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仇人库房,带全家发财致富
作者:锦火火 | 分类:古言 | 字数:87.7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6章 过大年(上)
江家。
江麦麦看着手中的一叠银票,一双嘴角都咧到了耳后根,“能取了?”
“恩!”凤扶潇看着江麦麦那财迷样子,脸上也漾起了开心的笑容,“反正凤家已经知道我在这儿了,没啥子好藏着掖着的。”
“那行,我明日拿着换银子去,这银票只是带着方便,但要我说,还是银锭子瞅着舒服,摸得到,又亮眼。”
“随你,不过也不能换多了,你家没地方放,虽然有护卫在,但还是不安全,再说,也用着那么多是不。”
“恩,恩,你放心,我知道的。”江麦麦高兴得直点头,其实心中早算计开了,有了这五千两,她终于可以大方的买买买了,还可以扩大空间,哪儿用得着担心没地方放。
临了了,江麦麦又说了句,“那我就收下了?不和你客气了?”
凤扶潇不禁失笑,银票都塞兜里去了,还得多问这么一句,“你和我客气什么?没有你,我的眼睛还是瞎的,也还是一个哑巴,毒也不能去除,最终这条命也会没了,别说五千两,就是把我凤家一半的财产给你,我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江麦麦:(*^▽^*)
“再说,你不用担心我没钱,我有钱,就算我现在拿钱不能自由,没能掌控凤家,就凭我这嫡长子的名头,一年的零花钱也有上万两,我那没用的爹,和狠毒的继母不敢明面上克扣我,我只要拿我的章就能在任何地方的钱庄里取用。”
江麦麦:Σ(⊙▽⊙\"a
“哦,对,我还有姥姥家呢,我姥姥家也有钱。”
江麦麦:“……”啊,啊,啊……羡慕,嫉妒!
“二姐,二姐……”
江大川哒哒的跑了进门。
“六弟,有事?”
“二姐,三哥,四哥和五哥,他们都要去山上砍竹子,等过年放爆竹,他们让我来问你和拂晓哥哥要不要去?”
“啊?现在就砍去啊?”
“对呀,早点做准备嘛,我娘都在家里蒸过年吃的甜糕糕了。”江大川一脸的开心,奶声奶气道。
真正儿是大人盼望插田,小孩子盼望过年。
“砍竹子干什么?”凤扶潇一脸迷茫。
“就是过年用来增加喜庆气氛的,把竹节扔进火堆里就会噼啪作响,有一个传统说法,就是这个声音会吓走年兽,迎来新年吉祥,你们京城过年不放吗?”
“哦,这个啊,放的,但我们放的是烟花,不用砍竹节的。”凤扶潇立即搞明白了。
原来乡下过年的爆竹是这样放的啊!
听起来很有意思的样子。
“走,我们去。”凤扶潇立即站起身,一脸兴致盎然,脚步轻松的走了出去。
此刻的他,终于有了十岁少年的样儿。
江麦麦虽然这世自己年纪小,但是她前世也有二十六了,每次看到凤扶潇,她都在想是不是他像自己一样,也是换了芯子。
不论是他平日里为人处事,还是语言动作,以及上次应对大越士兵进村时和她自己一样冷静得可怕的样子,都让她忽视了他本该的年纪。
让她觉得,他比三表哥,比小叔叔年纪都要大上许多。
江麦麦随后跟上,她这人是坐不住的性子,去山上走走,空气新鲜,她很喜欢。
再说,终于又有银子可用了,心情好,出去逛逛挺美。
上次那支野山参在高位面商城卖了不少银子兑换积分后,她当时就买下了一间办公室,扩大了空间。
再留下了一些积分备用,结果在救三个村子里的人时,租水枪,租军用三轮,买各种东西,后来又买了三支枪和配套的子弹,把她空间的积分又消耗得一干二净,她又成了穷人。
次日。
江麦麦去了县城,除了买过年的东西,还去了钱庄,把银票兑换了一部分的银子扔进了空间,然后又用银子兑换成积分,再次扩大空间,买了一间办公室。
现在,她的空间终于从一间办公室,扩大成了三间办公室,能放下更多的东西,也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呀,想想就好开心!
很快,就除夕了。
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做好吃的,放爆竹,穿新衣……
江麦麦家也不例外。
李氏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年夜饭,江元城做帮手,洗菜,烧火……
江小海和凤扶潇两个拿出笔墨红纸,在写对联。
不仅要写大门上的对联,还有各个房间小门上的,包括厨房门上都得贴。
新房子嘛,每一扇门都贴,显得喜气。
写对联内容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要讲究,大门有大门上的,厨房有厨房的,得应景。
他们两个人写,三个带“羽”的护卫就负责贴。
贴对联用的粘糊糊,是李氏煮饭特意盛出来的米汤,米汤粘性十足,贴得极严实,不易脱落。
贴完对联,青羽他们又继续挂红灯笼。
江麦麦准备去厨房帮娘亲李氏烧年夜饭,但先去看了看弟弟写对联,在写自家大门对联时,江小海犹豫着不知道用哪一副对联好。
因为他今天的任务不但是写家中的对联,还得写二叔和三叔家的。
见弟弟抓耳挠腮的,江麦麦终是忍不住说道:“我给你说一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哎呀,二姐,你的进步也太快了吧,不但能识字,竟然还能作对联了。”江小海以为是江麦麦自己作的,心中对二姐的崇拜之情,简直如那一江春水,滔滔东流不尽。
“麦麦姐姐,这个好,这个好!”就连凤扶潇听完也是眼神儿一亮,极度夸赞。
今儿个不就是要放爆竹,喝屠苏酒么,又应景,内容还朝气蓬勃,喜气洋洋,让人看到了春天要来了,看到了希望。
江麦麦笑了笑,没有解释,也没法解释,这其实是前世所学的一首诗里的前两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她不过是看江小海差点儿要抓秃头,借来用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