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志怪录
作者:老明经 | 分类:悬疑 | 字数:82.9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零九章 探秘凤凰山(九)
晨光照亮整片天地,李星野惊讶地发现,原来对面的确是一个宽敞异常的山谷。
山谷中遍布郁郁葱葱的林木,只能看见成片的树冠连在一起,密不透风,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
四面连绵的群山,彻底包围整片山谷。李星野向着印象中的南方寻去,仿佛能看到一处隐约的缺口。
梦里的那处城市之外的平坦大路,就是在那个方向。
李星野回身,叫醒了小毕。
小毕揉揉眼睛,也是一脸懵的样子。
但他还是赶紧起身,把陈建仁和那个叫秋田的手下叫了起来。
小毕一推,陈建仁立即打了个滚,很麻利地翻身起来。
起来之后,见是小毕,他就放下了戒备。
查看一下营地之后,他转过身来,扫视过每个人的眼睛,严肃地问道:“说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每个人都发表一下看法吧。”
李星野一直注意着陈建仁的反应。
毕竟这家伙有控梦术。
而刚才梦里的经历实在诡异。
一开始,李星野怀疑,这件事陈建仁用控梦术,操纵别人去打头阵了。
而自己和小毕有护身的符咒,大飞是特殊体质,所以才幸免于难。
人睡醒后的第一反应很难掩饰。
这家伙不像作伪。
除非他不仅法术阴邪,而且有着可以拿金像奖的演技,而且丧心病狂到拿自己带来的队员去填坑。
小毕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些什么。
大飞精神有些萎靡,干脆一把抓起背包,往林子里走去。
李星野则指了指下山的方向,“早晨醒来我就发现,这里的草被踩倒了。”
那正是他们前进的目标方向。
事情再紧急,也得抽出时间补充体力。
陈建仁组织剩下的几个人匆匆嚼了两块压缩饼干,拿水顺了下去。
把那些人丢下的背包打开,取了些应用的东西分散到每个人的包里,就开拔了。
趁着李星野他们在前头走的空当,陈建仁偷偷从怀里取出了一个纸人,只见本来白色的纸已经变成了黑灰色。他看了秋田一眼,对方也拿出了同样的一个东西。
看来,昨晚队伍是被什么诡异的力量袭击了。
一路上循着踩坏的草木前进,由于背着背包,有些太窄的地方不能像夜里轻装前行的家伙们挤进去,所以李星野他们还是得花力气开路。
到了中午时分,终于走到了山下。
眼前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树林。
按照梦里的情形,李星野他们应该已经站在城市附近了。
如果树林后头有那么长的一片城墙,怎么也该看出来了。
但眼前什么也没有,全是茫茫的林海。
难道年深日久,那处古迹已经坍塌了?
自己在梦中看到的,其实是当年它光辉时期的模样?
不知怎么,李星野竟然联想到了传说中的土城子。
那些在夜里走进土城子里的人,是不是也看到的是这样虚假的幻象呢?
休息过后,陈建仁一脸兴奋地指挥队伍,继续往山谷,或者说是盆地,的中间走去。
脚下的坡平缓起来,到后来就完全是平坦的地面了。
随着越接近梦境中城市附近,李星野越发现出问题了。
这里有树木被砍伐过后的痕迹。
地面上残留着一些低矮的树桩子。
看砍伐痕迹,是锯子,而不是简单的斧子。
树桩虽然也有风化痕迹,但绝对不可能是几百年前留下的。
不自觉中,李星野就沿着砍伐过的树桩一直走去。
那就是一处自然而然的不用开辟的路径。
陈建仁仿佛一个本来迷路的人突然找到了熟悉的景物,本来冷酷的脸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到现在为止,李星野没有见过这个所谓的地质勘探队伍用地质锤敲过一块石头,谈起过一句地质学相关术语。
他们的目的肯定不是什么地质调查。
很有可能,是为了寻找这座梦境中的城市。
又走出去一个多小时,前方豁然开朗。
久违了的阳光,也从开阔的头顶毫不吝啬地洒了下来。
眼前,出现了一面倒塌了的城墙。
看倒塌后的痕迹,这城墙应该是就地取材,直接用土夯起来的墙体,外面用青石堆砌墙面。
李星野沿着城墙走了一段,又往前看去,城墙范围里面,有尚未倒塌的石墙,有满地的瓦片,掩映在一棵棵大树的阴影里。
小毕听过李星野的话,一直紧紧跟着他。
大飞眼神中又流露出焦躁的神色,他的包又瘪了下去。
这几日开山前进,也许他的消耗要比平日快一些。
一阵笑声,打破了寂静。
是陈建仁。
这个一路绷着脸颐指气使的笑面虎,正站在一处半人高的石块前哈哈大笑。
李星野走过去,见那半埋在土里的石头,其实本来应该是一块镶嵌在城门上的石牌。
那上头有三个古朴的大字。
“东长安”。
一条青石铺就的路,足足能并排跑四匹马,从这里延伸进去。
长安!
这是仿造长安城建造的一处城市!
李星野的震惊也无以复加。
梦里见到的城市,可能真实存在过,只不过是在至少几百年之前。
“哈哈哈,东长安,幻影王国!我终于找到这里啦!”陈建仁笑着拿出了照相机,对着地上的石牌拍起了照。
“你们去城里搜索一下失踪的人,我们俩要做地址调查。”
这个时候,陈建仁又恢复了队长的状态,指挥着李星野他们。
也许,他们还知道一些别的关于这座城市的秘密,不方便让自己这些外人知道吧。
但就算他不说,李星野也有心进去查看一下。
沿着还算完好的石板路,一边走着,一边暗叹这城市的巨大。
从遗留的痕迹来看,这座城市的规划,是按照从周到唐的里坊制建造。每走不远,一段围墙就把一些住户的房子围成一处。
长安城,在唐朝时期,占地八十多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一百多万,横竖有二十五条街道,共设置一百零八座坊。
虽然名为长安,但这座城市从规模到建造材料的精细程度都远远比不上真正的长安城。
虽然长安经历了许多个朝代,但李星野基本能判断出,这个长安城,仿造的是唐代的长安。
因为在东北偏远地区,有实力发动人力物力财力建造这么一座城市的政权,只有在那个时代才存在过一个。
渤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