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对照组?她是强国建设者!
作者:瑜七七 | 分类:现言 | 字数:64.3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1章 补丁装的借口
“谢谢啊。”
收到礼物本身就是一件愉悦的事,只是这件礼物有些出人意料。
初棠想,恐怕顾西辞这段时间遇到经济上的困难了,难为他这样还不忘给自己送礼物了。
看到初棠的神色,顾西辞就知道她的想法歪出天际了,恐怕已经脑补出自己即将露宿街头的画面了。
他提醒初棠,“看我和你二哥的衣服。”
初棠傻眼了。
什么情况?
她二哥胳膊肘处各有一个补丁,裤脚袖口四个补丁,顾西辞膝盖处有两个补丁,胸口还有一个补丁。
Cosplay?
“我们的生活……已经艰苦到这个地步了吗?”
“你们两个,遇到困难了?”
“我知道了,我们之所以要搬去榆林大队住,是不是交不起电费了?”
榆林大队还没有通电,住那边不用交电费。
初棠自觉get到了真相,用一种怜悯的目光注视坐着的那两个人。
萧建邦的脸都黑成炭了,都是顾西辞出的馊主意,害他被误会。
萧建邦:“你放心,我们家有钱,不会饿着你的,也不会交不起电费。”
顾西辞:“我也有钱,昨天刚发的工资。”
“那你们穿补丁装干什么?”初棠眉头紧锁,这两个人,今天处处透露着不对劲,在打什么哑迷。
顾西辞:“不只我们两个,你也要穿。”
“我不想穿补丁装。”
初棠觉得对面那两个男人疯了,她为什么要穿补丁装,她刚反应过来,顾西辞不会送给她别人穿过的衣服,所以,那就是新衣服上打补丁。
额……这两个人,脑袋真的没有问题吗?
接下来,初棠就观看了一出唱双簧的戏码。
顾西辞:“你知道我们是什么阶级吗?”
初棠:“无产阶级?”
萧建邦:“对,生活作风艰苦朴素的无产阶级,衣服穿得越破越光荣,所以,从我们去榆林大队开始,我们都穿补丁装。”
初棠:“……”
“那为啥你们两个深灰和浅灰交替的补丁装,我要穿嫣红色和油绿色拼接的补丁装?”
在这个黑灰蓝的年代,嫣红和油绿,明艳至极。
顾西辞轻咳一声,神色有些尴尬,“在允许范围内,想让你穿好看的衣服。”
“我也给你准备了一套。”萧建邦不甘示弱,同样拿出来一套补丁装,藏青和缃色拼接,“我可是洗了几十遍才洗到这种程度。”
初棠:“!”
她就说,怎么看着那两套衣服有些旧。
“顾西辞,你不会也洗了几十遍吧?”
顾西辞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尖,“也没有那么多次。”
总不能让初棠穿别人穿过的旧衣服吧。
而初棠已经穿过的旧衣服,好看的她肯定不想让上面带有补丁,不想穿的打上补丁之后就更丑了,初棠一定更不愿意穿。
“你们放心,我明天一定穿补丁装,这两套衣服很好看,我很喜欢,超喜欢。”
初棠大声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两套衣服的喜欢。
她承认,她之前说话的声音大声了,脑袋出问题的人是她才对,怎么能这样恶意揣测顾西辞和萧建邦呢。
为了让自己有符合条件的衣服,他们还特意找人定做又洗了几十遍,她还在心里腹诽他们两个思想有问题,居然在新衣服上打补丁,半夜醒来都要打自己一拳。
沉浸愧疚中的初棠,没有看到顾西辞和萧建邦那心虚而得逞的眼神。
初棠是以为现在又开始严抓资本主义复辟,需要保持简朴作风。
顾西辞和萧建邦纯粹是心虚,他们跟初棠是没说一句假话,却句句都在误导初棠,让她以为外面在严抓作风。
事实上,抓作风也和他们没有关系,初棠和萧建邦都有工作,尤其是萧建邦的工资,养活一家人都绰绰有余,吃好喝好穿的好在别人看来也是正常的,过得不好才会引入猜测。
他们两个是为了让初棠在榆林大队能够顺利交上朋友,独树一帜是好事,过于独特会被孤立。
既然他们是为了让初棠感受到人群温暖,就要把这种可能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萧建邦每天也要陪初棠穿补丁装。
第二天。
为了让说辞更有信服力,萧建邦一早就去榆林大队安置东西,而顾西辞,则带着初棠出门了。
初棠今天穿得是顾西辞送的嫣红和油绿的那套拼接装,神采奕奕地跟着顾西辞出门。
“顾西辞,你要带我去看什么啊?”
“有人投机倒把被抓着了,正在游街。”
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了目的地,初棠顺着人群看过去,看到了一个全身挂满东西的男人站在墙前面,最醒目的还是他胸前的大牌子。
上面赫赫写着“投机倒把犯”、“魏天佑”、“顽固分子”。
男人长相瘦弱,表情木讷,神情呆滞,身上挂满了“赃物”,眼神中充斥着无奈和心酸。
初棠长叹了一口气,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为了生计铤而走险,被抓了之后一生都完了,连家里人都抬不起头。
魏天佑,未天佑。
名字中饱含了父母对他的疼爱,期望他能被上天庇佑。
可惜,上天未眷顾他。
“顾西辞,我不想看了。”初棠的声音瓮翁的,她不喜欢这种场面,生理上厌恶。
“那我们回家。”
顾西辞今天带初棠来看这件事的目的就是让初棠认识到投机倒把的严重性,他知道初棠经常去黑市买东西,他也无法避免,市面上不流通的东西,黑市上大多能找到。
但去黑市,其实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直接教育初棠恐怕会适得其反。
以他的能力,能把初棠捞出来,只是,即使他再快,对初棠的心理伤害也已经造成了。
而外界形势,只会越来越严重。
燕京的学生,已经开始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