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米豆和他的体验屋

作者:木沐王 | 分类:悬疑 | 字数:34.9万

第125章 使者3781

书名:米豆和他的体验屋 作者:木沐王 字数:2307 更新时间:2024-11-16 21:33:02

阿星的这番话令现场的所有人都安静了。

这次由阿莱迪亲自授命并且督阵的米豆实验,有一个内部代号,即【使者3781】。

“使者”自然指的是米豆,他来自2070世界的同根文明,地球,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3781”是随机的数字,并没有任何的意义。

不是什么都有意义,比如这串数字,它能起到的作用,无非就是编码以便定位。

有用不等于有意义。

这也是科技高效到如2070世界的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这个方向做一些尝试?”终于,一位看上去还很年轻的科技人员发问。

阿星没有表情,他听到了这人的话,但没有给出任何的反应,他仿佛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慢慢地,他将手掌翻个面,那颗“种子”滑落下来……

这项技术就是虚拟增强现实,在地球上俗称AR技术,比虚拟现实VR要高级一个层次。

阿星在此刻的做法之所以很牛,是因为它已经运用到现实中,并且产生了交互,而非在模型之中。

对2070世界来说,阿星的技术同样牛,是因为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几乎是同步发生的,将他的需求模型化。

要知道在座的都是行家,阿星的技术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只见这颗“种子”落到地上,消失了。

没有人知道阿星这么做是为了说明啥,但因为都知道阿星的能力,所以没有人去质疑他,团队只是默默地看着阿星,等待他的下文。

这一刻,阿星就是全场的明星,就是整个气场的核心。

所有的关注度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阿星愈发平静。

当一个人内心起惊雷,外表不动声色的时候,往往都是能量超级强大的时刻。

这是一个人控制力的体现。

往往在这一刻,都不自觉地产生了仪式感。

如果在影视片段中,这一刻往往都会用升格镜头来体现,比如“种子”滑落到消失的过程。

果然,阿星是有下文的。

只见他又划开了面前的虚拟屏,将这个虚拟屏放大,让所有现场的人重温了一遍刚才“种子”落地至消失的过程,等于是刚才的动作已经被同步收录进了这个模型。

和刚才的状况不同,这次的“回放”,阿星增加了背景音乐。

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个变化,眼睛亮了一下,似乎有种get到阿星用意的喜悦。

但这个时候还不是交流的时候,因为阿星没有停下。

他一共“播放”了三次【种子落地到消失的过程】,每一次,他都用了不同的背景音乐。

等阿星展示完这三次过程,在他旁边的虚拟屏上拉出了三个长条,如球场看台上悬挂的横幅一般。

阿星这时开口,道:“大家看到了,三次相同的过程,因为三种不同音乐的加入,令观看者有了三种不同的感受。”

有人在点头。

阿星继续说:“这三种音乐,是我通过程序生成的,我只提出了要求,并没有自己的创作,这是程序给我的,换句话说,我只下达了指令,程序给了我结果。”

已经有人在交头接耳。

阿星轻轻咳了一下,又道:“我从来没有怀疑过程序的能力,就跟程序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一样。”

已经有人笑了出来。

笑声显得有些刺耳,这人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赶紧噤声。

情绪的外露,在2070世界会被认为是低等的行为,越是高级层次的人,越是应该不动声色。

有人向发出笑声者投去鄙夷的目光。

表情管理再到位,眼神也不会掩盖人的内心。

阿星刚才玩了一把幽默,但高级的幽默并不是令人发笑,而是让人会意,便于更好地理解其用意。

这也是科技思维,即程序基因,即任何行为都是为了达成一个目的,有更快速的通道就不会选择慢的那个,这就是效率。

这些整日设计程序的尖端科学家,已经将程序基因融入到自身的习惯之中。

阿星不为所动,依然是按照自己的节奏,阐述道:“如果我继续下令,程序还会给我更多的排列,以至于无穷无尽。但【使者3781】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是说,按照程序基因逻辑,不论排列下去多少个可能,都只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即接受我的指令,并给出解决方案,所以,这个启发就是……”

阿星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眼全体同仁。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阿星眼神中的炙热。

“原来,人才是最为鲜活的变量存在,而非程序。”说着,阿星在这三条展示之外,又增加了一条,即同样的【种子落地到消失的过程】,这次伴随的音乐,竟然是阿星亲自演奏的。

只见阿星从怀里掏出一把口琴,吹奏起来,是《小星星》。

显然,阿星是没有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伴奏显得有些业余,但不妨碍赋予这段过程以新的感受。

没错,阿星的演奏,跟之前的三次程序带来的演奏不在一个思维平面上。

“大家看到了吧,它们不是一个并列关系,它和它们不在一个基因层面。”说着,阿星用手强调了一下他刚才演奏的那段过程。

有人带头鼓掌起来,但也有人无动于衷,显然,是团队在这个观点上产生了分歧。

一个科学家站起来说:“我反对你的观点,你这个想法是危险的,等于是要推翻掉我们赖以生存的习惯,程序基因不是原罪,内卷才是,你不要搞错。”

“哦,先生,我想是你理解错了,我不是要推翻,而是要融入。”阿星耐心地说,“敏感是好东西,但不要这么敏感,人过于敏感容易紧张。”

这名科学家看到了有同伴传递过来的安抚的眼神,坐了回去。

“我想这才是阿莱迪先生的用意,他要我们找的就是这个东西,并且要放大这个不同。”阿星继续说,“程序基因追求的是准确,是应用,是高效,而往往忽视了一个只有人才有的东西,这个东西无法运算,甚至会出错,但至少,它有着程序基因不具备的,那就是生动,因为更加容易共情而生动,我们要把这个东西应用到【使者3781】的实验中,去引导民众来感知。”

“让我们走回头路?”有人已经按捺不住了,大声抗议:“人的直觉在科技面前一文不值,科技走到今天,已经有了它自己的生命……”

突然,门打开了,阿莱迪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