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汉废帝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 分类:历史 | 字数:143.4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61章 皇帝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出城夺北军兵权!
当霍光纵马离开大将军府的时候,刘贺的天子车仗再次抢先一步从北城郭离开了长安城。
这一路上,他们碰到了许多要来盘问的巡城亭卒,但当他们看见这安车竟然是六驾的时候,就都拜倒在了路边,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当这天子车仗驶出北城横门的时候,城门司马陶安然感受到了一些奇怪的气氛。
陶安然在横门担任城门司马任上已经十余年了。
而在这之前,他还当过过巡城亭卒的什长和伍长,算得上是这长安城里的伏地蛇,不知道见过了多少阴谋。
他看着天子车仗飞快地隐入夜幕,那种不详的感受再次涌上了心头。
看来,这几日的长安城又要不安生了。
但是,陶安然并没有向身边那些笑嘻嘻地东张西望的兵卒们声张。
毕竟他的品秩不过二百石,就算有心想要参与到这阴谋中,也没有资格。
他当下能做的就是在子时下差之后,回家去提醒自家那没见过世面的拙荆和那几个生龙活虎的竖子,让他们这几日里不要在长安城里胡乱走动。
这就是长安城大部分普通人的写照,明明身处这偌大的棋盘中,却连当棋子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等待未知的命运找上自己。
与这没有机会执子对弈的陶安然不同,身处安车之中的刘贺却是那睥睨天下的棋手。
此刻,他亲自乘车前往中垒校尉的大营,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
那么天子以身入局,至少可以胜天一子。
……
一路北上,十分顺畅。
车仗刚刚驶出横门跑出去四五里,刘贺就收到安乐快马送来的第一份捷报。
“执金吾苏昌率部分亭卒负隅顽抗,拒不接诏,微臣已率领明光卒平定苏贼,同伙及协从百余人尽数服诛,已发令给巡城亭卒,所有人不得擅离职守,只听天子调遣。”
刘贺万万没有想到,这安乐竟然有那么大的魄力、决心和杀意。
居然那么短的时间,就拿下了执金吾并控住了所有的巡城亭卒。
这意味着,长安城内的治安、城墙上的守卫和十几个城门的关防,全都落入自己的手中了。
安乐平日看起来有一些懦弱和钻营,但今日的事情做得很果断很漂亮。
只是杀伐有些太重了,九卿之一的执金吾就这样死了……
而且,还不知道有多少他的属官吏员也在稀里糊涂中被杀掉,更不知道他的亲眷有没有死于非命。
倒不是刘贺假仁假义,想要成全自己仁君的名声,他只是想要尽可能维持程序上的正义。
无限制的暴力是一头野兽,一旦被释放出来,就不会再受到任何控制,说不定会反噬自身。
这些与苏昌有关系的人及其亲眷也许确实该死。
但是,刘贺想要让他们死得有理有据,死得明明白白。
唯有如此,才能降低日后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去告诉安乐,苏昌的亲眷,如果还活着的话就留下来,日后交给有司审问查明,不可擅自处置。”
刘贺将这道口谕告诉了身边的昌邑郎不敬,让他立刻返回城中,传递给安乐。
“王吉!”刘贺向车外大声地喊道。
“下官在!”王吉策马靠到了车边。
“此处距离北军大营还有多远?”
“约莫还有五六里,估计还有一刻钟就能赶到。”
“严防四周的情况,莫要出了意外。”刘贺看着漆黑的四野说了句很没有王霸之气的话。
“唯!”王吉并没觉得有什么异样,拍马而去,让随行的郎卫们小心护送。
离开未央宫的时候,刘贺本想只带一百昌邑郎,剩下的郎卫和兵卫都留在未央宫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张安世和丙吉等人知道后,极力反对,甚至以死相逼,非要天子再带五百人。
于是,刘贺只得将这五百人带上了。
其实,此事张安世处置得非常谨慎。
这五百人中,一半是郎卫一半是兵卫。
如此一来,在刘贺身边护卫的这六百人就由三路人马构成,一百昌邑郎,二百五十羽林郎,二百五十兵卫。
他们可以暗中相互牵制和掣肘,避免有人被霍光买通,贸然做下不轨之事。
出宫的时候,刘贺还觉得张安世和丙吉等人小题大做。
但此刻听到苏昌身死的消息,又看看四周没有任何灯火的野地,他觉得张安世的安排是有必要的。
……
不过,最后这几里路上终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亥时将尽的时候,刘贺从安车中向外望去,看到了不远处似乎有一片模糊的灯火。
“陛下,前面就是北军大营了。”驾车的太仆丞薛怯沉声说道。
他今日又是一身戎装,出宫之后更是未发一言,犹如一尊沉默的雕像一般。
“薛卿,倘若出了意外,你可要将朕安然送回长安去。”刘贺笑着打趣道。
“陛下放心,微臣谨记在心,一定能速去。”薛怯答道。
“戴宗!”刘贺朝隐没在黑暗中的骑士喊道。
“陛下,微臣候旨!”戴宗策马来到刘贺车边。
“告诉前方的王吉,让他依计行事!”
