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
作者:天官青龙 | 分类:历史 | 字数:106.2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5章 刘琦升官了!
李儒听到虎牢关传来消息,心头顿时紧张起来。
刘琦聪明有才华,这一点不可否认,可是在战场上,最没用的就是小聪明和诗才。李儒的心底,其实是不相信刘琦的。
尤其刘琦刚到前线,李儒不认为刘琦能取胜,送回的很可能是坏消息。
故而,士兵刚取出虎牢关送回的书信,李儒就急匆匆的接过来,迅速递到董卓的手中,开口道:“岳父,恐怕是坏消息。您快浏览,我们好做撤离洛阳的准备。”
董卓瞬间明悟,也有些紧张。他拆开书信迅速的浏览,刹那间脸上紧绷的神情消散,眉宇间的愁容舒展,胖嘟嘟的脸上露出愉悦笑容。
“哈哈哈……”
带着一丝尖厉,却夹杂着男性特征的浑厚声音响起,回荡在房间中。
董卓爽朗的大笑了起来。
李儒眉头一挑,一颗心随之落地,知道是好消息。可是他的心情又有些复杂,刘琦这小子竟然取得了胜利,击败了袁绍等人,还真是出人意料。
李儒等董卓的笑声停止,问道:“岳父,虎牢关是个什么情况?”
董卓把书信递过去,吩咐道:“看看吧。”
李儒接过来查看,他迅速看完,也忍不住深深的吸了口凉气,很惊讶刘琦的黄忠和典韦武艺出众,更惊讶吕布竟然被刘琦使唤,吕布太没骨气了。
李儒看完了战事,想着书信后的内容,开口道:“岳父,刘琦这小子公然把张辽调入他麾下,还中饱私囊扩军,实在有些不妥。”
董卓心情大好,摆手道:“都说骄兵悍将,一个悍将,怎么能中规中矩呢?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衡量刘琦。文优啊,你能给本相解决问题,本相也给你诸多特权。”
李儒面颊抽了抽,无言以对。
没办法,刘琦打赢了。
董卓站起身道:“刘琦这小子在书信中,为李傕、郭汜和吕布等人请功,偏偏丝毫不提他自己。可是,本相却不能赏罚不明。这一次,不仅要满足刘琦犒劳大军的请求,提供肉食、粮草和酒水,还要给刘琦嘉奖,要加官进爵。”
李儒道:“岳父,战事才刚开始,只是打赢了第一战,加官进爵合适吗?”
董卓哼了声,很不满的说道:“文优啊,男人的心胸要开阔些。好了,你去忙吧,老夫进宫面见陛下,谈一谈刘琦加官进爵的事。”
说完,董卓大踏步就离开。
李傕神色无奈。
面对刘琦,他生出了捉襟见肘的感觉。这小子有出身有背景,而且有心计有才华,还能打仗,让他实在不知道怎么掣肘。
李傕摇了摇头也离开,管他的,打赢了总归是好事。
董卓入宫觐见,根本没等内侍去通报后回来传达消息,直接就闯入宫殿。他见到正在看奏折的刘协,一手摁着腰间的佩剑,一手握拳,昂首挺胸道:“陛下。”
刘协心中厌恶,脸上却堆满笑容,询问道:“董卿今天来有什么事呢?”
董卓开门见山说了刘琦在前线取胜的消息,迅速道:“陛下,刘琦立下大功,理应嘉奖。”
刘协心中振奋。
皇兄取胜了,洛阳也就安全了,不需要迁都长安。
虽然长安是大汉朝的西都,可长安靠近西凉,距离董卓的大本营太近,刘协莫名的觉得不安全,还是洛阳好。
刘协心中对董卓虽然不满,可是涉及刘琦的事,却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问道:“你认为该怎么嘉奖呢?”
董卓直接道:“回禀陛下,臣认为刘琦挡住了袁绍等逆贼的大军,还一战击溃,俘虏万余人,斩杀数千人,必须重赏。臣建议提拔刘琦为威武将军,赐爵平阳侯。”
刘协皱起眉头,一副不满意的模样,说道:“董卿啊,威武将军是杂号将军,平阳侯也不够响亮。尤其是这次袁绍等逆贼来袭,来势汹汹。如果不是皇兄出面,虎牢关已经陷入危机。这一次的嘉奖,必须破格奖励。”
董卓心中仔细的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他耐人寻味的看了刘协一眼,明白刘协是要大力提拔刘琦。只不过,他也要大力提拔刘琦,以便于稳固自身的地位。
董卓没有立刻回答,试探着问道:“陛下认为该怎么加奖呢?”
刘协没有表态,又把问题抛回去,说道:“以卿家的意见为准,毕竟朕年幼不懂朝政。”
董卓顺势道:“臣建议,任命为镇东将军、舞阳侯。镇东将军一职,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舞阳侯的爵位,是樊哙曾经的爵位。”
刘协仍然摇头道:“镇东将军虽然有,却不是钦定的武将官职,不合适。”
董卓是急性子,声音拔高,质问道:“陛下认为呢?”
刘协吓了一跳,舔舐了一下嘴唇,强迫自己镇定,迅速道:“朝中以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四征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为最高,也最有影响力。朕打算,让皇兄出任左将军一职,不高也不是最低。”
董卓眼神赞许,说道:“陛下说得对,可以用左将军,侯爵呢?”
刘协眼中掠过一道精光,果断道:“昔日,霍骠骑封冠军侯,年仅十八岁。皇兄的年纪,比霍去病大一些,也立下大功,朕打算赐爵冠军侯。”
他有些忐忑。
生怕董卓拒绝。
刘协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极力的提拔刘琦,让刘琦在朝中成为有影响力的汉室宗亲,尽快成为参天大树,为他遮风挡雨。
董卓明白皇帝的心思,可是提拔刘琦也符合他的利益,所以董卓直接道:“陛下圣明,就迁刘琦担任左将军,封冠军侯。”
他话锋一转,开口道:“刘琦的书信中,说李傕、郭汜和吕布等人也立下功勋,理当嘉奖。”
刘协毫不犹豫的摆手,笑着说道:“这些人的功劳,董卿按照功勋大小排定,朕不插手,直接用印。”
“陛下圣明!”
董卓笑着赞许。
实际上,他就是征求一下皇帝的意见,走一个程序。皇帝同意了要批准,皇帝不同意也得批准。前线取得了胜利,他提拔嫡系是顺理成章的事。
董卓安排人拟定诏书,再让皇帝用印,最后选择蔡邕作为朝廷的使臣去前线。而且蔡邕去宣诏,也是带着犒劳的物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