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作者:封侯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209.2万

第123章 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书名: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作者:封侯书生 字数:2433 更新时间:2024-11-16 17:07:04

来到太医院,朱七牛正要进入公房读书,戴思聪从他自己的公房窗户那儿探出了头:“七牛。”

朱七牛朝着戴思恭抱了抱拳:“戴大人。”

“快要殿试了吧?”

“是啊,后天殿试。”

“准备的如何了?”

“还行吧,反正一有时间就看书。”

“嗯,这样是对的,争取拿个好名次。”

“是。”

戴思恭转而说道:“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带你去接触病人吗?等你殿试结束,咱们就正式开始吧,我已经和那边打好招呼了。”

朱七牛早就盼着这天了,迫不及待想试一试自己的学医成果:“好啊,戴大人,劳你费心了。”

“客气。”

……

四月二十一日,万众瞩目的洪武十四年殿试终于要开始了。

殿试的规模之高,远远超过其它科举考试,它同时也是所有科举考试中最独特的。

其一,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题目也是皇帝决定,考生因此被叫做天子门生。

其二,殿试的考场不在别处,而是在皇宫之中的谨身殿。

其三,殿试只考一场,只考一天,只考一题。

其四,殿试不再刷下谁,除非犯了大过错,否则最次也得是同进士出身,做官是必然的。

谨身殿乃是皇帝上朝之前休息的地方,一般皇帝也会在这里整理衣裳,收拾情绪等,是皇宫之中比较重要的大殿,因为是在谨身殿中考试,故这场考试才被叫做殿试。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这次殿试可以说是唯一见到皇帝的机会了。

等考试结束,他们去吏部候选,大部分都得外派出去,然后就再也不可能见到皇帝了,就算是请安,也只能用奏折,除非他们将来能位列朝堂。

而要想位列朝堂,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是很多的,否则又岂能由七八品官升到足以位列朝堂的三四品官?

正常来说,就算一辈子不犯错,官员想要熬到三四品,那也得熬上二三十年,还得年年绩效上上才行,一旦犯错,降职甚至砍头都不是不可能。

他们中有些人都已经好几十岁了,胡子老长,两鬓斑白,且不说能不能升官那么顺利,能再活二三十年都是奢望!

对于朱七牛来说,别人奢望的这些东西却有些习以为常。

因为他经常见到皇帝不说,本身就已经是从八品官了,相当于不少考生当官的起步阶段。

虽然如此,谨身殿对于朱七牛来说也是陌生的,他这还是第一次来。

他便难免趁机到处扫上两眼,当皇帝和其他陪考官员进来后,这才老老实实躬身行礼,目不斜视。

“免礼,都坐下吧。”朱元璋满意的扫了眼数十名贡士,哈哈笑着抬了抬手。

朱七牛等人齐声答谢皇帝,这才老实坐下,眼眸低垂,一个个老实的跟下雨天的斑鸠似得。

朱元璋随即让太监依次打开了陪考官们给出的考题,一一看过,却不甚满意,于是亲笔写了道题目——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又让人将题目拿给几位陪考官看了看,朱元璋笑问道。

老朱都定下来了,谁敢在这个时候反对?怕不是想去跟胡惟庸作伴吧。

于是大家纷纷赞同,用实际行动给下面即将做官的贡士们上了一课。

“好。”

“好题目啊。”

“这个题目确实很好,适合做此次殿试题目。”

“依微臣看来,皇爷用心良苦,对他们期许很深啊。”

于是殿试题目就这样定下了。

当它公布之后,朱七牛直接蒙了。

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这……这……这……合该我拿状元啊!

要问朱七牛为何这次这么嚣张,一点都不谦虚,直接就断定自己能拿状元?

那是因为……他看过一篇策论。

在梦中书房里看的。

那篇策论,来自于明万历二十六年的殿试之上,乃是当时的考生赵秉忠的作品。

而赵秉忠其人,凭借这篇文章直接当了状元!

虽然朱七牛压根不清楚万历皇帝是明朝哪位皇帝,更不清楚他祖上到底是谁,但他可以肯定,其必然是洪武皇帝的子孙。

而做学问这种事,或许未见得后人就比先人强,但后人如果肯钻研,视野、立意极有可能是比先人高的。

一篇在后世能中状元的策论,在大明初期没理由就中不了状元啊!

“很显然,万历皇帝是皇爷的后人,现在都还没出生呢,所以我也是他们的先人。”朱七牛暗暗想道。

“反正我都抄了这么多作品了,也不缺这一篇,这位赵秉忠如此能干、博学多才、见解独到,就算我抄了他这一篇状元卷,想来他也能写个别的吧?”

想罢,朱七牛提笔便开始抄写了。

臣对: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文景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

洋洋洒洒近三千字,朱七牛愣是抄了快一天,这才算是完活儿。

当然了,抄也得会抄才行,好比李白的将进酒,若是把‘丹丘生’‘岑夫子’一起抄进去了,而身旁被劝酒的朋友不是叫这个名字,那就贼尴尬了。

因此,朱七牛虽然是抄,也改了不少,比如状元卷中提过的太祖,就被朱七牛改成了汉高祖。

万历皇帝的太祖指定是当今洪武大帝朱元璋,而目前这位太祖还活得好好的,要是朱七牛直接给他上个庙号,那可想而知,朱七牛不可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死后别说庙号了,连骨灰恐怕都被扬了。

再比如赵秉忠推崇的宋朝皇帝垂拱而治,清静无为,让文臣多多参与治理国家,兵马尽量不要调动打仗等等理念,也被朱七牛给改掉了,改成了大汉文景之治和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一些理念,相应的事迹也都随之更改了。

和赵秉忠觉得宋朝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尽量无为比较好不同,朱七牛还是觉得能动手就别废话,以文制武未免偏颇,国家需要有强大的武力,尤其是像唐太宗时期名将不灭掉一个国家都不好意思称之为名将的那种武力。

为了自圆其说,朱七牛说是抄,其实要更改的合理也挺费劲儿,不然以他抄书三部的手速,区区两千八百多字不至于抄这么久。

日落西山之前,朱七牛揉了揉发酸的右手和胳膊,选择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