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
作者:相识于微末 | 分类:现言 | 字数:107.7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87章 卡脖子
秦之恒嘴上不说,但对于远的事情更加重视。
他在电报中明示:
如果米国恶意推迟或延后审理,就采取引渡或抓捕手段。
既然说于远犯罪,那我们就自己把人抓回来。
在数次施压之下,夏天到来之前,于远的案件终于开庭。
开庭前夕,曹秀在空间中面色不佳。
“死了?”于悠惊呼出声。
曹秀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当初举报于远盗窃机密的舍友在开庭前因为吸过了头,死在家里。
原本答应出庭为于远作证的华侨同学像是知道了什么,吓得连夜回国。
看起来双方都缺少了有利的证人,但事实上于远的情况更不利。
毕竟死去的室友还留下了一份举报信。
无从追问也无从盘查。
想抓漏洞都难。
还有最棘手的问题。
于悠当初提供给于远研究的那些机器都是来自于空间。
虽然对方提供不出于愿盗窃的直接证明。
但同样于悠也拿不出这些东西在国内的购买证明。
他们也不准备造假。
“既然扣了人,肯定不会轻轻松松放过,造假被发现了反而更加深了怀疑。”
“既然双方都没有直接证据,那就这么上,大不了就是一审没结果。”
曹秀反问:“有罪推论不是要遵循疑罪从无原则吗?”
空间内的小爱提示道:
“疑罪从无自1996年敲定。”
“他国公民根据所在地适应当地法律,米国有罪推论以案例为参考。”
原来小爱还有当百科的作用。
于悠也顾不上惊叹,忙追问道:
“那于远的情况有没有案例做参考。”
“很遗憾,根据当下国际地位和过往按理推断,胜诉可能极低。”
一家三口陷入了沉思。
曹秀深吸一口气。
“当初要是不让远远出去就好了。”
“胡说八道。”于为民沉声,“难道就因为害怕就不发展了?本来就不如人家,难道一辈子都要挨打?”
“就算现在接不回来,还有以后,我们只要不放弃,肯定有于远回来的那天。”
纵然如此,但曹秀还是抱着力求胜诉的心态步入法庭。
只不过结果如同他们预测的一般。
即便是两个金牌律师团队为于远据理力争,但却没有任何人证物证为他证明。
尤其是硬件研究的来历。
除此之外,对方甚至在法庭上试图逼问于远的研究结果。
“如果你能够提供你的发现论文,经过专业团队的研讨,证明并非是我国的机密,那就是最有利的脱罪证明。”
于远面露讥讽。
“你们的计谋真的很无耻且降智。”
“如果我在这里上当受骗,就对不起我之前所有的遭遇。”
“关于我的发现,无可奉告!”
若非法庭不允许,曹秀差点就在台下拍手叫好。
在律师的努力下,力争对方所提供的间接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最终双方证据不足,一审无法判决,只能择日再审。
如此一来,于远虽然不是无罪释放,但任何人也不能说他有罪。
虽说不能回国,但至少不用被人监视,出入境的限制也从州扩大到了国内范围。
消息传回国内,秦之恒总算松了一大口气。
如果他不能把小舅子平安接回国,恐怕都无颜面对岳父母。
原以为事情会一直朝着美好的方向进展。
但于悠没料到米国的报复会来得这么快,这么无聊。
于悠听着项目负责人的汇报,满脸凝重。
之前配合秦之恒做基站建设项目,虽说技术上的问题在慢慢解决,但硬件和原材料确实无计可施。
其中很多关键的元件全靠进口。
最大的几家供货商全都来自西方国家。
“米国的两家供货商已经明确表示不会供货了,其他国家的供货商态度暧昧,估计是要涨价。”
于悠咬牙,“加多少?”
“上涨百分之三十。”
当初虽说是配合秦之恒打的对方措手不及,但是因为标书价格被孔英哲提前透露,因此利润空间极低。
算上人员和沉没成本,基本上是没有赚头。
配件还要涨百分之三十,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原本的囤货还能用多久?”
“当初没有一次性打款,而是采取分批的模式,对方的供货也是分批到位的。”
手底下的人一手端着报表一手拿着计算器。
“……满打满算,工程剩下的三分之一会因为配件‘开天窗’。”
“先去借。”
于悠将报表合上,“国内估计是不行了,我去找人,问问港商和那批归国华侨,能不能从其他渠道借一点。”
但这个方法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关键还在于技术被人卡了脖子。
除了米国,还有孔雀国。
孔雀国大力发展科技和重工业,素有亚洲硅谷之称。
不过于悠还是留了个心眼,她想方设法联系上了还在珠州的傅铎,希望由他出面去采购元器件。
“为国家出力,自然义不容辞。”
傅铎想也没想就点头同意,于悠也松了口气,唯恐他因为陶曼的事情和自己不对付。
看来不是每个人都是小心眼。
于悠感谢道:“如果和孔雀国的采购通道成了,必有重谢。”
“于总打算给多少?”
原本只是正常的客套,于悠也没有想好到底给些什么。
可傅铎好像不知道客气怎么写,开门见山道:
“通信基站建设是未来的主流,还有网络基站建设,如果日后于总公司还能中标,希望考虑合作。”
作为海外打拼的企业家,傅铎的眼界远非国内的土老板能比。
虽说他干的是建筑业,但进入内地后积极转型,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于悠就喜欢这种爽快人。
比起那些说什么“举手之劳”,总欠个人情的要好上许多。
只有各取所需,大家都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干得更卖力。
和傅铎的合作敲定后,于悠火速联系了王弘厚,寒暄过后便说明来意:
“希望您能帮我引荐学校的校长,我有很重要的合作想和学校商谈。”
王弘厚最是了解自己的学生。
哪怕是天塌了,也能说出“有高个儿”顶着这句话。
既然能说出“很重要”,那必然是火烧眉毛了。
“今天下午校长来院里视导,你直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