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作者:寒庐煮酒 | 分类:历史 | 字数:80.1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8章 一点微芒
“此消彼长?”朱厚熜轻声自语道。
他目光炯炯看向中军大帐上空,神思浮动间只见气运汹涌变化。
正红色的军运长河中漂浮着血煞之气,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得到惊涛拍岸之音。
只是长河之上漂浮着千千万万墨绿的藻类,墨藻铺天盖地一般要将长河吞噬。
朱厚熜细细观察那藻类长有五叶,根须绵长弯弯曲曲扎向河中。
那墨藻便是军队顽疾的象征,朱厚熜如是想到。
眼下随着他先登夺旗的命令一出,眨眼间军运长河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先是部分墨藻无端消亡,随后军运长河中便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光斑。
墨藻每消失一部分,红色长河就会多出许多光斑。
他使用神思之力触碰光斑,神思却莫名地消失了一部分。
朱厚熜神色不改加大力度推动神思,甚至在暗中使用了金科玉律。
后方的王阳明瞳孔微张,猛地抬头望向高处。
在观察一阵之后,他的嘴角挂上了一丝无声的笑容。
金科玉律加持之下,光斑终于不再抵触神思之力,让朱厚熜有了观察的机会。
几次试探之后,朱厚熜敏锐地意识到这光斑或许就是他要寻找的“杀机”
所谓杀机者,存续更易,你死我活。
朱厚熜眼中微亮,“以杀求生,死中求活,杀机也是变机。”
想通此处,他心中存神。
先前在胸中酝酿的三尺剑此刻闪出一点微芒。
一点微芒万丈光,翻江倒海杀机放。
微芒透体直奔长河而去。
光斑被微芒吸引,刹那间便在红色长河中汇聚出一道剑形。
“叱”
一剑出,天地苍茫无色。
墨藻消融江水翻涌,远远望去剑气溢散竞拓换了几分河道。
只可惜长河一眼望不到尽头,那墨藻更是重重叠叠重新占据了消失的空间。
见此情景,朱厚熜并没有感到意外和失落。
气运虽然能影响和反映现实,但妄想通过改变气运而彻底逆转现实只是痴人说梦。
丹田中的长剑又是一震,许多光斑便汇聚成光剑的模样飞向朱厚熜。
“咔”
一声清脆的剑鸣,原本古朴的长剑多出了几分凛冽的杀气。
朱厚熜无意引动的一剑并非没有其他的收获。
军士身上气运猛增,大脑也比平时运转得更快。
不多时他们便想出了办法上下合力协作拔旗。
几个军士手持长矛走进中军大帐,又有三人双脚发力奔向帐顶。
五个呼吸过后,只听得一声大吼。
“夺旗!”
高台之上群臣目光凝聚,眼神中藏不住地惊讶和激动。
龙旗顺利飞出的那一刻,军中更是一片欢呼之声不绝于耳。
“好!”朱厚熜赞叹道。
龙旗所立之处,已然换成了一把长矛。
一小兵士手擎龙旗,大声道:“陛下,我等已将龙旗取下献于陛下!”
朱厚熜欣然点头,扫过教场上的各色头盔,缓步从木台上走下。
他走到红漆皮盔的兵士面前,朗声道:“诸位将士,都抬起头来让朕看一看大明的好儿郎!”
众兵士闻言心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能见天子之颜是莫大的荣幸。
他们毫不犹豫将头昂起,目光炯炯地看向前方的明黄色身影。
少年身姿挺拔气质非凡,一步一行间贵气天成。
直面那不似凡人的容颜,却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压力。
对此跪在地上高举龙旗的张芳最有感触。
平日里想象过千万遍皇帝样貌的他,此刻只感觉整个人憋在水中呼不出气。
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压力,但好在很快就消失了。
“汝等既已夺旗,朕便兑现诺言给尔等一条通天之路。”
朱厚熜看向张芳问道:“你可有想法,要到何处为将?”
