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霸主
作者:一级烟枪王 | 分类:历史 | 字数:243.5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一十三章 伏击之地
刘显打算对付赵和从河内沁阳调来的人马的计划其实很简单。
在不宜直接前往攻击躲在那黄河渡口附近山林的军马的情况之下,刘显就跟他们斗耐心就好了。
刘显这一路过来,每到一个地方都停一停,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刘府商队,知道自己的商队,一路打响自己刘府商队的名气。
如今在阳武县,自然也可以停在这里,且要停留多久,都是刘显的自由。
刘显相信,那三、四千官兵,在山林里绝对藏不了太久。既然藏不了太长时间,那么他们要不就是撤走,返回沁阳。要不,就是直接杀到阳武县来直接攻打自己的刘府商队。
但不管如何,这都让刘显掌握了一个主动权。
如果那些官兵撤回沁阳,那么就等于是放弃了对自己刘府商队的不利企图,这样一来也最好,刘显也不是说一定要对付他们。只要他们撤回沁阳,刘显就可以让刘府商队起程,安然的从那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直接前往洛阳。
而如果他们打算直接杀到阳武县来攻击自己的商队,那么刘显也就可以设伏,在他们来阳武县的路上,就解决他们。
不管他们如何,这都是刘显占据了主导权。关键的就是看看如何设伏,且在伏击他们的时候,是否取得多大的战果。
反正,刘显想通了这个关键的问题后,刘显便已经处于一个不败之地。
任何时候,影响一场战争一场战斗的成败困素有许多。比如说,双方人马的兵力多寡、战斗力的强弱、各自的战意士气、统军主将的能力、地理地势的优势、战时天气的影响,还有军粮是否充足、将士的武器装备是否优良等等。综合起来,每一场战争的胜负,其实都会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但是,只需要把握到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的因素,那么就可以针对敌方的不足之处做些文章。蛇打七寸嘛,知道了敌方的弱点之处,还不针对敌方弱点来制定应对之策,那就真的是白痴了。
现在的情况也就摆明了的,刘显现在一点都不着急,哪怕朝廷有旨让刘显前往京城奉孝“病重”的马贵人,可却没有规定刘显进京的时间。如此,这当中就有了刘显可以周旋的余地。
只要刘显暂时留在这阳武县不动,那么准备攻袭自己刘府商队的沁阳官兵,他们就不得不撤走或是主动来攻。
刘显现在要做的是,要在暗中密切的注意躲藏在那黄河渡口附近的官兵的动静。
另外,刘显也要找一个适合自己埋伏敌人的地方。
毕竟从那武陟县的黄河渡口到阳武县来并不远,才不过是三十多里,如果急行军的话,他们两个时辰左右就可以杀到。刘显想要以最少代价打败甚至是灭了这三、四千的人马,那么就必须要在那些官兵不再躲藏之后第一时间掌握到他们的动态,要知道他们到底是打算撤回沁阳还是要前来攻袭刘府商队。
而如果是要攻袭刘府商队的话,那么刘显就得要在他们攻杀到之前获知情报,然后第一时间把自己的人马拉到伏击地点,要在那些官兵经过之前埋伏好。如果不能及时的对他们进行伏击,那么他们就会直接杀到阳武县来,到时候就会变成跟他们的正面交战。
刘显真的不希望跟他们正面交战,因为这样完全没有意义,并且也是为了自己的刘府商队考虑的问题,这次刘府商队,真的不容有失。万一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刘显也只好把刘府商队撤进阳武县,然后据城跟他们一战。也幸好,刘显现在跟阳武县的县令有了利益关系,到时非要进城的话,阳武县也只会接纳而不会拒绝。但这也只是万不得已才会如此。
