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作者:银光蜡枪 | 分类:都市 | 字数:103.2万

第154章 官员败家

书名: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作者:银光蜡枪 字数:2200 更新时间:2024-11-17 01:08:52

而此时,驿站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唰唰唰!

屋子里的护卫们都赶紧的拔出刀,搭上箭,迅速地形成了一个方阵,把李阙包围在方阵的中间。

“来者何人?”柴令武站着在门口这大声地喊道。

“臣河南道按察使方知恒!”

“臣易州别驾李文远!”

“臣易州司法周同泽!”

“拜见钦差秦王殿下!”

外面的毛毛细雨中,都是满满的官员的跪拜。

里面的这驿丞已经傻眼了,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阙,差点没晕过去。

“您,您是钦差大人?”

狄仁杰笑道:“你这个驿丞,够你吹一辈子的了,这位是当今陛下和先皇后的嫡孙,先太子的嫡子,秦王殿下!此次来河北主持赈灾事宜!”

“老天爷啊!”驿丞大喊了一声,随即跪倒在地,不算的磕头,“拜见秦王殿下千岁!臣……”

“你还不错,今天你说的这些话,本王都会记住的,你也不用担心受怕,谁也不敢把你怎么样。”说着,李阙转头对裴行俭说道,“守约,把本王的钦差节旗摆出来。”

“是!”裴行俭答应了一声,然后把御赐的钦差使节大旗从包袱里面拿了出来,撞上去。

举着钦差使节大旗来到门口,大声喊道:“钦差使节,秦王殿下到!”

细雨里,数十位的官员,跪着在满是泥水的院子里,看到了代表天子的旌旗,“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看到李阙走到了门口这,“秦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有些时候是不能够用太简单地,或者只是一件事情来看待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可是如果不去看的到底层的阴暗,或者说不敢去真正的面对那些底层的阴暗,怎么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光明。

易州城外,现在群都是密密麻麻的灾民们,站着在细雨之中,正在等着粥棚施粥呢。

他们衣衫褴褛,眼神迷茫,看着满是悲凉,他们明明是这片土地上勤劳质朴的农民,可是一场大雨的到来,也让他们彻底的失去了一切。

他们赖以生存的田地,他们遮风挡雨的家园,他们精心照顾喂养的家畜,所有的他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贵重的东西,就在一场大雨中他们彻底的全部都失去了。

如今的他们,站着在凌冽的秋风的细雨里,破烂且单薄的衣服里,是不断颤抖的身体,他们有的人拖家带口,有老有幼,他们只能这么的等着朝廷的赈灾。

他们傻傻的,冷冷的看着那冒着热气的大锅,双手死死的拿着自己手里的碗。

男女老少都有。

这个世界上会有美好的一面,但是也绝对会有阴暗的一面。

李阙这个来自后世,粮食充足,物产富饶的普通人,在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他也是住着在最好的宫殿之中,生活着在聚集天下繁华的长安职中,享受着天下人的供养,一切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可是现在,供养他的百姓们,正在过着这样的日子,看到这个场面,李阙的脸上好像是被人重重的闪了一个巨大的耳光一样。

骑着在战马上,李阙看着这些在秋风冷雨里的灾民们,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的手死死的拉着手上的缰绳,才能控制住自己不颤抖。

“殿下!”跟着在李阙身边的狄仁杰,看到了李阙眼眶红红的,还有死死的拉着缰绳的手,赶紧劝道:“殿下,一路舟车劳顿,本就伤身体,千万别激动生气,否则气坏了身体。”

说着,看着这些灾民们,语言里也有几分哀伤,“大唐疆域辽阔,天灾人祸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天无情,可是天家有情,殿下不辞辛劳,万里行江山,百姓之幸。”

此时,李阙的钦差仪仗来到了那些灾民面前,无数的官兵们把这些人阻拦隔离开来,生怕百姓们冲撞到了秦王,那他们就是掉脑袋的罪过了。

这些灾民和粥棚施粥的衙役们都看到了李阙的钦差王旗。

他们都全部不约而同的朝着这个方向看了过来,灾民里面有很多的百姓们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个被所有人簇拥着的少年郎,是个顶天的大贵人。

突然,一位白发苍苍,骨瘦如柴,衣衫破败的老人,看着李阙的旌旗,揉了一下眼睛,然后直接跪倒在水泥地里面,“乡亲们,陛下派了王爷千岁殿下来了,来给我们发放赈灾粮食了。”

“殿下千岁!”

灾民们发出参差不齐,又带着几分畏惧的呼喊声,跪着在了满是泥水的地里面。

李阙的脸上感觉又是被人狠狠的抽了一个耳光了。

也许在别人眼里,他身份尊贵,是李唐皇室的嫡孙,是大唐的秦王!甚至是大唐将来的储君!

再来日执政大唐的君王!

可是他的灵魂,还是那个来自后世,接受过后世教育的灵魂。

看着这些在寒风雨里,任凭风吹雨打,如脆弱的草根一样的百姓们,李阙的眼泪一下子就忍不住了。

李阙再也忍不住,直接翻身下马。

那双制作精美的靴子踩着在泥水之中,泥水四处飞溅,李阙大阔步的朝着粥棚那走了过去,身边的护卫和官员们都赶紧的跟了过去。

“你们自己看看这是什么天气?这么多百姓,这么冷的天,你让他们淋雨等你们发粥?”李阙怒气冲冲,心里的怒火也克制不住了,“现在百姓们就都在吃不饱了,你们还要人家盯着冷风淋着雨!你这是怕他们闹不起来吧!你们居心何在?”

说着,走到了带遮雨棚的粥棚的铁锅里面,里面都是浓稠的米粥,拿着一根长长的筷子,插在了粥里面。

大唐律,救济灾民的粮食施粥,要筷子插进去不能倒!否则斩!

幸好,这筷子斜斜的,就是没有倒。

可是现在的这根筷子没有倒,不代表之前的筷子不会倒,也不代表之后的筷子也不会倒。

朝廷不来人,地方上的人就是不老实,能敷衍就敷衍应付过去。

因为灾情有多大,灾民多,就显示他们治理地方的无能。

可是,如果不是他们一开始想着的不是能瞒就瞒,想着如何好好安顿好灾民,河北的灾情怎么会到了这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