“启禀陛下,我们不愿为将只想到榆林博一条出路。”张芳无比干脆地说道。
他身后的几人也猛地齐声道:“陛下,我等愿到榆林为国守边,请陛下开恩。”
几人的声音很大,跪伏在木台上的指挥使自然听得清楚。
侯宇微微抖了抖肩让酸硬的肌肉得到放松,心中却是满满的不屑。
小兵能有什么出息,给了机会还是烂泥扶不上墙!
文官们虽然默然不语,但彼此的眼神交互却都是满满的意外。
天子一诺,重若泰山。
高官厚禄就在眼前,这群兵痞子毫无远见。
杨廷和轻轻叹了口气,他看向下方整肃的军容以及将士们眼中满满的赤诚。
他知道明军,要崛起了。
作为文人领袖庙堂首辅,他自然不乐意武人掌权。
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他还会不着痕迹地尽力打压,力保以文治武的局面。
可眼下……
杨一清微眯双眼,轻笑道:“以后的朝堂可要热闹了。”
张丰山就站在杨一清的旁边,此刻冷汗直流。
从皇帝突然起意要巡视京营开始,他就感觉到大事不妙。
此刻下方几位军士的请求,更让他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皇帝要给通天之路,可几个小兵却说要去帝国的边疆搏一条活路。
那是谁在阻路呢?
又是谁不让兵士们活呢?
他不敢想太多,却又不能不多想。
一时之间天人交战,脸色陡然变得蜡黄。
“哈哈哈,君无戏言。”朱厚熜笑道:“朕既然允诺让尔等为将自然不会食言,尔等愿去榆林为国征战一片赤胆忠心朕又岂能不见”
他停顿了片刻,“尔等就去榆林当个总旗吧!”
朱厚熜话音刚落,几人便叩头谢恩。
“多谢陛下,我等誓死报效大明!”
朱厚熜点了点头并未转身走向高台,反而缓步向前。
他一一扫过一众将士的脸庞,“朕今日许诺,先登夺旗绝非单例,大明军队上升之阶自此而始!”
他右手一挥高举手中龙旗,大声道:“愿为大明效死者,大明亦以国士代之。”
“杀敌报国,强军兴兵!”
随着他声音回荡,校场之内军士们也齐声呐喊。
“杀敌报国,强军兴兵!”
“杀敌报国,强军兴兵!”
“杀敌报国,强军兴兵!”
声浪一浪盖过一浪,齐声地呐喊仿佛要把天都给掀开。
此时此刻,喊着的不止三大营。
还有周围拱卫着京营的士兵。
大多数一眼望得到人生路尽头的兵士,仿佛要借此刻的呐喊发泄着心中所有的不忿与悲伤。
朱厚熜心情有些沉重,大明终究愧对他们。
大明实行卫所制,卫所分开。
大概五千六多军人为一卫,一千多军人为一所。
卫所之中,各有指挥者。
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是正四品。
在这之下还有为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所镇抚。
即使是最耳熟能详的百户,也是一个不小的正六品。
但无一例外——
卫、千户所、百户所的军官,都可以世袭!
下级军官的产生主要依靠世袭,普通的小兵根本看不到上升的道路。
更何况卫所小兵已经入了军籍,若无皇帝特赦或立下大功,根本没有跳出军旗转任官吏的机会!
朱厚熜转眼望向前方欣喜若狂的张芳几人,他明白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去榆林。
除了军功之外,他们没有别的可以晋升的机会。
朱厚熜深感改革军队任重道远。
一是要解除军士身上的枷锁,为兵之人不应成为鄙视的对象。
二是要改变军士的现状,军人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对此朱厚熜已经有了想法,今日的巡营就是开始。
他龙袍一挥走向前去,为帝者奖罚分明,如今已经行使了奖励,接下来就该是杀伐了!
他踏着步子走上木台,龙旗一甩直指地上跪着的几个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