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姨娘做木工发家啦
作者:柠檬柚子水 | 分类:古言 | 字数:54.1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3章 迎新人,迎新年
苏钰的编织水平很次,她只会平针和元宝针两种织法,不过山茶很聪明,上手很快,不仅学会了这两种针法,还自创了好几种针法。最好笑的是,她无意中织出了一朵花骨朵,太漂亮了,想再织却忘记了怎么织的,折腾了一晚上也没织出一样的来。山茶很不服气,觉也不睡了,在等下搁那儿和一团棉线较劲。
进了腊月,田里的活终于告一段落,山里开始忙着过年了。
最先忙起来的养殖场,挖莲藕、撒网捕鱼,捉鸡逮鸭卖猪,日日山里城镇各处跑,忙得不得了。
其次是山货组,板栗、山核桃、柿饼......各种山货炒制加工,大厨房忙不过来,又在河边搭了好几个简易的大灶台,忙起来整日整夜烟火不停。
山里整日热热闹闹的,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就连柳嬷嬷都忍不住跑出去玩儿,时不时带点好吃的回来投喂她。杜十娘下了工也经常带好吃的过来看她,二丫六丫也经常带小孩子们过来帮她大扫除,给她讲山里山外的趣事。她虽然不出门,可不是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她是事事都知道的。
这不,听说腊月里要办好几场婚礼,苏钰便把张铭之叫过来商量,与其隔三差五办婚礼,不如索性选一天办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这样既减轻新人们的经济负担,又大气热闹,还能安新嫁娘的娘家人的心,岂不三全其美?
张铭之便召了人来开会,询问新人们的意见。山里办婚礼一向是山里提供新房和中等宴席,新人自己搞定家具和喜酒喜糖鞭炮之类。如今办集体婚礼,家具由山里采买打制,新人们连鞭炮都不用买了,只管准备自己的婚服喜被喜糖这些了。
虽然要临时改婚期,不过,是为了婚礼更盛大更给新人省钱,又提前了一个多月通知,时间上也不算太仓促,而且也是请道士挑的黄道吉日,所以改期还算顺利。
腊八晚上刮了一夜的北风,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山里下起了第一场雪。
很小的一场雪,地上只铺了薄薄的一层,太阳一出,雪就化了。只有屋顶上、树丛里还残留着一点白色的痕迹,提醒着人们这里的冬天也有雪。
不过孩子们一点都不介意,一早就尖叫着冲进雪地里,脱了棉手套,小手在地上扒拉着团出一个个小雪球,滚雪球搭雪人、打雪仗,都要玩疯了。大人们就跟在旁边看热闹,起哄架秧子鼓动着孩子们闹。大厨房里锅里已经架好了柴火,烧起了热水,准备等孩子们闹够了洗澡换衣服。
苏钰以为还会再下雪,结果一等等不到,再等还是没等到,就这么艳阳高照地一路到了腊月二十三。祭过灶王爷,敬过祖宗,新年的脚步就更近了,集体婚礼的日子也要到了。
到了婚礼前两天山里就开始忙起来了,再收拾一遍婚房,准备红毡铺地,窗花剪纸、张灯结彩,从小桥过来这一路都装饰一新,别提多喜庆了。
虽然婚礼到黄昏才正式开始,可迎新的队伍一早就出门了。山里的牛车都派出去了,还从陆家庄借了四辆牛车,一起敲锣打鼓地出门迎接新娘子去了。
山里一早也忙起来了,准备桌椅板凳,安排盘盏碗碟,洗菜切菜忙个不停。张铭之按着先前接游客的习惯,五人一组排好,一组负责一样事务,有事只找他们,所以虽然忙,还真是忙而不乱,秩序井然。
天快黑时,迎新的队伍终于回来了。
看着一对对新人牵着红绸往礼堂里走,沿路小孩子们手里拿着小米、新米往新人头上撒,有人爬上礼堂屋顶上,拿着大包的糖块花生大枣往人群里撒,大人孩子都争着来抢。撒糖的人促狭,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底下的人群就跟着往东跑往西跑,十分热闹。
进了礼堂,张铭之和新人的父母一起坐在上首,看着新人缓缓行来,张铭之的眼神里莫名有种老父亲的慈爱,看得苏钰一愣一愣的。不过想想,新郎多半是没有父母长辈在的,他这个大哥长兄为父也不为过。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三跪九叩大理行过,改口认过高堂,就送新人入了洞房。新娘子在新房里待客,新郎去外厅招待送嫁亲朋,虽然有些窘迫但人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苏钰一个一个新人房里看过去,得了一大荷包喜糖喜糕。看她在新房里气氛有点凝重,便识相地出来了。张铭之倒是带着新郎们请她去外厅坐镇,不过苏钰实在不耐烦应酬,去露了个面,给新娘的娘家人保证新娘子嫁过来不是自家少了个女儿而是多了个儿子。更是说了整个山里是一家人,家人之间不会互相倾轧,新娘子嫁过来必不受欺负。送亲的人见山里迎亲礼仪隆重,亲眼见着不管是新房还是婚宴都很准备得很周全,见识了山里人热情,又得了两个头头的担保,哪怕原先心里有点小意见,此刻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都上前来握着他们的手说着放心的话。
应酬过了,苏钰让柳嬷嬷和蔷薇去看闹洞房,自己一个人回了家。煮了碗莲子粥,端在桌上,挑了喜欢的一本话本,坐在火桶上,一边喝粥一边看小说,别提多惬意了。
吃饱喝足浑身暖洋洋的,苏钰懒得上床,索性抱了被子歪在火桶上继续看书。看着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等一睁眼,杜十娘端端正正坐在她对面,趴在自己的双臂上静静地看着她。
苏钰吓得一激灵,立刻清醒过来,脱口而出。“我去,你什么时候来的?”
