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作者:水下野鱼 | 分类:都市 | 字数:164.5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00章 两个条件
“上汽大众未来的生产才能目标是多少?”陈志文问道,虽然知道未来上汽大众肯定很牛逼,但现在却也只是刚刚开始,如果什么都不问,就答应,岂不是冤大头,甚至,不敲一下竹杠占点便宜,哪能对得起自己这几年来那么多的投入?
“按照目前的计划,轿车产能最高是2万辆,另外还有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线。”邱克直接回答道,这件事不算很大的秘密,一般人虽然不知道,但一机部又或者上汽大众的高层还是知道的,再说,也没必要隐瞒。
上汽大众的轿车产能,在初期的时候,其实是10万辆年产能的规划,可内部有很多人反对,因为轿车在目前国内人的心中,属于“享受型”的产品,而不像卡车、公交车之类的属于“生产资料”,可以创造价值,甚至燕京的吉普车,战略意义都比轿车强,因为可以用来军用。又或者为特殊开发任务去戈壁沙漠这些路比较难走的地方,可轿车显然不行,只能在城市之间行驶。
加上又与德国方面有很多问题,差一点整个项目都被否决了,还是最后大领导拍板,认为目前的发达国家且人口较多的,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同时汽车工业也能带动很多产业发展,又可以减少进口汽车花费的外汇,最终经过多次商讨,就变成了目前的产能,未来如果需求高了,再提升就行,至于那10万台发动机产能,也是德国大众为了符合内地的政策,维持外汇平衡的产物,其中8万辆发动机,会用于出口创汇,平衡其他需要进口的零部件。
“2万辆的产能,不算少,但也不算多,我觉得,还是直接从燕京将零部件送到上沪来,是最划算的。”陈志文摇头说道。这点产能对国外汽车公司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虽然在国内来说已经算很多了,据他所知,之前上沪牌轿车,年产能在5000辆,这在国内已经是顶尖了。
为了2万辆的产能,就将和黄在燕京辛苦打造的团队来上沪再建工厂,肯定是不划算的,除非有其他好处来对冲一下。
“陈先生,你在海外也有汽车公司,肯定也知道生产效率的问题,这些零部件公司,在汽车厂附近,才是效率最高的,燕京离上沪超过一千公里,以现在的交通条件,货物运过来,时间方面太长了点。”邱克有些委婉的说道。
“燕京那边,京津塘高速公路已经可以通车了,燕京所有的货物,可以走高速直接到塘沽港口,再走海运,可以很快就达到上沪,时间方面,肯定比走陆路快多了。”陈志文淡笑说道。
京津塘高速公路公路,基本上已经通车了,可能部分地方,还需要再做修辑,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拥挤,但如论如何,这条华北的交通命脉通行之后,燕京乃至附近城市的货物,运输到港口的效率提高了一倍不只,经济方面,即使高速公路收费,也是划算的,不然,跟以前一样,走下方道路,绕的更远,速度慢又耗油,还会对车子产生更多的磨损。
要知道,目前国内的卡车都是自己生产的,虽然成本低,可质量及耐用性就比不过国外品牌了,卡车在路上出问题都是常态,这个时代的司机,除了会开车会认路,还得会处理所有的小故障。
路上车坏了,耽误的还是时间,这造成的损失,很难估计,比如给汽车厂送物料的,很有可能就会因为车坏了,就会导致汽车厂停了下来,这损失就太大了,而京津塘高速公路之上,加油站、修车场所、休息吃饭地方应有尽有,就是为了提高运货的效率,同时也给高速公路的投资方,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当然,对于地方来说,带来的间接回报更大,整个经济都会被盘活。
京津塘高速直连港口,这样一来,华北部分的物资,可以直接送到港口,再从海运送往全球以及内地其他港口,因为走海运,成本低,在目前国内交通不便的时代,时间说不定也比陆运强,那燕京的物资运到上沪,自然不是问题。
“这样说也对,陈先生,不妨说实话,这其实是上沪市领导的要求,您也应该理解,我们自然希望这些工厂是在我们上沪市,我想您也听说了,如今上沪市有很多从外地来的知青,他们都需要本地的工作,可目前的经济状况,很多企业工厂也不能再大量招人了。”邱克无奈说道,他也知道,只是因为自己的需求就让别人来上沪建厂,是有点不合理,如果只是几家倒还好说,可这是上百乃至数百家企业,就很过分了,甚至人家在燕京市那边,工厂也不一定会很忙,再分点来上沪?正常逻辑是不可能的。
可他们也没办法直接去燕京那边办这件事,几家也许可以,但数量这么多,燕京那边的领导也肯定一眼能看出上沪这是要抢工作岗位了,目前的经济状况,燕京那边不可能同意,只有外方投资者,才可能办成这件事。
“知青?”陈志文也想了起来,之前马局长曾经也与他说过这件事。