“唯!”
很快,整个队伍就缓缓地停了下来
此处距离北军大营仅仅只有一里多的距离了,视力好的人甚至能看到营垒上的兵卒正在焦急地来回奔喊。
他们显然也已经发现了这支深夜而来的人马了。【备注:一汉里约为四百四十一米】
北军有八校尉,原本全部都驻扎在这北军大营当中。
但是晚年的孝武皇帝为了分割他们的力量,将越骑校尉等四个校尉撤出了此处,所以就只剩下中垒校尉等四个校尉了。
四个校尉所部人马加起来有一万多人,所以整个大营如同一个小城池,只不过营垒代替了城墙,看起来没有那么高峻罢了。
此刻,北军大营中其余三个校尉已经率领所部人马出塞北征去了,所以此处更加显得冷清。
但是营垒上那连片成河的火炬和篝火,让此处比长安城多了一份紧张。
王吉从戴宗处得到天子的口谕之后,立刻就开始行动了起来,带着天子调给他的两昌邑郎,向营垒处赶去。
按照计划,先由王吉去叫门,若拿不下来,再由天子出马。
这也是张安世和丙吉等人的提议,他们不愿意天子以身犯险。
有王吉在前,遇到危机至少可以抵挡一番。
一里地,并不远,王吉很快就拍马赶到了。
营垒上走动的人影更多了,甚至能够听到刀剑出鞘的声音。
“来者何人,深夜来此,又为何事,若无要务,速速退去,否则射杀毋论!”营垒上有人高声喊道。
王吉很平静,叫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说不定下一刻就会被射死,但既然肩负重任,更不能退缩了。
“我乃未央卫尉王吉,持有天子给中垒校尉范缓、护君使者霍封及众军侯屯长的诏令,请立刻通传他们来此接诏!”
王吉的声音非常洪亮,在这安静的夜幕下更显突出,营垒上的兵卒都听得清清楚楚。
营垒上的兵卒们向不远处的天子车仗看了看,虽然他们看不清车仗上的徽记,但也认出了营下骑士身上昌邑郎的戳记。
“王府君稍等片刻,我等这就去通传!”
“速去速回!”
营垒上一时就安静了下来,上面的兵卒警惕地看着下面的昌邑郎,下面的昌邑郎也都紧紧地握着缰绳。
南军和北军都是天子麾下的禁军,但是职责有别,平时更是没有什么交集,还有一分相互掣肘监视的意味在。
平日里双方的兵卒们难免在长安城里发生私斗,双方的领兵将领也有意不去阻止,所以此刻才会剑拔弩张。
王吉看着那营门,并无退缩恐惧之意,但也做好了随时后撤的准备: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身后的天子还需要他的护卫。
约莫等了半刻钟,这北军大营的营门终于打开了。
先是出来了整整两队的材官,而后就是几十个军校纵马而来。
为首的两人正是中垒校尉范缓和护君使者霍封,至于身后的军校应该就是中垒校尉所部的军侯屯长了。
范缓和霍封来到了王吉的身前,他们的品秩比后者低,但是却没有下马,只是不情愿地在马上行了一个军礼。
“王府君,深夜前来,有何事情?”
范缓是范明友的从弟,二人的相貌有些许相似之处,也生得一双阴鸷的三角眼。
他说话的时候,不仅对王吉没有丝毫敬意,反而一直手不离刀。
站在一边的护君使者霍封则是霍云霍山的从弟,身材魁梧,更是手持着一把大黄弓,似乎随时都要弯弓射箭。
这两个人是范霍两家的子侄,一看就不好对付。
相聚相逢勇者胜,王吉要先声夺人!
“你居然问本官有何事情?难道刚才那营垒上的兵卒未与你说清楚吗?”
“如果那人未与你说有天子诏令到,那么就是要陷你于不义,应该立刻以军法从事……”
“如果他与你说了天子有诏令到,你却像现在这样倨傲,那就是你犯了欺君的死罪!”
王吉是一副儒生文质彬彬的模样,但是却说出了这杀气腾腾的话,让范缓与一众军侯始料未及。
而且这股子狠劲儿也确实起了作用,范缓等人虽然仍然没有下马,但是面上的态度却都有些迟疑。
“王府君言重了,等本将回营之后,立刻就派人查问此事,定不会放过那知情不报的兵卒!”范缓有些讨好地说道。
“既然如此,范将军现在总应该知道有天子诏令到了吧,那为何还不下马接诏?”王吉说罢,将天子诏令亮了出来。
范缓很是头痛,他听过王吉的名字,却只当对方是一个儒生,因机缘巧合才攀上了天子,当上这位高权重的未央卫尉。
他哪里想得到对方竟然如此强硬。
王吉说的这两句话再加上亮出来的那天子诏令,让范缓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得不有所表示。
范缓和霍封两人相互交流了一下眼神,又看了看停在一里之外的那数百人,不得不先服软。
他们二人收起了兵刃,心不甘情不愿地从马上下来了,在王吉的面前拜了下来。
身后的君侯和屯长也都翻身下马,跟着在王吉的面前拜了下来。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