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瞳探案录
作者:五月廿九 | 分类:悬疑 | 字数:64.3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五章 抽取旧档
应天州,礼院衙门。
周幽步履匆匆的出了轿子,回到礼院衙门口,迈步朝着衙门里面走去。
“周大人,您回来了?”路过的官员纷纷向周幽打招呼,但是周幽只是嗯了一声,就急匆匆的离开了,丝毫没有理会他们。
“奇怪,周大人平日里挺和煦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冷漠了呢?”那名官员皱眉看着周幽的背影,纳闷的和自己同僚问道。
“嗨,瞎忙呗,咱们礼院能有什么事,穷忙活!”另一名官员不屑一顾的说道,并没有在意,另一人想想也是,也就点点头离开了。
周幽来到自己的隔间,点了两件公文,怀里揣着,想了想,又拿上那行政批文,这才匆匆出了门。
吏院明显要比礼院热闹多了,这几日礼院除了筹备皇家年礼的事情之外,别无大事,但是吏院不一样,吏院又到了每三年一次的政绩大考的时间,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朝廷重臣,将分批前往各州县,负责考察官风民情,并且将这些档案整理收纳,收归旧档,整理好以后,下一年的升迁擢降,就会依着这些档案来为凭证。
因此,谁家若是有在首府做官的,都免不了要去吏院打点一番,迎来送往的,吏院成为了诸多官员踏破门槛也想要进去的地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说,这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在这里,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周幽并没有理会这些,身为首府官员,更加之是陛下亲率的无极统领,他根本就不用去考虑这些,真要有什么需求,只需要往里面递个条子即可。
相信吏院尚书,还不至于为了这一点小事,就给自己上眼药。
周幽坐着轿子,来到了吏院之后,没有和守卫的胥吏打招呼,径直问了吏院尚书的位置之后,就直接朝着里面走去。
他周幽是不发愁,但是有发愁的人啊,此刻的吏院尚书石明达如坐针毡的看着手里折子,额头紧蹙,若是落个苍蝇在上面,只怕瞬间就会被夹死。
这几日石明达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在这政绩大考的当口,不少清流官纷纷上疏弹劾他,内容不外乎他收受贿赂,钻营弄巧,以权谋私之名,凭借政绩大考的当口,大肆敛财,乃是国朝有史以来最大的蛀虫。
可是这一切,都没有让石明达心中泛起波澜,唯有这封圣上传下来的折子,让他直撮牙花子,上面不过寥寥数字——朕信石卿,定能主持大考,为大宁遴选贤才。
笔锋略显犀利,语气也是掷地有声,是皇上亲笔书写。
石明达捧着这封折子,已经怔怔地发呆一上午了,这份信任,让他石明达觉得肩膀上的责任瞬间沉重起来。
甚至有些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弹劾的折子,不夸张的说,他石明达都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他看来,自己是在规则之内,便宜行事,若是有人因此不满,也挑不出任何理来。
只是,在这个关头圣上给自己写了这么一封折子,言外之意,石明达心如明镜,只怕这次再难有任何荤腥可沾了。
新帝年及弱冠,刚刚亲政两年,朝堂上下,多有沸鼎直言,很多时候,政令走不出紫金殿,就会被一些辅政大臣给驳回,有了他们的掣肘,陛下纵然有宏图大志,也再难施为。
自己,作为吏院尚书,不消说,首府诸多勋贵和朝中大臣,都在盯着自己的屁股,不,或者说,都在盯着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
想了想,石明达将御批放在案头,揉了揉眉心。
眼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来给自己递条子,却都被自己压了下来,心里十分憋闷的石明达,决定起身出去走走,却恰巧碰见周幽从门口进来。
“周大人,稀客稀客。”石明达无精打采的和周幽打了一声招呼,并没有多作理会,绕过身形便准备离开。
“哎,石大人,下官就是来找你的。”周幽一手拽住石明达地官袍,脸上带着笑意。
只是这笑意在石明达的眼里看来,就有些谄媚了,再加上这个节骨眼,别管别人有没有关系,都要往吏院晃一晃的,自己和这个周幽往日并没有什么纠葛,这时候找上自己,石明达觉得自己用屁股想也知道后者找自己做什么。
“此次政绩大考,陛下御笔朱批,谁也别想走后门,周大人若是存了心思,还是放一放吧。”
石明达说完,脸色铁青地朝着门口走去,周幽一怔,不过旋即就反应过来,这石明达是把自己当成上门求情的官员了。
摇摇头,无语的周幽再次拦在了石明达的面前,笑道:“石大人误会了,下官不是为了政绩大考的事情来得。”
“不是?”石明达奇怪的看了周幽一眼,挥挥衣袖:“那是何事?”
“一些公文,需要石大人批复,下官可能需要查阅一下吏院的旧档。尤其是宁德七年到宁德九年的旧档。”
石明达接过公文,上面是周幽打的批条,只需要石明达签字,周幽就可以凭借这个公文,出入吏院档案库,提取档案调阅。
石明达看看没有什么问题,草草在上面写了几行字,周幽接过批文,顿时笑道:“多谢石大人。”
石明达恩了一声,神色抑郁的离开了衙门,周幽看着石明达郁结的表情,嘿嘿一笑,他自然知道石明达因为什么原因郁结,但是眼下他根本没时间理会,拿着公文施施然来到了档案库。
档案库是历朝历代都重视的机密文案看管之地,不说前朝,仅大宁一朝,每逢官员升迁封赏,都会安排吏院文吏来档案库核查该官员的履历出身,确认官员身家清白,不是前朝余孽亦或者罪籍后代,然后再安排礼院配合,进行封赏仪式。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会有奸佞之臣,伪造档案,杜撰生平,从文牒到履历,全部都是假的,很难查阅。
除非是参与的档案库的人供述出来,否则真的有人会混迹官场一辈子,成为国朝最大的溃堤蚁穴。
周幽深知这种政策的弊端,这种政策虽然保证所有人都造籍在册,但是到了现在俨然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不过也有好的一面,最起码,一些过往旧档,可以在案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