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 分类:历史 | 字数:154.9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3章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尽管楚怀王无能,但是他有权力。张仪善于玩弄权术,但终是人臣。身为人臣,为了国君的事业,总有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被张仪牵着鼻子团团转,楚怀王失地辱国,他不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开始怪罪张仪,非杀张仪不可。张仪欺诈,理应被追究责任。可是,如果楚怀王不贪财好色,无论张仪多么奸诈,楚国依然会完好无缺。
上天怜惜楚怀王的用心,送给他一次机会。秦国打败楚国,不但不知满足,反而贪欲大增,渴望占取楚国的黔中一带。
接连出军几次,碍于诸侯国的威慑,秦国不敢轻易触犯众怒,所以告诉楚怀王愿意用武关之地换取黔中。
但意气用事的楚怀王居然说不要武关,只要张仪。为了泄一己私恨,楚怀王置国家利益不顾。
如果张仪被送去楚国,下场一定很惨,因为楚怀王对他恨之入骨。张仪成功欺骗楚国功劳不小,秦惠王不忍心让张仪送命,所以迟迟不说此事。
想要黔中的土地,又不忍心让张仪因此丧命,秦惠王苦苦寻思两全之策,忧愁溢于言表。见秦惠王忧愁,张仪查知此事后,请缨入楚。
秦惠王听后,对张仪说:“楚怀王要你入楚,你此去定会凶多吉少。”张仪神色自若,让秦惠王放心,说楚怀王不敢杀他。张仪给秦惠王的理由是,秦国是强国,楚国乃弱国,弱国一定不敢杀强国倚重的要臣。其次,他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极好,靳尚会为张仪解决一切困难。
悠悠荡荡地来到楚国,张仪对沿途的风景赞叹不已。刚到楚国,张仪就被五花大绑,关押入狱,楚怀王决定杀掉张仪。
听说将要被斩,张仪仍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样子。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淡定从容,是因为他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自从辅佐秦惠王以来,张仪整日奔波,很是辛劳。此刻他坐在大牢里正好修身养性,坐等靳尚为他解决困难。
张仪说他与靳尚交好,其实倒不如说靳尚与钱财交好。楚怀王有这样贪得无厌之人,似乎为其亡国埋下了伏笔。张仪也是爱财的人,但他没有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这是值得肯定的。靳尚就不同了,他眼里只有个人利益,不知道国家利益为何物。
国君昏庸,臣子见利忘义,叫屈原如何不伤心?
拿了张仪的好处后,靳尚急急忙忙地跑去拜见郑袖,吓唬郑袖说:“你知道大王就要抛弃你了吗?”
虽然楚怀王容易上当受骗,但郑袖似乎比他更容易上当受骗。靳尚告诉郑袖,张仪是秦国最为倚重的要臣。为了保全张仪,秦国打算以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6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甚至嫁最美的女人给楚王,还用能歌善舞的侍女陪嫁。为了讨好秦惠王,楚怀王一定会厚遇秦国美女。如果秦国美女受到宠幸,郑袖就会被抛弃。
郑袖越听越怕,手足无措。靳尚建议,就算是为了郑袖的个人利益,郑袖也应该劝楚怀王饶恕张仪一命。只要张仪保住性命,秦国就不会嫁美人给楚王,郑袖的宠幸之位就能保住。
自此,郑袖天天在楚怀王的耳根为张仪说情。她对楚怀王说,作为臣子都只为主人谋利。尽管张仪伤害了楚国,这是他分内的事而非他的本性,所以欺骗之事不能责怪张仪只能怪秦国。
郑袖接着说,楚国许诺以黔中之地换张仪,土地还没割给秦国,秦国先送张仪到楚国,可见秦惠王十分敬重楚怀王。既然秦惠王敬重楚怀王,楚怀王应该以礼还礼。如果不能亲自向秦惠王表达敬意,就应该敬重秦惠王的宠臣。如果秦惠王敬重楚怀王,秦国就不会打得楚国无处躲藏。
然后郑袖又从另一面说道,如果楚怀王杀了秦国的重臣张仪,秦惠王心痛之下一定倾全国之力,大举发兵攻打楚国。
最后一招就是人身威胁。郑袖威胁楚怀王,如果楚怀王坚持杀张仪,她要先搬到江南去,因为不愿遭受被秦军斩杀,就像杀鱼割肉一样的欺凌。
爱妾郑袖软硬兼施,在真话、假话、好话、坏话的夹攻下,楚怀王最终断了杀张仪的念头。