“是的,现在上沪市的知青数量,早就破万了,具体多少没人知道,而且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往上沪赶,因为他们听说上沪市的宝钢与上汽大众是非常大的工厂,需要大量招人,可两个工厂再大,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啊。”邱克苦笑着说道:“上沪市的领导,也打算增加政府部门职员来缓解这个问题,前几个月,交警部门就曾经大批量招人,可怎么着也是有限的,财政也不容许无限的养人,而且,还有更麻烦的,很多人不满意做交警或者政府职员,他们就闹着要做工人。”
“不做政府官员做工人?”陈志文笑了笑,这个时代,工人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他在后世就曾经听说过,很多政府职员都申请去工厂当工人,但后来么
“也不算官员,官员没那么多,就是最普通的政府职员。”邱克解释道。
“嗯。”陈志文也没再在意这个,想了想说道:“邱先生,我知道上沪市有上沪市的理由,可我这边没有,将燕京那些已经成熟的零部件工厂,搬到上沪市来建工厂,不仅仅是需求钱的问题,而是需要从头到尾,再一次大规模培养一批人,这对我们来说,太费精力了,甚至,和黄在燕京的几个大型实验室测试中心,也没办法照顾到上沪市这边的工厂吧?时间效率还是太低了点。”
80年代,乃至90年代工人大下岗之前及之后,就业问题,都是困扰着国内几乎每一个城市的问题,人口数量太多了,在可以自由流动之后,所有人都想去工厂上班,毕竟工厂一个月的收入,比种田一年都高太多了,而工厂数量,在21世纪之前都是不多的,这也就造成了底层的“内卷”,可能就深海市要好一点,因为港资的集中投资,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工厂需求大于工人数量,这个结果就是工资普遍比其他地方高,更多的人涌入,但深海市的基建发展速度又跟不上,最后,只能限制人口进入的数量了。
这个问题,只有等到进入wto之后,加上国内很多低端产业产业链的成熟后,才算缓解了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加入wto是香港回归之后最重要的事情。
一个国家对就业的需求,十个陈志文也解决不了,只能说在尽量的努力下,与国内达成共赢,自己给国内提供就业岗位,而国内的低成本能够帮助自己的产品畅销全球,算是双赢吧。这也是自己的底线,给国内一些城市好处,那必然要有返还,这样才能长久合作。
“那陈先生不如开诚布公,您这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愿意将那些工厂在深海市建分厂?”邱克问道,他不仅仅是上汽大众的最高领导,也算是上沪市的领导之一,这次约陈志文,不仅仅是为了上汽大众,也算是为了上沪市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了。
当然,这些汽车零部件工厂就算都迁移到上沪来,也解决不了目前上沪市的知青数量过多的问题,但还是能缓解很多的,而如果美的的超级工厂来上沪,那就可能能一次性搞定,但这样的大事,他可没能力插手。
“这件事比较突然,我也不好马上就决定。”陈志文顿了顿,说道:“不过我可以定下几个要求,我可以在上沪市进行投资建这些工厂,但你们也要承诺保护我的利益,只要我的产品不出大问题,那就必须是独家供应商,你们以后都不能更换,。”
“独家?这个事情我不能决定,需要德国大众那边的人同意才行。”邱克想了想说道:“而是如果真的只能独家,那以后你们满天涨价,我们这边恐怕也不可能通过啊?”
“那就看你们内部的商量了。”陈志文也没在意,他当然知道供应商这种事情,肯定是德国说了算的,燕京那边也是amc说了算。又说道:“至于价格问题,我们可以定一个最基本的利润率来设置,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看后面专业人士的商谈,如何?”
“时间方面应该也有限制。”邱克又说道:“不可能一辈子吧?”
“可以,但这个时间不能短。”陈志文也说道,狮子大开口谁都会,但后面还是得有合理的退让的,想绑定上汽大众一辈子也的确不现实,这样也会让自己的企业活在“安全氛围”内不思进展,只有适当的竞争,有外部的威胁,才能让企业成长,不然技术质量服务上不去,即使绑定了上汽大众,那其他汽车品牌可就没机会了。而有了技术质量,那即使合同到期了,也能继续与上汽大众合作。
自己目前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在初期先吃下这块肉,获取利润,再靠着利润来发展。
“那陈生的其他要求是?”邱克又问道。
“在上沪的工厂,我希望可以直接独资。”陈志文回答说道。
ps:月底求月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