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魏良卿之子

作者:重铸天朝 | 分类:都市 | 字数:57.3万

第10章 逃跑的决定

书名:重生魏良卿之子 作者:重铸天朝 字数:2203 更新时间:2024-11-16 22:25:48

看到武官们都表了态,魏公公就看向了文官们。崔呈秀想了想后,也表示赞成,紧接着兵部尚书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工部尚书吴淳夫也都表示同意。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逃往台湾,那第一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现在我们再讨论一下如何逃?大家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魏公公说道。

“厂公,我们都是现在才得到这个消息,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况且我们对台湾这个地方也不是太熟悉。既然神仙能在魏公子的梦中给他指点了这个地方,那有没有指点我们如何逃去的方法呢?”崔呈秀首先说道。

大家一听是这个理,既然神仙都不愿意让我们死去,托梦给魏希孟,而且刚才大家都想不出办法的时候就是魏希孟根据神仙的指点说出台湾那个地方。那说不定神仙也会给出一个让大家和家人逃跑的办法。

因此听到崔呈秀问完这个问题后,大家都把眼睛看向了魏公公和魏希孟。看到大家的这个动作,魏公公笑了笑说道:“希孟,既然诸位大人都问道这个问题了,你说说吧。”

“是,爷爷。”魏希孟答应道。接着就把他在东厂提督衙门和他爷爷魏忠贤说过的那个想法又对大家说了一遍。接着大家又讨论了一下后都表示赞同。

于是在这天晚上,阉党的主要人员就对逃往台湾这个方案做了决定。具体就是第一、明天大家都要派人回老家通知家人开始秘密的处理财产,并在三天内开始向运河沿岸转移。而锦衣卫和东厂则在运河沿岸暗暗设点接应转移而来的家属,争取在家属到达的当天就安排坐船离开。

第二,厂卫方面明天就要派人沿运河组织船只,争取让尽可能多的船只向北走,以便有足够多的船只来运输这些家属以及他们所带的物资。

第三,明天上午各家通知自己的家属后,下午锦衣卫指挥使崔应元就带着东厂理刑官孙云鹏、锦衣卫理刑官杨寰、以及魏忠贤的两个孙子同时也是锦衣卫百户的魏希孟、魏希孔一起奔赴南直隶,争取能在南京以及上海县等地买到更多的海船,招到更多的水手,同时也要尽可能多的拉拢南京龙江造船厂以及其他能造海船的工人一起去台湾。

第四,留在京城的几位则要一方面制造一种一切如常的气氛之外,则要尽可能的把一些京城的工匠给挖到台湾去,并要在京城兵工厂内挑选一批火器(如果有燧发枪更好),一切准备好后由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负责运送到上海县,之后一起运到台湾。

第五,当第一批家属和物资到达上海县后,就由魏希孟和魏希孔以及孙云鹏、杨寰四人带队坐船去台湾,并秘密安排一部分厂卫护送。毕竟去台中的航线只有魏希孟知道,而魏希孔毕竟原来在老家种过地,因此到达后就由他带领大家开荒,而孙云鹏则带一部分厂卫留在台中那个地方保护大家的安全,而杨寰则负责回程船队的安全。崔应元则留在上海县继续接应其他人的到来,以及拉拢工匠等工作。

第六,当全部的家属都已经坐上去住南直隶的船后,就要通知其他的阉党官员,如果这些人也愿意走的话,那将继续安排运送他们的家属,争取到十一月中旬时所有愿意走的官员家属都能够坐上去南直隶的船。之后则挑那些愿意跟着走的厂卫人员和魏公公以及这些留在京城的阉党官员一起在下朝时逃离京城,这样当第二天崇祯皇帝上朝发现这些人都没到时,这些人都已经走了一天一夜了,这时追也追不上了。

当所有的事情都商量好后,大家也都分别告辞回家了。

这时,魏公公则还没有回他的府,而是留下来把宁国公府所有的魏家子弟就招集起来开了个会。

尽管现在已经很晚了,但魏良卿一声令下,家人也还是很快的来到了大厅。大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很快的来到了前厅,本来走着的时候还在唧唧喳喳的说着什么,不过当进到大堂一看老太爷魏忠贤沉着脸坐在大厅中央的上座上,大家马上就静了下来。

毕竟大家都知道,魏家能有现在完全可以说是靠了魏公公当年的破釜沉舟,把自己给阉了后进了宫,并最终在竞争激烈的众多太监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天启皇帝的信任,爬到了太监的顶峰位置,这才给了大家这样的地位。

要不然魏家说不定现在有很多人都已经不在了。毕竟魏家当年也是被当地的士绅勾结县官把祖上传下来的土地一点点的给夺去。虽然魏家人愤怒的很,但却没有一点办法,因为自己家没有一点的势力,虽然明知道那个士绅和县官是为了自己家的土地而在整自己家,但整个大明都是如此。

也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魏忠贤实在是找不到一点的出路,这才没办法把自己给阉了,然后进了宫。对于魏公公的这一举动,全家人都表示的支持。毕竟这也是穷人为了摆脱被士绅压迫的一个办法。要知道太监虽然说地位不高,但一旦家里有个在宫中能说得上话的太监,那些欺负自己家的士绅就会把伸出来的瓜子给缩回去。

甚至如果这个太监地位高的话,还能把自己被士绅夺去的土地给夺回来。其实这也是那些文官一直向太监泼脏水的原因。因为太监一般来说都是自己家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才一狠心把自己给阉了进的宫。而他们为什么过不下去了,还不是那些文官士绅做的好事。

要知道太监是有机会见到皇帝的,如果不把太监的名声给搞臭的话,如果太监把他自己家的遭遇告诉皇帝的话,那文官大臣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不就败坏了吗?况且皇帝也知道了下面真实的情况,那怎么还会听大臣的忽悠呢?

所以文官就拼命地向太监身上泼脏水,要知道就是我们现在的人也一样,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一般是不会相信一个名声很坏的人说的话的。

这样,太监的名声就被文官有意的摸黑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太监说他们家的遭遇就不会有人相信了,相反有的皇帝甚至认为是这个太监有意的在摸黑文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