》电影里,要讲述的是小丑如何成为小丑。
第468章 该死的仪式感
其中非常考验演技的,是小丑内心的挣扎、身体的挣扎,精神的挣扎。
一步步,走向深渊,成为深渊的王!
小丑的转变,需要极高的演技来演绎,才能塑造出这个人物。
这就需要,一个功底相当扎实,演技恐怖的演员才能胜任。
华拿也深知选演员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放慢电影拍摄进度,也只是为了筛选演员。
苏远作为导演,他同样被华拿委以重任,和另外几名老师一起担任《小丑》的演员选择。
其实华拿这样一搞,他就感受到一种很大的压力。
跟狮门影业合作还没有这种压力,因为《疾速追杀》就是直接干就完了。
当时一拍板就开拍了,拿钱,演员直接电话找,来得了就来,愿意来就来,不愿意的就找另一个。
没什么仪式感,直接拍!
所以苏远根本没有感受到压力,只感觉拍《疾速追杀》的时候很爽。
当然,也就是拍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时候很爽。
到了第三部,其实他已经有些疲倦了……
而现在华拿拍《小丑》搞出这么严肃的仪式感,搞得他压力相当大,甚至产生自我怀疑。
我到底能不能拍好《小丑》?
任务重,压力大呀……
大概,这就是跟巨头公司合作的压迫感。
各种仪式感,搞得人不舒服。
当然,也是因为有这样的仪式感,才会让人认真对待,打造出精品!
剧组的筹备环节,苏远不用负责。
不是他不用负责,而是他只需要看完团队给他发的内容,点头即可。
而且找个剧组团队相当快速便捷。
他们所有的部门分类都是有规模的,有班底的。
比如摄像,
好莱坞的摄像有非常多的专业摄像团队,这些团队都是有经典作品可查的,足以满足任何一部电影的拍摄选择。
他们团队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人员都是一应俱全的。
还有道具组、造型组等等,都是有专门的,专业的团队负责,人员构成非常完整。
只需要联系一个电话,就可以把整个团队请过来。
这就是好莱坞的工业化。
而在国内,
这些团队非常少,基本上也就是名导演才会有自己的固定团队班底。
而其他的电影,一般都是,在摄像上,根本请不到一个完整的摄像团队。
资金充足的剧组会请一个在业内有名的摄像师,那么这个摄像师倒是会带着自己的一个小团队来到剧组。
但名摄像师顶多也就会带来两三个副手,然后摄像助理,摄像杂工等等,还得是剧组负责去找。
而资金不够的剧组,人员构成就更杂了。
一个摄像组,他们需要请一个摄像师掌镜,再请另一帮人来当摄像助理等等。
这样一来,摄像师跟摄像助理都是第一次合作,那么当然磨合不会那么快,当然就不会默契。
人员构成复杂,对于一部电影创作来说,难度会大大提升。
并且现场指挥也会非常困难。
比如导演需要这个机位,需要这个镜头这样来表现。
但是,因为摄像师是第一次合作,于是摄像师也许有点心高气傲,就不服导演,想跟导演争一争这样表现,画面会更好,或者那样表现画面会更好等等……
导演和摄像师之争也就算了。
就算摄像师听话,但是摄像师下的临时拼凑起来的摄像组的其他成员,也未必知道要怎么做,也许也存在一两个不服从的,那就难办了。
所以,当一个团队鱼龙混杂的时候,在人员调度上就会非常困难。
这也就是为什么导演脾气都挺爆炸的原因,因为事事不顺心的时候,你让我温柔地拍戏?
温柔地工作?
想啥呢?
要是有一个专业团队,岂不是省心很多?
专业团队绝不会跟你杠,你说啥是啥,说怎么拍,就怎么拍。
还有就是有自己的班底。
就像是苏远自己的班底。
他的班底成员对他都非常了解了,知道他的能力有多强,所以都听他的。
在苏远的团队班底里就是一句话:听远哥的,准没错!
并且合作了那么长时间,他们当然是早就对苏远的拍摄习惯一清二楚,配合起来当然就是默契无双!
这就是工业化的好处。
当然了,工业化也有弊端,弊端就是人才更难出头。
专业的团队多起来,就会形成垄断。
一个团队,垄断一个剧组工种。
一个剧组请了一个团队,那么就不需要再请其他杂工。
那么,杂工就很难进入剧组,有梦想的人才也没有机会去学习,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有人说了,不可以进专业团队吗?
都是专业团队了,那么门槛当然是非常严格的,一般人怎么进去?
而就算进了专业团队,晋升之路也步步血泪,非常艰难。
在专业团队里,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想要往上一步走,就不止是能力的问题,更是人际、机遇等等的问题。
一个人,就卡住一个坑,只要这个人不离开,那么下一个人就很难挤进这个坑里。
国内影视行业没有工业化,这个问题就不严重。
当一个小伙子对摄像感兴趣,那么可以直接找一个剧组进去,先从杂工做起,然后再给摄像师发几包烟,要个联系方式。
然后正好这位摄像师也是单打独斗的,于是看他会来事,下一部戏就带着你,让你当摄像助理,也就是你的身份从剧组杂工,一步晋升成为了摄像学徒。
成为摄像学徒后,跟着师父干几年,好好学习几年摄像,有了一定基础后,你就可以凭着你的经验积累,去跟业内更有名的摄像师学习。
甚至是进入国内专业的摄像团队,成为其中一员。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独自掌镜,那么你也可以像你当初的师父那样,去接小成本的影视剧。
那些小成本的影视剧不会嫌弃你是第一次掌镜,反正他们也请不起大摄像师,也不追求有多好的制作,能拍出来就行,当时给你练手。
于是,你直接从一个摄像学徒,晋升成为可以独立掌镜的摄像师。
那么下一次你再去找活儿,就可以说,我是有过独立掌镜经验的摄像师,而不是摄像学徒。
这就是国内的一个,没有工业化的工作环境。
一个可以让普通人步步走上巅峰,创造成绩的道路。
但是在好莱坞,这条路走得太艰难了。
就像是编剧团队。
就像是华拿影业的编剧团队。
编剧总监一开始都排斥苏远这个来自华夏的编剧。
要不是苏远拿出完美的《小丑》剧本,那么他根本不会被接纳。
如果是一个纯新人,那就更加不用想了。
纯新人没有作品,没有地位,没有靠山,
那么即便是拿出《小丑》剧本,也会被限制在“学徒”或者助理岗位上。
然后你写出来的《小丑》剧本,就将署名为编剧团队的老大,而不是你的名字……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漫长时间里,你,就得为编剧团队的上层呕心沥血贡献作品。
一直到,有人发现你,愿意提拔你上位为止。
否则,将会一直被压制。
因为,他们的理由是,你的剧本是在团队里创作的,所以这个剧本署名必须先署名团队老大的名字。
这就是现实,
现实就是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