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修仙:开局古稀老汉要娶妻

作者:清源山下 | 分类:仙侠 | 字数:27.3万

第55章 千草村

书名:修仙:开局古稀老汉要娶妻 作者:清源山下 字数:2361 更新时间:2025-05-05 02:09:41

要冶炼秘银,采掘灵药,研习和刻录阵法,还要进城采买物资,修行课业还不能间断,寒非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分身乏术”。

不过胜在日子过得充实,每天都在进步的喜悦中。

而且正阳内的“包打听”也终于有了消息,有几户地主愿意出兑南城门外的一些地皮田产。

“包打听”正是陆都尉所推荐,做事还算靠谱;见寒非他们是陆都尉引荐,办事更是尽心尽力。

寒非和刘二爷甄选后,选了靠近“新岩村”方向的一片土地田产,是几个村落连在一起。

只是城外靠近两界山,常受野兽侵扰,村民不堪其害,所以人丁零落,许多田地无人租种,荒了不少。

寒非大手一挥,花费近六万两银,尽数拿下。

寻常田产价格每亩一般在十七、八两银左右,肥沃的甚至能卖到三十两银。

但城外半荒之地,本就无佃户愿意耕种,大半荒废了,有傻大户愿意接手,哪个地主豪绅不乐意?

价格自然也给出极大优惠,报价不到五两银一亩地。

可寒非是何人,一口气,杀了个对折,几个地主差点翻脸。

不过有人黑就有人红。

“包打听”自然两边说话,刘二爷也说了些软话,将各块田地论质论量测评了一番,最后每亩地平均折算起来也不足三两银。

也非寒非“抠”,实在是太多地方等着花钱。

首先村庄外与两界山交界处有一道石头墙,是用来防范野兽侵扰的,年久失修,需要翻建。

大量的房屋设施建设,道路铺设,荒地开垦、填肥等等都需要大把大把的用钱。

周边诸多佃户大多已迁徙,劳力也十分匮缺。

无论的帝国还是南疆,各地的佃租方式都是佃农租赁地主土地耕种,收成分账,税费自负。

分成一般是四六分甚至三七分,当然都是地主拿大头。

佃农无地,所得收成如遇丰年尚好,如遇灾年,几乎活路断绝。

就算微有薄田的粮农,粮价却由大户操控,也经不起三灾两难的折腾。

不过帝国对粮食、田地的管控严格。

大肆操控粮价者,按照大央刑律,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并且帝国稳稳抓住白银铸币,稳控民间金融,大陆的四大钱庄之一的大乾钱庄便是大央帝国官署钱庄,甚至可以说是天下银钱的基石。

以寒非的见识,自然不会认为帝国只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这可是修真世界啊,帝国的强盛,背后自当还有其根本原因。

由于绝大部分田地要改种药材,所以药农也得重新招募。

寒非和刘二爷商议后,准备改一改田亩佃租方式。

寒非的意见是:依照地况规划好各类适宜栽种的药材区,招募药农开垦、播种和管理,新岩村可以提供“秘密肥料”,最后由主家统一内部收购,相当于“承包制”。

如此药农肯干,主家包销,也不愁销路。

这其中漏洞自然不少,但刘二爷精于此道,自然可将条款、制度完善妥当。

至于销路,寒非从不担心。

他压根没打算真的贩卖药材,而是计划直接做中成药的买卖。

产、供、销也是通行的药堂生意模式。

以如今寒非的炼丹水平,调制几位主打的利索药方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不过,农田改药田,是需要帝国府衙批文的。

寒非和刘二爷只好再次寻到陆都尉帮忙。

寒非还小施手段,展示了一味预先调制的金疮药散和一味解瘴毒的“清瘴丸”。

陆都尉请人测验后,大加赞赏,当即表示药堂成立后,军方可以优先供应,但价格只能给到市价的六成。

能和帝国军方合作,那不是白送的生意吗?

批文一节自然也十分顺利。

如此,大事已定。

一个月后,余大力和阿秀正式成婚。

毕竟是新岩村的第一对新人,大家无不欢喜,狠狠热闹了一番。

由于阿秀没有娘家,名义上她算是寒非一个银币“买”来的,寒非倒成了“娘家人”。

寒非也不含糊,取了一千两银给她添头做嫁妆,并表示,以后新岩村的新人都按照此例。随后又送了余大力和阿秀各自一枚精制的丹药算做喜礼。

村民们难得尽情尽兴地热闹了几日,余老丈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兴尽之余,大家触景生情,个个神伤不已。

喜酒的后半场,一个个互倒苦水,喝得个东歪西倒。

筹备迁徙新驻地的事宜,自然就上了日程。

新驻地原有几个村落,有叫柳树村的,牛鼻村的,猪尾村的,还有叫狗头村的,名字奇奇怪怪,寒非题名统一改为“千草村”。

首批迁往千草村的尽数都是携有家眷的铸铁匠。

岩村的原村民则根据各自意愿,有的愿意早些融入帝国,有的则想多过几天清净日子。

当然,刘二爷是必须随行的,千草村的组织建设事物全压在他身上。

此时,寒非也颁布了最严苛的一条法令:任何人都禁止泄露“新岩村”的一切信息,也禁止任何人在外提及。

如有违反,死!

新岩村的存在是众人的一个庇护之地,若是被外界知晓,必然带来无尽的麻烦;而如果被其他修仙者窥探而觊觎,那绝对是灭顶之灾。

当然,实际上从正阳城如何进入新岩村,其实只有寒非一个人知晓。

这些村民都经历过生死险恶,也知道轻重,不必多提。

千草村的建设主要是三大块,一是面向两界山的石头墙,有十余里需要翻修,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荒料,而以凡人手段自然十分费力。

寒非只好偷偷亲自下场,进山开采石料,干了几日的搬砖工。

其二是村落居民屋舍的规建,这也需要大量的石料、木材,还有大批的工匠、劳力,需要外聘。

其三就是田地的耕种和荒地的开垦,也需要大量的劳力参与。

“包打听”又在此节上出了不少力气。

刘二爷也调度有方,倒也没有出太大的问题,一切都进展有序。

只是口袋里的银钱哗啦啦往外流,几乎将寒非家底掏空。

本来驻地上人丁稀少,就常有野兽侵扰;如今重新开荒建设,四处一片繁忙,反倒把野兽惊得远远得。

就算偶尔有个别不开眼的野猪之类前来滋事,也纯粹是给村民们加餐。

如此,寒非小忙了半个月,见诸事井然有序,留下灵犀寒非继续冶炼秘银,并在刘二爷身上留了一根灵犀藤支蔓,便深入两界山狩猎挖药去了。

而此时,新岩村秘境里的第一批粮食已然可以收成。

(这大概算个过度章。俗务到此终于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