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武道:从熟练度面板开始
作者:贝克街的丞相 | 分类:仙侠 | 字数:80.1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零四章 探花郎失踪方式
第205章 探花郎失踪方式
许云溯这两句话说的很有分量,既把殿前丝拉出来摆在了台面上,又给对方梯子下。
只有这样说,才能把问题聚焦到殿前司里面的人事上面,不会被含糊过去。
而且对方也就不好意思不调查了。
果然姚沐的脸色僵了一下。
虽说他与副都点检梁朔的关系不好,但为了维护殿前司的名誉,本来今日打算极力维护梁朔。
最好替他脱罪的。
毕竟只是一个都虞侯刺杀,而且也死了。
无人对证,上司副都点检最多只是被牵连,罚点俸禄而已。
这样的话,对整个殿前司的名誉损失微乎其微,可以把负面效果压到最低。
但是许云溯那两句话一说,直接把殿前司摆到台面上来,他就不好再糊弄过去。
而且对方主动揽责任,他若是不仔细调查,显得自己多么不近人情似的。
“我殿前司一定配合调查,绝不姑息责任。”
姚沐还是说了句官话。
然后端起茶盏,细细品茶。
中书侍郎梅永寿问道:“陛下今日还来听堂问审吗?”
枢密院正史诸葛尚冷不丁来了句:“刚才我入宫见了陛下。
宫里人说陛下体寒,今日就不来了。”
“既然老太师这样说,那我们就开始讨论副都点检梁朔的处置之事。”
“梁朔目前关在哪里?”
形似骷髅的枢密院副使尹石风问了句。
都点检姚沐眼神抬了一下。
他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可因为梁朔就是自己的下属,一直没敢多问。
靖亲王回答说:“梁朔是殿前司的副使,官居正三品。
滋事体大,在没确认罪状的情况下,目前就关在家里。”
许云溯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一般犯人要么会被拉进刑部,要么就是大理寺审理。
但梁朔的官职太大,这两个地方审不了他。
不过在他印象里,应该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审理任何官员的。
果然一直不发话的大宦官高睿智突然说道:
“皇城司乃陛下所设,有风闻言事,监察一切官员的职责。”
高睿智这句话就是给众人提个醒,说他们这里倒是可以审理梁朔。
但是在场之人无人敢应答。
毕竟皇城司也因为探花郎的案子处在了风口浪尖上。
现在陛下不出面,没人敢把梁朔随意交给哪个府衙。
老太师清了清嗓子。
清瘦的脸庞,带着山羊胡须的干巴嘴巴开始问道:“梁朔手底下的都虞侯犯事,他自己怎么说的?”
“这件事就要问两位侍郎大人了。”
梁朔一被控制起来后,四位政事堂宰相一起去审理。
由于靖亲王和国舅身份特殊,有拉拢党政的嫌疑,所以两人便没有直接接触。
而是由中书门下侍郎进去询问。
中书侍郎梅永寿一脸正气道:“梁朔矢口否认与都虞侯夏成化合谋刺杀许飞钱使。”
形似骷髅的枢密院副使尹石风哼笑了一声。
把玩着手上的暖玉道:“这就完了?”
梅永寿有些生气:“你还想怎样?
有本事你自己去问。”
尹石风也不理他,转头问向更为圆滑的门下侍郎幸合璧。
“幸大人?”
“啊,嗯,梅大人说得对。
梁硕没说什么,我们也不好采用别的方法。”
反正幸合璧是不发表任何自己的观点的。
在一旁看着这些千年老狐狸耍滑头的许云溯,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终于明白了,当个皇帝也不是好当的。
面对手底下这些耍心机的大臣,也不是任何指令,想发出就发出的。
许云溯适时的提问道:“昨日刺杀我的五个黑衣人,不是还有两人被抓住了吗?”
梅永寿说道:“那俩人关在刑部审理,应该会有结果。”
不过许云溯知道希望也不大。
毕竟黑衣人领头的夏成华已经死了。
即使抓到他手下的两个人应该也都是听命于夏成华,而不知道更高的上级的。
许云溯有些恼火,昨晚发了那么大力气,抓到了刺杀自己的凶手,结果却找不到幕后之人。
完全无法施展力气,心里窝着一股闷火。
“至于工部尚书,他目前也被控制在自己家的院子里。
护城河的修缮以及琼林宴场地的平整,都是由他操手经办的。
他逃脱不了干系,本王决定由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审理他。”
靖亲王冒着绿光的一眼看了一下许云溯:“许大人是你发现了护城河侧壁上的端倪。
回来审理工部尚书的时候你也去现场,最好得到更多的线索。”
许云溯本来就想要这个机会。
他也知道是靖亲王特意帮助自己的,所以赶紧感谢道:“是,下官正有此意。”
但他转而又说道:“不过依下官的看法,目前当务之急还是为找到探花郎翟承志为最首要的目的。”
殿前司都点检姚木突然想起来听下属说,就是许云溯推断出了翟承志失踪的谜团。
于是颇感兴趣的问道:
“许大人跟我们说说,你推断出翟承志失踪的方式?”
提到无缘无故失踪的翟承志,众人的眼光全都抬起。
就连神游三界之外,对殿堂之事丝毫不感兴趣的老太师诸葛尚也把深陷的眼窝对准了过来。
他对于朝堂上的党争以及各种政事是不关心的,毕竟自己年龄大了。
虽然他是枢密院主事,但平常很少管理,基本都是副使尹石风在打理枢密院。
但是探花郎失踪在琼林宴上,那次宴会他作为太师也是参加的,所以对此事也算上心。
在重重保护之下,能让一个大活人无缘无故的失踪,这件事听起来十分离谱。
但他又找不到一个能完美‘偷走’一个人的方法。
本来今天六位宰相和堂议事,只是为了办一个副都点检的罪名,他本来不想来的。
但是听到今日在场之人会有一个年轻的五品官员,而且他仅仅去现场看了两眼就推断出探花郎如何失踪的,所以老太师才会拖着年迈的体躯赶来政事堂。
“事情还要从礼郡王无意间告诉我的一件事。
他曾经跟我说,平阳郡主在案发之前会经常听探花郎翟承志抱怨,晾晒在家里的衣物经常会失踪。
可是在我看来,翟承志居住的位置在内城,住在这种地方的人家非富即贵,怎么会偷他几件衣服呢?
所以这件事十分蹊跷。
后来我又去琼林宴现场,下护城河打捞时意外得到了一件酷似看花郎身材的人皮。
所以我立刻就联想到之前丢失的衣物。
是不是有人假装他,糊弄过了所有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