“到好一会儿了,你怎么坐火桶都能睡着啊?”
“火桶暖和嘛。那边闹洞房呢,早听孩子们说他们商量了好多花样闹洞房,你怎么不去看,反跑我这里来了?”苏钰又歪了下去,指指旁边的小火桶,“那里也有火,你自己翻去。渴了,帮我倒杯水。”
杜十娘去倒了水来,看她喝过了又倒了半杯预备着,坐到火桶上,“我一去有人不自在,我也不喜欢那种场合,就没去了。”杜十娘捡起话本看了一眼,“这书里讲的啥啊?”
“啊,这个啊,花木兰从军后传,讲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回乡后的生活,挺没劲的。”苏钰把书放桌上,看着她,“说说吧,你怎么了。”
杜十娘莫名其妙。“什么我怎么了?”
“你刚不说有人看你不自在嘛,展开说说呗。这长夜漫漫的,不聊八卦有什么意思?”
“行吧。”杜十娘给自己倒了杯水,一仰脖喝干净了,摸摸嘴唇慢慢地说自己的故事。
她刚到这里时,真是觉得天天像做梦一样,脚踩在地上都不踏实,这里多好啊,吃得饱穿得暖的,还人人都和气。她觉得很幸福,同时心里也很忐忑,生怕这美梦易醒,于是天天都卖力地干活,变着法地对人好。
谁知道就这样被人看上了,请人上门来说媒。她没这方面的心思,自然就回绝了。哪想到随着这里的女娘一个个地嫁人了,又有人想起了她来,又请人上门求亲,还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接一个地没完。她只好再次严正声明不再嫁,大多数人也就此罢手,可郑老三这个人却像看到了希望似的,日日上门死缠烂打。十七郎气不过揍了他几次,可他打死不走,还变着法地讨好她姐弟,其疯狂执着实在吓人。
“说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好,说我自视过高也好,随便人说去。反正我见识了嫁人的种种不幸,也受够了做媳妇的苦,如今的日子是我最轻松自在的,一点都不想改变。”
“嗯,就要这样,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别因为外事外物勉强自己改变。”苏钰往下又歪了点,打了个小小的哈欠。“这么说吧,孩子、丈夫都不是必须的,能挣钱养活自己才是首要任务。反正我是做不到劝人嫁人的。”
“还是东家会说,什么话经了东家的口就格外有道理,心里特别熨帖。”
杜十娘弯起唇角轻轻笑了,渐渐地越笑越开心。
苏钰看她笑,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个人互相对着笑了半天。杜十七郎过来接姐姐,老远就听到院子里的笑声,不由停住了脚步,想等她们说笑完了再敲门,谁知左等右等笑声就是不停,再待下去好像是个变态,只好上前敲门。
柳嬷嬷听见敲门声忙起来开门,送杜十娘出去,回身关上门,到客厅里拉苏钰回房睡觉。“人家认床你认火桶,火桶睡多了又要嚷着腰疼了。”
苏钰乖乖地任柳嬷嬷拉着,揭开被子上床,往被子里一缩,眼睛一闭,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新人上门来认门,好像约好了似地,一人送了她一方亲手绣的丝帕。苏钰把备好的礼物——山茶送来的不同款式的银钗一人送了一根,说了几句好好过日子的话,便让柳嬷嬷送人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