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作者:常占 | 分类:现言 | 字数:18.2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十五章
郑国的世子“忽”帮齐僖公大败北戎的部队、齐僖公在文姜面前、夸奖郑国的世子“忽”如何英雄、要把她许配郑国的世子“忽”。文姜不胜欢喜。等听到世子“忽”不同意,心中郁闷、染成一疾。暮热朝凉,精神恍惚;半坐半眠,寝食俱废。
世子诸儿以看病为名、时时来看文姜、坐在床头、遍身抚摸、问寒问暖。
一日、齐僖公来看文姜、看见诸儿也在房内、责怪诸儿说:“你两虽是兄妹、也应避嫌。今后、你只派宫人问候就行了、不必再自己来。”诸儿唯唯退出房外、从此、和文姜相见更加稀少。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更加严重;却是胸中郁闷、难以出口。
话说鲁桓公即位时、年龄已经很大了、还没有娶大夫人。大夫臧孙达对鲁桓公说:“从古至今、国君15岁就生儿子。现在我们国君还没有大夫人、以后、继承人怎么办呀?是不重视社稷和祖宗庙里香火接替呀!”公子构说:“我听说齐侯有爱女文姜,想嫁给郑世子忽而未能实现。国君可以去求亲?”桓公曰:“好。”就叫公子构到齐国去求婚。齐僖公以文姜有病、请缓期再议婚事。宫人把求婚的喜信告诉了文姜、文姜本来就得的相思病、听到这个喜信、心情就舒服了一些、病很快就减轻了。齐国国君和鲁国国君为宋国的事聚会,鲁侯又当面向齐侯求婚、齐侯说、明年再讲,第二年、齐、鲁两国又聚会、鲁侯又当面向齐侯求婚、齐僖公被鲁侯的殷勤所感动,答应了鲁侯的求婚。鲁侯给予齐侯加倍重金聘礼。齐僖公很高兴、约定秋天九月、送文姜到鲁国成婚。到了秋天九月、鲁侯让公子构到齐国迎亲。齐国世子诸儿听说文姜要远嫁鲁国,从前喜欢文姜的狂心、又复发了。就教宫人以给文姜送花为名、附情诗一首:
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①。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得到诗句,已了解到诸儿的心情,也回诗一首:
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
诸儿读文姜的答诗,知道文姜也有心于他,思慕之心更加急切。
自此齐、鲁亲密。不在话下。
楚国的兴起
陈桓公死了、他的弟弟公子佗把太子免杀了自立为国君、陈桓公还有个儿子跃、是蔡侯的妹妹所生、是蔡侯的外甥。蔡侯听说、陈国的新国君佗、杀太子篡位、人心不服、又喜欢外出打猎、破坏农田。不体恤国政。蔡侯设计杀了公子佗、拥立他的外甥跃为君、为陈厉公。
陈自公子跃即位,与蔡甚睦,数年无事。这段话按下不提。
话说南方有个诸侯国叫楚国,姓芈、苗族、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曾拜楚国国君的先人为师。楚国国君后世以熊为姓、第五世传到熊渠、很得南方人民爱戴、于是称王。周厉王暴虐、熊渠害怕周厉王讨伐他、去掉了王号、不敢再称王。又九传到熊峋、熊峋死后、他的弟弟熊通杀死熊峋的儿子而自立为国君。熊通生性好战,有想称王的志向、见诸侯都拥戴周朝、因此犹豫观望。
等周桓王讨伐郑国兵败、熊通已无忌惮、再想称王。令尹斗伯比进言说:“楚国去王号很久了、现在要恢复王号、会令天下人震惊,必需先用武力制服诸侯才行。”熊通问:“那要怎么办呢?”斗伯比回答:“汉东的诸侯国、随国最大、以兵讨伐随国、随国服、其他诸侯皆服也。”熊通亲自率军讨伐随国、随国兵败屈服。于是、汉东的巴、庸、濮、邓、鄾、绞、罗、郧、贰、轸、申、江、黄、随诸侯国,都拥戴楚国为盟主。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汉东诸侯国,都遣使称贺。
郑庄公多子乱国(1)
周桓王十九年夏,郑庄公有病,召祭足到床头,对祭足说:“我有儿子十一个,世子忽有勇有谋、但太善良了;帮齐僖公大败北戎,令齐僖公刮目相看、以女相许。除世子忽外、子突、子亹、子仪,皆能征惯战。子突才智福禄,似又出三子之上。这三个儿子都不是久居人下的人。我想传位给子突、你看怎么样?”祭足说:“子忽的妈是原配、子忽是嫡长子、已经立储很久了,并且屡建大功,国人信从。废嫡立庶,臣不敢奏命。”郑庄公说:“子突不是安心在下位的人,若传位给子忽、唯有让子突到外国去。”祭足说:“知子莫如父。”郑庄公叹气说:“郑国从此就多事了!”于是让公子突到宋国居住。五月、郑庄公死了、世子忽即位,是为郑绍公。让诸大夫出使各国联络感情、祭足出使宋国、以便看公子突有没有什么举动。
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雍氏的女儿、雍氏宗族,多在宋国做大官,雍氏很受宋庄公宠爱信任。公子突在宋国、思念母亲、和雍氏商议归郑之策,雍氏告诉于宋公,宋公答应为公子突设计归国。恰好祭足出使宋国,宋庄公用刀压着祭足的脖子,逼迫祭足发誓立据回国后、废郑绍公、立公子突为君。并让祭足把女儿嫁给雍氏的男孩雍纠。还要让雍纠做郑国的大夫。接着宋庄公又让公子突立下誓约、归国做国君后、要割让三座城池给宋国;还要白璧一百双,黄金万镒,每年给宋国谷物三万担。公子突急于做国君、没有不答应的。
公子突与雍纠跟随祭足回到郑国,郑昭公自知孤立无助,与老婆凄泣告别,出奔卫国去了。祭足奉公子突即位,是为郑厉公。大小政事,都取决于祭足。祭足把女儿嫁给雍纠。雍纠任郑国大夫之职。公子突在宋国都与雍纠亲密来往,所以郑厉公宠信雍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