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南明大唐王

作者:戍边铭东 | 分类:历史 | 字数:122万

第412章 会师

书名:南明大唐王 作者:戍边铭东 字数:2202 更新时间:2024-11-16 20:56:50

夏国相的撤兵,也代表着汉中府彻底的光复。

没有费多大力气,李定国便即将原本还盘居在褒城镇的汉八旗给击破,并且穷追其军于光明村一带,若非地形过于险峻,直接就能将汉八旗余部留在汉中府。

在拿下整个汉中之后,李定国并没有以汉中为据点,越过莽莽秦岭而进攻陕西,而是留下冯双礼,马宝等悍将率兵五万镇守汉中,堵死陕西来犯之敌的道路。

绍武三年十二月十九,经过半个多月的休整,李定国率领主力沿汉江东进,所过之地,汉中平原各城镇无不开城纳降。

绍武三年底,李定国部大军入安康城,开始最后一次长时间的休整,然后便要借道湖广郧阳府,进入河南境内,自河南府进攻陕西。

短短数月间,李定国部便即转战数省,陆续收复四川、汉中,兵锋所指,概无所阻,西营的名头也因为李定国的战无不胜的消息,快速的向着华夏大地席卷而去。

在李定国高歌猛进之时,远在山东的绍武皇帝朱聿鐭,也终于等到了郑成功的消息。

不同于历史上的郑成功,这个时代的郑成功并没有历史上时处处受挫,心中积郁成疾最后沧然而浙的境地。

虽然其族在北京被满清尽灭,但是这个时代的郑成功却是取得了历史上的他所没有的成就,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国仇家恨没有将他击倒,反而让他在度过最初的悲愤后,更加坚定了对满清复仇的想法。

在收到朱聿鐭要其镇守山东,并且清理山东地方投降派的旨意后,郑成功病情好转之后,便即马不停蹄的渡海而来,他确实需要一场杀戮,来平息他内心的伤痛。

而对于之前将他坑个半死的山东士绅,郑成功动起手来,更是没有丝毫的心理障碍。

在收到郑成功无恙的消息后,朱聿鐭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却也没有立即出兵与阿济格决战。

毕竟这些天收到的情报来看,明军在各条战线上进展都极为顺利,尤其是闯营与金声恒部已经荡平河南府与凤阳府后,大军已经北上的消息传来后,朱聿鐭就更加的耐的住性子了。

主力不断的汇聚而来,时间是站在朱聿鐭这一边的,他完全有时间和阿济格所率领的主力对峙下去,静待压倒骆驼的两大巨山的到来。

只要明军三路大军会师,兵力数十万的明军,只要不自己作死,哪怕阿济格所带的这些军队个个以一挡十,朱聿鐭也有信心,将对方的兵力全部留在这里!

不过阿济格显然不是一个坐以待毙之人,在闯营与金部北上之时,阿济格的数万骑兵便即南下,试图来一个各个击破。

但是这并不是萨尔浒,他阿济格也不是当年的努尔哈赤,明军更不是杨镐那个蠢货在统领,而且每一路大军都不是区区数万骑兵能够快速击破的。

南下的清军骑兵,很快接触到了滚滚而来的明军,但是清军的骑兵先锋,却是在看到那无边无际闯营大军的队伍后,便即沉默的远远观望,根本没有上前一战的心思。

在清军骑兵主力到达后,同样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铺天盖地而来的闯军阵列前,数万骑兵尽管已经是比较骇人的存在了,但相比于他们,却又有些微不足道。

谁也不知道数万骑兵真个冲入闯营之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也许是势如破竹,也许就是深陷其中,再也无可脱身。

而闯营侧翼,则是数量足有近两万的骑兵,虽然这些闯营骑兵看起来并不象是精锐的样子,但数量却是摆在那里,只要还要战斗的勇气,清军就不可能一战而拿下。

若是再与骑兵纠缠之时,被步兵一个反卷,那清军最后的家底,就会彻底交待在了这里。

观察良久之后,阿济格依旧是选择了后退,与巴哈纳的心思差不多,阿济格也不会拿着宝贵的满八旗主力,与闯营这种流寇军拼个两败俱伤。

因为就算一战打赢了闯营,只要对方老营跑了,他们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伤亡,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要不了多长时间,闯营就会重新卷土重来,通过一次次的消耗战,让清军慢慢的被消耗殆尽。

对付闯营,只有一个办法,正面击破他们,然后全力追杀围剿,不给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否则就会如同崇祯皇帝那般,只能无奈的看着闯营一次比一次强大,一次次的浴火重生。

当然,若是崇祯不改变他的官僚体系和税收政策,就无法从根本上瓦解闯军的基础,没了李自成,必然还会有王自成,张自成,刘自成等等,最终的下场依旧是国破家亡,自己挂在树上。

阿济格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不准备与闯营拼个你死我活,因为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更要命的是,他还不能离开大营太长时间,否则被各个击破的就不是明军,而是清军了。

在明军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面前,阿济格只能悻悻的选择后退,在运动之中另寻战机,大清的本钱如今已经不多了,分散在各个战场上的兵力必须全面集中起来,与明军来一战真正的大决战。

当明军沿着运河陆续北上后,阿济格封锁运河的企图便即成了一个笑话,在无数的明军面前,任何阻塞河道的行动,都注定是一场空。

运河恢复通畅,也表明着明清双方的战争也进行到了最后的阶段。

源源不断的物资正从南方不断的装船运来,明军的后勤已经全面恢复,朱聿鐭本部嫡系、闯营、金部、李成栋部四路大军合流之后,庞大至五十万兵力,明军的势头已经再也无法扼制。

阿济格根本没有独自挑战四路明军的底气,不仅让开了临清这个运河枢纽位置,更是直接大踏步的后退,一直退至永清、东安、武清一线,开始征召京畿所有清军集结于通州,视情况前来增援,或者在通州一线,与明军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

而明军方面,根本不受清军的影响,各路大军扫荡式的前行,所过之地,兵力已经空虚的各个城池,根本没有任何抵抗,明军前哨方至,城头便即立即变幻大王旗,久违的鲜红血明军旗帜,在事隔多年后,再一次飘扬在京畿数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