刘显有了计较后,把休息了一会的张宁请来,刘显让张宁和周仓一起,带着暗营的人前去暗中盯着那些官兵。
周仓当日被黄舞蝶所伤的只是小伤,暂时虽然没有完全好,但却也不会影响他的行动。而刘显也觉得很幸运,在自己正需要的时候,就有了周仓这样的异人。现在有了周仓,那么就可以及时的将那些官兵的动静送到自己的手上。
当然了,刘显估计,那些官兵肯定不会马上就有决断,必然会在那儿躲着,等待自己的商队前往。没有三两天,他们不会撤走或是前来攻袭的。
所以,刘显也得意的交待了张宁以及周仓,让他们盯着那些扮作了贼兵的官兵,要做好连续几天盯哨的准备。还有,如果那些官兵有所动静,也要弄清楚他们的动向,是撤回沁阳还是前来阳武。最好,还得要及时的将他们的行军路线探查清楚。
从阳武县前往武陟县,这并非就只有一条官道,另外还有一些小路。官道是大路,适合大军行军,但肯定会绕一些远路。而一些小路的话,可以抄近路。
当然,刘显估计那些官兵如果要来攻袭自己的商队,肯定会走官道大路的。因为很明显,刘府商队那么多牛马车,肯定是走不了小路,必然会走官道大路。
第四百一十三章 伏击之地
派出张宁和周仓后,刘显再让黄舞蝶统率二千多的刘府商队护卫军。
商队记卫,会留下约五百人马留守商队营地,余下包括了周仓带来的五百左右的人马,加起来还有两千多些人马,这些人马,就将会是伏击那三、四千官兵的人马。
但是,这些人马还不能动,这过早的调离刘府商队,难免会落在别人的眼中。谁知道官兵方面有没有派有探子在暗中盯着刘府商队呢?商队营地离阳武县并不远,如果从营地一下子调走两千多人马,也肯定瞒不过阳武县的人。
所以,刘显只让黄舞蝶做好准备。
随后,刘显就亲自悄悄的离开商队营地沿着官道察看地型,要找一个适合伏击的地方。当然得带着王越以及黄舞蝶,王越是护卫,黄舞蝶则也要知道伏击的地方,如此,到时候才可以及时的带着人马进入伏击的地点。
大汉当初修建官道的时候,肯定是不会考虑哪里容易遭受埋伏的,只会考虑如何才可以更方便又安全的通行。所以,官道一般都不会穿过一些太过险要的山岭地带,除了没有办法,必须要通过的地方。
从阳武县在武陟县,除了沿着河岸一带的山岭较为险要,便是离开了河岸二十多里之内的地方,并没有太多险要的地型。
刘显沿着阳武县的官道往武陟县侦察,直到差不多有一半的路程,也就是走出了十多里之后,刘显才找到了一个勉强适合伏击的地方。
怎么说勉强适合呢?其实这里的地形相对较为开阔,恰好处于一个三叉路口。
是这样的,从武陟县过来,官道是沿着一道长坡底下经过,长坡约有一里长左左右。而这长坡底下的官道的另一侧,是一条小河,小河真的很小,主要的是小河河床较低,离官道约有三五米的高度。
再过去,就是这长坡的尽头,然后分别分为四个路口。沿官道直行,约百米左右,就是另一个断坡,官道沿着断坡右侧绕过。然后又有另一条小路从这断坡的左侧而过。此外,还有一条小路,和官道形成了一个十字,从远处的一片山林中出来,伸向黄河岸边的那片山岭。
这里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原来在这里估计还是一个小村子,在这四通八达的路旁,还有一些塴塌了的房屋残垣。
长坡在官道的右侧,而那断坡在官道的左侧,在长坡和断坡之间,是相隔约百米左右的空地,向两旁延伸。
但是无论是长坡或是断坡,其实都不高。
从阳武县一路过来,刘显觉得就只有这里最适合伏击了。如果再往前去寻找适合的伏击地点,那么就算是有更适合的伏击地形,但恐怕到时候自己的人马都没来得及进入伏击地形,扮作贼兵的官兵早就通过了。
