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虚梦
作者:言一是 | 分类:古言 | 字数:46.3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一十章 制艺
严宁心倏地向前两步,看到二老爷清冷的眼神,仿若一盘冷水泼了下来,方稍稍冷静。
老太君亦坐直了身子,她倒冷静得很,不过,那双精明的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看着二老爷。
二老爷长叹一口气,方徐徐道来。
原来,这次解试有三场,第一场是四书五经,第三场是策论。这两场柳士元都答得中规中矩,文采尚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倒是第二场,要替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即先皇唐肃宗拟一道诰,封郭子仪为中书令。
这道题可大有讲究了。
除了得掌握诰文的写法之外,还得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时间节点以及郭子仪在其中的作用。安史之乱说白了,就是太上皇唐玄宗搞出来的。可此时太上皇尚在,因此在行文时必须要保持皇家体面。
既要将事件真相说出来,又要给制造祸端的人留下体面,这篇文章可谓大有玄机了。如何曲笔,如何粉饰,如何将一件负面的事情用正面的手法表达,其中的精深微妙之处,可以说妙用无穷。
本来依柳士元素日圆滑的个性,这种文章自然手到擒来。但最终他却败在了这里。
“他怎么写的?”严宁心浑身颤抖着问。纵使她是深闺妇人,亦知道此种文章不仅考究作文人的功力,更考究的是圆滑度。
二老爷深深看了她一眼,方将蔡主官告诉他的原话说了出来:
“你家这位外甥,诰文写法没问题,安史之乱也非常清醒了解。但字里行间对郭令公当年因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去职返家守孝见解不同。他认为大丈夫当如战国大将吴起般纵然母亲去世,只要于前程有碍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前程回家奔丧守孝。
还说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在位时便将他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可见是同意他的观点的。如此一来,郭令公的做法便甚为不妥了。”
老太君和严宁心听后,脸色都变了。须知道,此时的郭子仪平定河中兵变,被册封为汾阳郡王。不是他严府惹得起的。
二老爷见她们已然知此事的重要性了,又道:“我朝以儒学为统治思想,儒学的核心是仁、礼、孝。孔子答哀公问政时,便说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若想成大事者,必以仁为本。而最大的仁便是爱亲人。若然连亲人都不爱,孝义都不顾,文章写得再好,又有何用?”
一番话下来,说得严宁心脸红耳赤,汗颜无地。室内一片寂然。
“不过,你放心,这篇文章蔡主考官已封存起来了,还叮嘱其他副官不得外传。所以,对士元日后的前程影响不大。只不过,这次必然是不能中举的了。”他看看严宁心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神像要迸出火花般,不禁又道,“士元还小,许是为了标新立异,想要一举中的,才如此写的。不然,依照往日他的表现,断不会是不孝之人。”
“他敢?这个天杀的。”严宁心气得便要冲回院子里教训他。
老太君‘咳嗽’了两句,道:“士元这孩子可是从小便乖巧得很,那嘴巴像抹了蜜糖般,断不会不孝顺的。这次,也许是求中心太切,想别创新格,方如此写。如果你现在回去教训他,恐怕让他更加彷徨,届时便无心求学了。”
严宁心本来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听到最后一句时,那火一下子便泄了下来。她跌坐在鸡翅木的雕花椅上,双眼茫然无助,倏地,便嚎啕大哭起来。
桃花在二老爷来到端雅堂时,便走出了内室,并令所有丫鬟婆子皆不能接近此处。她则守在廊下。此时听到里面的哭声,诧异之余,也甚是庆幸自己将所有丫鬟婆子都赶了出去。不然,风言风语便能将他们母子淹死。
室内的二老爷见此情形,甚是狼狈,进退不是。一抬头,见及老太君示意自己出去,便微福了福礼,甩着长袖赶紧走了出来。
严宁心依然痛哭不止,老太君百般劝慰。她伏在母亲腿上,抽抽搭搭的。不断地诉说着嫁人后的艰难。
老太君越听眉头皱得越紧,渐渐地,便将手抽了回来。一旁的严宏家的忙上前扶起严宁心,又打来水,服侍她净了脸,低声劝慰道:“姑奶奶且宽心,老太君是菩萨心肠的人,断不会不管你们母子的。”
严宁心拿着帕子的手顿了顿,又低头抽噎着。
老太君将手靠在软枕上,半眯着眼,看着她,良久,方缓缓地道:“行了,别哭了。我之前已经说过了,有我在,不会让他们赶你们出府的。”
严宁心一下子停了抽噎,须会,方徐徐道:“谢谢娘。”
“士元那孩子也是可怜,怪聪明伶俐的,也是时运不济,怨不得谁。你回去后就别责骂他了。让他好好读书,准备三年后再考。”老太君淡淡地道。
严宁心自然连连称是。只是,一回到院子里,令人关了院门,将众丫鬟婆子都赶到偏殿,便让许根和许根家的拿来藤条,狠狠地抽了几十鞭。直抽得他有气出没气入,方搂着他儿呀肉呀的叫。
由始至终,柳士元没叫一声。
老太君听了严宏家的汇报后,良久,不吭一声,正当严宏家的想退下去时,她方徐徐地道:“也难怪他写出那样的文章了。”言罢,不再多说一句。
此事众人皆以为已经就此翻篇,只有常直时时刻刻注意着隐月阁的动静。令她感到奇怪的是,隐月阁竟然悄无声息,仿佛事不关己似的。
或许她想开了吧。也好,既成事实,自然只能放下了。
常直不知道,正是她有此疏忽,方酿成大错,导致她悔疚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