《史记》记载,听了郑袖一番话后,“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就是说,楚怀王后悔囚禁张仪,更后悔曾经想杀张仪。他释放张仪,像以前一样礼遇张仪。
从牢中出来后,张仪仍是如先前一般的坦然和淡定,并没有显现出死里逃生的欢喜。因为他敢来楚国,就是料到楚怀王杀不了他。
张仪转危为安,他的同窗却死了,被施以车裂之行,那人就是苏秦。
战国中后期的战争,都是围绕着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强国分化打击弱国,二是弱国联合打击强国。很多时候,秦国就扮演着强国的形象。于是,就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诞生了苏秦、张仪、范雎等一系列风华绝代的合纵连横家。
苏秦合纵政策主要是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但后来被秦国范雎的远交近攻所打断。而张仪的连横政策则正好相反,他以秦国联合东方各国,打击弱小国家为策。
第93章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合纵连横的本质在于:各个国家为了拉拢盟国与其他国家对抗,而进行的相关外交、军事斗争。合纵的目的在于许多弱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一个强国(秦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则在于以一个强国为靠山,再徐图进取其他的弱小国家,强国可以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也希望能够借此扩充疆界和土地。
于是,刚刚从内乱中走出来的秦国,正准备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在图取中原,就遇到东方楚国、魏国、赵国等的联合进攻。没有参与联合的国家,也不会帮助秦国,他们的意图很明显,想着坐山观虎斗、浑水摸鱼。
所以各国自然不会放弃秦国内乱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随着范雎辗转进入秦国,秦国的外交策略也逐渐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盲目对抗,发展为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并逐渐瓦解了东方列国的合纵策略。
恰好楚国和宣太后有旧,宣太后、魏冉以及秦昭襄王嬴稷遂商议,可以趁着楚国没有防备,先下手为强。秦国和楚国交锋的军事重镇在上庸。上庸,此时正处于秦国和楚国两国边境上,实际上应该算是楚国的土地。上庸由于北可以进取中原,南可以深入楚国,东可以驰骋江南,西可以防备川蜀,因此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尚书·牧誓》中对这一地区有相应记载,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暴虐,惹得民不聊生,周武王便顺天应命,挥师伐纣。周武王会同巴师八国,共同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此刻上庸之地尚有庸国,庸国位居八国之首,与周王朝共同讨伐商朝。
春秋中期,庸人善战之名,名震天下,所以有人声称: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严重的灾荒,国力大损,庸国于是趁此机会,向楚国进军,没想到当时的楚国早已经和秦国以及庸国西方的巴国联合,共同抗击来犯之敌。庸国自此国破家亡,国土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
至战国中后期,战略要地上庸,可谓在夹缝中求生。为保证自身安全,上庸之地总是朝秦暮楚,因为此时的秦楚实力相当,孰弱孰强实在难以定夺。
楚国趁着秦国经历祸乱的几年时间不断地整军备战、发展生产,此消彼长之下,楚国较之秦国,已经是势均力敌。
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鉴于楚国的强势以及宣太后的身份,秦楚两国谈和,秦国将上庸之地还于楚国,楚分置上庸郡和汉中郡,上庸郡治上庸,汉中郡治西城(今陕西安康市)。