除非提前埋伏。可提前埋伏也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了。
刘显觉得,伏击地点就设在这里了。
至于伏击的设想,刘显估计会是如此。
那三、四千官兵,他们应该也算是地方性质的官兵,战斗力可能会有,最多就跟巨鹿郡郭典的官府官兵差不多,有一定的战斗力,但绝对不会太强。
而在经过在山林中隐伏数天,他们肯定也会极为耐烦了,甚至是都有些疲倦了,数天的时间,也会消磨他们的战斗意志。
如此,他们如果向阳武县进军,打算袭击刘府商队的话,那么他们的领军将领,肯定会催促他们加快行军。从他们藏身的地方出来,到行军到这伏击地点,这已经行进了十多二十里,小说也差不多有一个时辰了吧?连续急行军一个时辰,这支军马,肯定也极为疲痨了。
这样一来,他们的战斗力也肯定有限了。并且,刘显假设,他们行军的时候,以两个纵队齐头并进,但经过十多二十里的急行军,他们的阵势一定会拉得老长。
刘显把一部份人马埋伏在长坡,一部份人马埋伏在断坡。另外,再分派人马在分叉路口的另两侧,骑兵在前方的官道上等着冲杀。
要注意的是,在分叉路口另侧的人马,他们并不会参与攻击,他们只需要在两侧弄出些动静,到时候就让他们放火……嗯,很可惜这个时候不是冬季,那些树林野草长得虽然茂盛,但却青青葱葱,不易生火。不过,生不了火可以生烟。只要起了烟,再弄出大些动静,让遭受到伏击的官兵以为两侧有大军杀来,使得他们不敢轻易的从两侧突围。
这样一来,遭受到突然伏击的官兵,他们唯有就是沿官道撤退或是向前突进,又或是躲进官道另一侧的小河河床。
一共两千余人伏击三、四千的人马,刘显估计只需要经过一轮打击,当官道前方的骑兵冲杀过来后,全军齐出,估计直接就可以杀得这三、四千官兵全军覆没。
到时候,就看刘显的人马是否可以赶在那些官兵来到之前进入伏击地点了。
刘显跟黄舞蝶再商议了一下详细的计划。便决定了下来。
其中,黄舞蝶认为,其实可以让一部份人马先行进入伏击地点的,比如,在长坡隐伏,以及在那断坡隐伏。
夜里,派出人马悄悄离开商队营地,神不知鬼不觉的,到了伏击地点后,就隐藏起来,大不了就在原地等。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伏击人马不至于如那些官兵一样,急奔十多里路后马上就发起攻击。
刘显也觉得如此也是可以的。
不了断官兵的退路,刘显让王越负责长坡上的埋伏,到时候张宁也会尾随官兵返回配合他。
然后由黄舞蝶再去侦察一下路口两旁的地形,需要派出多少人马在两旁放烟火,也由黄舞蝶决定。
其实在这样四通八达的地方设伏不算太合适,起码需要更多的兵力才可以做得到全歼敌人。刘显这次伏击,肯定会让不少人逃走。
不过也没关系了,能够全灭了他们最好,不能全歼,只要能够打败他们也是一样的。只需要打败他们,刘府商队就不会有什么的威胁了。
他们毕竟是官兵,刘显也并不打算非得要全灭了他们。说起来,他们跟刘显也没有什么的仇怨,只是他们现在是听命于赵和,要谋害自己罢了。
打败他们,确保自己的刘府商队安全渡河,这就足够了。
但是,如果可以全歼他们,刘显也不会客气,打算谋害自己的,就是敌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灭了就灭了。
刘显返回阳武等着周仓的情报。
刘显毕竟是打着商队的名义,所以,阳武城内的一些大商户,也慕名来访,求见刘显,跟刘显商议一些合作的可能性。
不仅仅是商户,一些地方权贵,也会来结识刘显,这也是刘显的名声传开后带来的影响。
一个可以成立如此庞大规模的商队的人,并且本身又有一定的身份背境的人,有机会的话,谁不想结识?
这样,刘显的名声也自然是流传更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