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作者:重铸天朝 | 分类:都市 | 字数:57.3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9章 粮食供应的问题
“希孟,咱们走吧。”大哥轻声说道。
“好。”希孟也轻声回答道。两人之所以这样说话,是因为文魁和文斌两个小孩子现在还都在睡觉。
然后希孟把图纸叠起来装进口袋,冲自己的媳妇田氏摆了摆手后,和大哥一起出了家门。
“希孟,娘和弟弟们已经去田里了,本来平时的情况是你嫂子和春桃他们都去田里干活,弟妹在家看着小斌和小魁两个孩子。但娘想着你刚回来,想让你多休息一会儿,所以就没来叫春桃。”大哥边带着希孟向军队的方向走,边给他解释道。
“娘这样安排,也是考虑到弟妹本来是大家的小姐,根本就没干过农活,怕她吃不了这个苦,再说小魁还小,也离不开大人。而你嫂子和春桃则本来就是农村出身,所以娘就安排让你媳妇看着两个孩子,其他的人都下地干活。”大哥说道。
听了大哥的解释,希孟对刚才发生的事才有了清晰的认识。看来娘考虑得真是周到,自己的媳妇是田尔耕的孙女,田家可是开国元勋的后代,甚至有太祖御赐的免死金牌,可以说无论他们家犯了什么罪,只要不是谋反那就不能杀他们。所以,自己的媳妇是根本不会干农活这件事的。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
“你是不是不太赞成咱们家人都去种地这件事呢?毕竟现在的形势谁都看出来了,你以后就是咱们台湾的头领。坐到那个位置了还让自己的家人做农活来养活自己是不是感觉有点对不起家人呢?”大哥又问道。
希孟笑了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大哥就又继续说道:“其实这样安排本来我也不同意,因为咱们家现在不比以往,从北京运来的银子足够咱们家用的了,况且你和我以后都有俸禄。但当我把这些说给咱娘时,娘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娘说就是因为希孟你以后有可能成为大家的领袖,她才更要种地养活咱们家人。”
“因为现在咱们的粮食都是从大明运来的,一旦以后不能运怎么办呢?到时粮食的数量是一定的,而吃粮的人又这么多,再加上还要对付外来的敌人,所以开垦出来的土地就不会太多。到时如果粮食不够大家吃的话,那又得让你作难了。”
“再说这次来台湾的很多都是大官的子弟,这些人很多都和你媳妇娘家的田家一样从来没有种过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种地,这样一来,如果会种地的人种出来的粮食供应不上怎么办呢?到时还不是让你为难吗?”
“而咱们家本来就是农民,虽然说在老家种小麦和在这种水稻不一样,但娘说她经过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学会了。这样的话,娘虽然做不了大贡献,但最起码咱们家吃的粮食以后不用再你让操心了。”
“因此,这次分地我就给咱们家也分了地,这样的话,咱们这些有地的人家到粮食收获后就不用再吃总库的粮食了,而且还能给总库增加一些粮食。”
听了大哥的话,希孟才意识到自己考虑问题漏到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粮食的产量问题。要知道在现在的大明,粮食的产量一般是每亩地三百斤左右。而一个人每年要吃掉一千斤粮食。
说到这个数量,很多的读者可能会不同意,认为作者在胡写。因为在后世没有人一年能吃一千斤粮食的。但大家可能忽略了在后世我们吃了太多的肉蛋这类高营养的物质,造成我们的饭量都很小。再说我们平时吃的那些零食哪一个不是高能量的,甚至就连我们喝的饮料也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的能量。
所有的这一切,使我们一天摄入的能量非常的多,而在主食方面就显得很少了。而这一切在古代都是不存在的。古代的人所有的能量来源都是要靠主食也就是粮食,这就造成他们的饭量比后世的人大得多,甚至超过大家的想象。
而且在古代,由于没有化肥和种子培育的技术,所以粮食产量也比后世要少得多,在明代每亩地的产量只有三百斤左右。这还是说的好地,而劣地的产量更低。
而且在古代由于没有后世的农业机械,也就是说全是靠人工,这样的话,一个棒劳力最多能耕种五亩地,再多他就顾不过来了。
这样算来,一个农民连一人不种地的人都供养不起,当然这说的是北方。而在台湾这个问题可能会好一点,毕竟台湾是能一年两熟的。所以,在这个地方理论上来说一个农民能供养两个不种地的人。
但其实这个数据是达不到了。因为农民家里不都是棒劳力,还有老人和孩子。所以一个农民最多能供养一个多一点不种地的人。
而他们来台湾的这些人很多都是不会种地的。就魏希孟了解,武官象田尔耕家,许显纯家,孙云鹏家,杨寰家,崔应元家,而文官如崔呈秀家,倪文焕家,李夔龙家,吴淳夫家,顾秉谦家,魏广微家,田吉家都是不会种地的。
就是他们这些人在老家的人也是由于在当地属于大地主和士绅,平时只用收个租而已,自己根本就不会种地。而他们来时,则只带了他们的家奴,为他们种地的租户是一户也没有带来。
由于自己这些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即使自己也给崔应元提出了要他搜集一些农民来台湾,但由于没有特别关注,所以到现在为止,运来台湾的农民并没有多少。
所以,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使没有确切的数据,但魏希孟估计他们以后开垦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不一定会够自己这些人吃的。再说,那些锦衣卫的士兵和水师的官兵由于要训练也不能种地。也属于和那些官员家眷一样是净消耗粮食的群体。这样算来,他们台湾的粮食供应真要如母亲担忧的那样成了大问题呀。
看来还是母亲这个农民出身的人最了解粮食这个问题呀。所以才会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采用了自己种地的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