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官赵南星传奇
作者:雪中飞鸿 | 分类:历史 | 字数:39.3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2章 条鞭之法
张居正微笑着说:“听说你自辽东调户部之时,百姓依依不舍地送别数十里之外,攀辕卧辙,哭声载道。从这件事看起来,你确实爱民如子,操守高洁,日后必能成就大业!像你这样的官吏越多,则是江山之福,黎民之福啊。”
张学颜被夸得脸上有些发烧,忙谦逊地说:“首辅溢美之辞,学颜实不敢当。我看首辅千方百计想革故鼎新,力振朝纲,以图国家富强中兴。首辅调学颜来户部,想必是为了整顿赋税之事吧!”
张居正点了点头。
张学颜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当今之计,只有颁布‘一条鞭’之法!”
“条鞭之法,广东、福建等地曾实行过一阵,后来又夭折了。有人说此法准确便捷,有人说颇有不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张学颜胸有成竹地说:“经过详细考察,我认为,实行一条鞭法有四大好处!”
“唔,快说说,哪四大好处?”
“第一,简化名目,把国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为一条,告示于民,载明一年中应纳之数,唯此再无其他科派,防止了地方官吏滥加的负担;第二,公平合理,田多赋多,田少赋少,丁粮重者派银亦重,差轻者派银亦轻,轻重皆派于众,未尝独利独累于一人,使惯于欺瞒规避者无计可施,令耍花招者无施其术;第三,扶正抑恶,将里甲征收改为官收官解,使官吏难开贿赂之门,里胥惧行索骗之计,世风必为之一清;第四,以银代役,可使小民闭户而卧,无复追役之忧而尽力耕耘于田亩,于稼穑之计有百利而无一害——,别的好处还有,主要的就这些。”
“好!可谓辨析明白,有理有据,切中要害!”张居正由衷地称赞道。
张居正此时心中激动,拍案叫绝。望着张学颜因激动而微微发红的脸,不禁万分感慨地说:“若天下官人都像足下如此睿智、清醒,国家何愁不会兴旺发达?”
张学颜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说:“我也只是多在百姓中走了走,了解实情多一点而已。既然首辅与我看法相同,我即马上修疏呈上。”
“如此甚好。”张居正痛快地答应了。
唉,人生在世,黄金万两易得,得一知己甚难,今日与愿足矣。张居正心中慨叹道。
张居正与张学颜二人政见相同,思路一致,谈得越发投机。“咯咯咯儿!”
一阵清脆的鸡鸣,唱出了午夜的寂静。
二人哈哈大笑。“哎呀,该死!天都快亮了,打搅首辅休息了。走!”张学颜自嘲地站起来。
张居正假嗔地说:“唉——,政见相同,志趣投合就是谈上一宿也不觉得乏困。”
居正同学颜携着手送他出门。
张学颜果然是位雷厉风行的官吏,他的奏疏上去没几天,万历皇帝昭准颁发实行。曾被废弛的“一条鞭法”又被强令推行,并在实际执行中得到了不断完善。
张学颜奉居正之命,利用冬闲之机,通行丈量土地,统计全国地亩。可是,刚开始没几天,由于官僚和地主豪强的阻挠,清丈地亩就推行不下去了。
张学颜将此情况报告给张居正之后,居正就召集六部大臣和内阁新老阁员,到文渊阁议事。
“今日请诸位来,是想同大家商议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张居正清了清喉咙。他端坐在书案前,面向诸大臣。文渊阁本是皇宫中的禁地,专供内阁官员办公之用,向以静雅肃穆着称。今日来这么多人,使原本死气沉沉的公厅,顿时呈现一片活泼热烈气氛。
张居正心中高兴,继续用沉稳、坚定的口气说:“本朝嘉、隆以来,国势积弱,财源枯竭,几乎是入不敷出。居正主持内阁,不揣微薄,竭心尽力整饬朝纲,于两年前奏请推行‘条鞭’之法,倡导戒除浪费,开源节流,国库略显丰盈,黎民百姓稍有生息。然与太祖年间国力昌盛时相比,尚差距巨大。其根源何在?大家认真地思考一下。”
张居正并没急于回答,以免让别人产生“武断”之嫌。也不想立刻让别人回答,留下了悬念。他停顿了片刻,用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捕捉着别人的反应。
然后,继续说下去:“去年,福建、江西等省就开始重新丈量田亩,清理该交未交的钱粮。
“居正对此极为关切,致书两省巡抚,务求精算细核,不可草率从事,待积累出经验,供其他省借鉴。今接福建省巡抚书札,言‘清丈一事已基本完毕,全省田亩由原来的11万多亩增加到13万多亩,净增2万多亩’。当然,有近年新垦之良田,也有隐瞒不报之地亩。
“由此看来,仅一省就如此可观,全国呢?不知有多少官田落入私人之家,致使赋税欠收,钱粮负担不均。我认为,这就是国力衰微的根源之所在!今日集会,专题商议‘清丈’之事,请诸位同僚畅所欲言,争献良策,集思广益,奏请皇上全面推行。”
众大臣听了首辅大人这番话,都低头思索起来。他们感到这确实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张居正果然是深谋远虑,志向远大,他们分明掂出了这件事的份量,一时冷了场。
户部尚书张学颜觉得如此重大事情虽由首辅大人提出,但在户部主管范围之内,理当争先发言,启发大家展开讨论。
于是,他从容不迫地说;“清丈土地,核准亩数,堪称百年旷举。首辅首倡此议,足见抓纲治国的非凡气魄。只是此举极其繁难,不知首辅有多大决心,是咬紧牙一查到底呢?还是蜻蜓点水,遇到困难和阻力就浅尝辄止呢?”
这个问题张居正还没有想过。别看张学颜不善谄谀,专好提问题,这说明他掌握的情况多,对问题想得精细而深邃。这不禁引起他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