此后秦国和楚国围绕上庸展开了一系列外交行动。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秦国借上庸,换取与楚国的联盟,从而分化瓦解了齐国、韩国、楚国以及魏国的合纵之策。
但作为东方大国的齐国,在秦楚联盟后开始为本国今后的发展担心。因为楚国背弃东方,使东方力量减弱,倘若强秦压境,各国恐怕很难自保。愤怒之下,齐国纠集了韩国和魏国,三路大军气势汹汹,一起南下征讨楚国。秦国刚刚和楚国订立盟约,但在是否参战这一问题上,秦国开始犯难。因为当时的秦国刚刚经历变乱,人心思治。上至君王太后,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希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局势,让秦国得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所以对战争比较排斥。但秦国对于楚国也有援助的理由,一来楚国如果遭到致命打击甚至灭亡,则齐国势必会实力大增,非秦国所愿;二来盟约初立,秦国并不惧怕背信弃义的名声,但是如果能够保全楚国,则楚国势必会感恩戴德,从而巩固盟约,制约东方列国。两相比较之下,秦国决定先做观察,再定计较。
楚国自然也看出了秦国的犹豫,于是,权衡之下一种常规性的制度开始发挥作用,那就是质子制度。
质子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重要的外交策略,一般见于小国对大国、弱国对强国的臣服。所谓质子,即一国君主将自己的子女等亲近亲属送往另一国,以表示对那个国家的诚意。战国时期质子制度十分盛行,各国之间无论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友好关系还是消除猜忌,是言和还是乞援,都有交换质子的事情。
楚王决定派遣太子横去秦国做质子,以表示楚国对于盟约的坚守。秦国见此决定挥师前去援助楚国。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横竟然在一次斗殴中,将秦国的一位大夫致死,事发后楚太子横连夜逃回楚国。
秦国本“打算”出兵援助楚国,可太子横事件使其立即调整政策,矛头直指楚国。秦国宣太后、魏冉、范雎等人一致决定,倒戈一击,发兵楚国。
外交不是儿戏,秦国只因一个大夫的意外之死,就完全转变了策略,不免让人生疑:太子横事件发生的过于巧合,其倘若是与一地痞流氓斗殴尚符合情理,与一国大夫斗殴似说不过去;大夫之死纯属意外,秦国若为此大动干戈,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何况秦楚两国一直处于交好的状态,如果两国的盟约坚定,太子失手杀了人,最多表示一下谴责,何以会马上就兵戎相见呢?
因此可以猜测,秦国早有预谋。楚怀王屡次侵犯秦国国境,其依然是东方第一强国。秦与楚订立盟约,不过是秦的缓兵之计。与秦订立盟约的楚在东方各国间受到非议,遭到排斥,更有以齐国为首的东方大国要对其进行讨伐。秦国分裂东方势力的目的似乎达到了,借助东方各国的力量,秦国可以解除楚国对自己的威胁,这对于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事可谓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楚太子横刚刚逃出秦国,秦国就派遣使者,前去和齐国商议出兵事宜。
一年之后,秦国纠集了齐国、韩国、魏国三国,共同攻打楚国,楚国大将唐昧因此被杀,重丘离去。此一役,齐国不仅占领了楚国的数十座城池,并且成功地瓦解了秦国和楚国的联盟。战争使得齐国的实力再一次获得了各国的认可,其成为东方抗击秦国的领导国家。齐国成为当时最大的赢家。
两年之后,秦国又一次攻打楚国,楚军大败,两万楚兵被斩杀,连楚国大将景缺也未幸免。一时之间,楚国几乎无将可用,楚国恍如惊弓之鸟,时刻担心秦军某一天会突然出现在楚国的国都下。无奈之下,楚国想到了东方的另一个强国齐国,于是太子横再一次作为质子前去齐国,以求取齐国的谅解和帮助,同时也转移秦国的进攻目标,使其不敢妄自攻打楚国。
楚国此举可谓正中齐国下怀,齐国之所以进攻楚国,其主要的战略目的固然有削弱楚国,抢占其土地的意图。但是它此时并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和实力,而秦国却有。为了防止秦国对东方六国各个击破,齐国才联合诸国共同打击秦国和楚国的联盟。所以太子横到达齐国国都后,秦军不敢再进攻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