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华集
作者:姬子梦 | 分类:历史 | 字数:46.2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0章 送礼的学问
丁三等人最终还是答应书院的旁边用水泥修一间杂物间试试。
听到姬长卿准备教学生们培育高产的粮食,他们纷纷表示不收工钱也要干。
姬长卿自然不会让这些工匠免费出工,该给的工钱不会少,且不说他们家中靠他们养活,况且这个书院也不是一次就能完工的。
这间书院要干的事关重大,这位先生想培养的是能造福百姓的读书人,无论如何也给人家修好书院。
本着良心和姬长卿的这个人,工匠们每日天不见亮便起来做工,夜晚彻底看不见了才收工,而且凡是能出力的地方,就多出力帮忙,能细致点就细致点。
希望书院的招生计划,定在明年的夏季,只所以错开春季,主要是为了避免耽误春耕。
主体一期工程教室在有两个月就可以完成,剩下图书馆可能要到二期工程动工才能完成。
姬长卿、陈谨两个人,一大一小与丁三混熟了,三人互相尊重,虽然陈谨对于成本控制的很出色,可他不过十一岁的年纪,竟然已经开始像一个成年人那般开始做事了。
这也让丁三不得不赞叹,还是姬先生这种读书人,竟然被培养出像陈二郎如此厉害的学生。
丁三这些工匠是社会底层,虽然地位比商人高些,可生活上却没有商人过的好。
好在秋收刚过,新一轮的徭役还没有开始,等到十月中旬,梓州府会征辟新一轮徭役。
好在这一任的知府并不是什么滥征徭役的人,只是梓州府临近涪江,修建水利还是需要征辟徭役的。
在唐朝前期,唐朝政府结合北朝的赋税制度,推行了“租庸调制”,其中庸就是允许百姓“以钱代役”。由于“以钱代役”的价格很高,普通百姓还是无法免去徭役。唐朝后期,推行了两税法,将主要的赋税、徭役统一为两次征收,主要征收钱财为主。然而,这并不代表百姓可以免去徭役了,唐朝中央和地方政府会在两税法之外不断增加其他的徭役和税收项目,继续增加百姓负担。
宋朝继承了唐朝的两税法和各种徭役,这些徭役主要是职役和夫役等。夫役也称力役,主要承担官府主持的地方建设性劳役,如修筑城池、官廨、堤堰、驿路、运输物资等,种类繁多,强度也较大。官员常常从中敲诈勒索,百姓负担很重。
北宋建国后,逐渐取消了力役,这是中国徭役史上的重大改革。宋太祖赵匡胤将地方精兵调入中央,组建成禁军,而留在地方的老弱病残者被称为“厢兵”。厢兵由于长期驻守内地,没有战事,于是就负责地方的工程建设事务,于是过去的夫役就是由厢兵来承担,因而厢兵又被称为“役兵”。
由于地方的工程建设不断扩大,地方也不断招募厢兵,这些厢兵的团号就直接和工程建设相关,如桥道军、开道军、开河军、宁准军、步驿军、水运军、船坊军、桥阁军、采斫军、防河军、船务军、装卸军、窑务军、屯田军、造船军匠军、船坊铁作军、水磨军等。几乎所有的劳役,均可以由厢兵来担任,这自然是让更多农民拜托了徭役的束缚,实现了“不违农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
但包括姬长卿、桃伯、陈汉平在内,他们每年都要缴纳一人一贯的代役钱。
为姬长卿修建书院的工匠有一百三十七人,具体可细分为木匠、砖石匠、泥瓦匠、烧陶匠、学徒五种。
为了赶进度,姬长卿准备为这些工匠学徒出资缴纳役钱,加上各种杂钱,一人大约要交三贯钱左右。
虽然姬长卿知道其中一定有贪污,但姬长卿不是大宋的官员,他既无权势又无依仗,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希望书院正在一天天建成,趁着现在规模还小,远远比不上梓州官学,姬长卿打算亲自登门拜访梓州权知府(即梓州知府)。
毕竟梓州学政,要负责管理整个梓州府的礼仪教学。
按北宋官制,现在的北宋并无知府一职,正式的官名叫权知梓州军事。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
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军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
由此,刺史非奉特别诏令不得过问所任州的州务,演化为武臣的迁转之阶,属于横行正使之一。同时,节度使也很快演化成一种地位崇高的虚衔,成为武臣的最高等级,不再有实际权力。州也就由隶属藩镇变为隶属以转运使为长官的路、以及以留守、知×府事、尹为长官的府。
姬长卿不是官场上的人,只能托人备上厚礼,去请教有功名在身的人,或者是曾经在官场上混迹过的幕僚代写一份拜贴,并请教拜访知州应该注意的礼仪。
可问题却来了姬长卿尚未除服,陈汉平虽然与姬长卿交好,可他只是一介商贾,若是登门拜访知州,只怕人家未必会相见,再者本府知州素来不喜商贾。
恐怕会起到当作用反作用,再者姬长卿一向并未登门拜访过知州,现在突然造访也很是突兀。
还是管家陈伯这个老人看得透彻:“先生虽未拜访过知州,又尚早守孝,可我倒是听说,近来知州之母近期六十大寿将至,先生不如以祝寿为名,托人备上厚礼,此后至年节前又送一份薄礼,如此一来二去,等到先生明年除服时,介时亲自登门拜访,这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姬长卿并未送过礼,生怕知州不会收:“若是知州不收又当如何?”
“知州之母六十大寿,这是一件喜事,先生只是在这间喜事锦上添花而已,不用太过,倒是年节还需注意。”
“年前送礼应该以年货为主,注意是图个喜庆和美满吉利,年后送礼应该注重实惠,不能太直白,也不能太单薄,应该恰到好处,且应该有一个名目才行……”
姬长卿从未想过送礼还有这么多讲究,着实让他长了见识,也难怪人们常说,华夏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度。
听从陈伯的意见,姬长卿亲自命人到辽国求得一颗几百年的人参、珍珠,而后又命人准备了大寿桃和女子喜欢的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