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都市放牛
作者:飞鱼化龙 | 分类:都市 | 字数:58.8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3章 要组建自己的安保
暮秋的清晨,微风轻拂,枫叶似火,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西湖的水面上,波光耀金,峰峦成碧。西湖早已苏醒,新的一天开始了。
湖边,到处是老人、青年人运动的身影。有的老人身姿矫健,练着剑,剑光闪烁,如行云流水;有的则气定神闲地打着太极拳,动作舒缓,刚柔相济。年轻人则选择了更具活力的晨跑,他们迈着轻快的步伐,沿着湖畔奔跑,尽情挥洒着青春的汗水。还有一些人在做广播声中做着体操,整齐的动作,充满了活力。
还有碰到熟人在湖畔闲聊,有人手里拿着相机,抓拍西湖最美得瞬间。人们的身影与西湖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和谐生动的画面。江海站在湖边,看着眼前的美景,秋天即将过去,严冬过去,百花盛开的春天就会来到。想到未来,双腿充满了力量,迈着坚定地步伐,回到家中。
母亲和张姨,早已做好早餐。看到大家都在等待自己,江海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在湖边待的时间有些长,大家赶快吃。”吃过早点,舒薇小心说:“江海,能不能买一条守门狗?”“完全可以,最好买一条比较温顺的土狗,狼狗能看家,但是你们害怕。林姐你先到店里,去看装修的事,我和这两个姐姐去买自行车。”舒薇、何佳宝十分高兴,她们终于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能不高兴吗。这可是奢侈品,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生活的人,都不会忘记当年生活的样子,那时的物质世界与现在相比,只能用一张白纸来描述,家里的大人一心忙着耕种,一年四季所有时间都是田地与家的距离,吃饭是头等大事,对于交通的概念止于“二八大杠”永久牌自行车,要知道那个年代自行车可不是所有家庭能够买得起的,家里能有百十元的积蓄已经是当地富人,更多的是家里拿不出十元钱的贫民,当时物价也特别低,一毛钱一包针,一分钱一根江米条,五分钱一盒火柴,所以更多的家庭是根本没有存款,需要用钱时,便卖掉家里一点粮食,或者卖攒了很久的鸡蛋,勉强应付过去,所以买自行车是一种奢望。那个年代自行车的品牌多是“红旗”、“永久”、“凤凰”和“飞鸽”,质量那是杠杠的,在村里骑上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自行车,那是身份的象征,当时一辆崭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价格约在180元左右,而粮食的价格约在2毛一斤左右,兑换粮食约750斤,而当时一亩地产粮80斤左右,也就是说至少10亩以上地的粮食才能换一辆自行车。
当时粮食的作用不不仅是食物,而是必需生存资料,没有了粮食只能饿死,所以这个无法换算当今的价值,我们可以用当年一个乡村编制教师的工资来计算,当年乡村教师一月工资约18元左右,最便宜的自行车按照150元计算,就是需要8个多月的工资,现在乡村教师工资约8000元左右,8个月就是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而且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得到,因为那时购买物品靠的“票”,吃饭要“饭票”,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一切都是计划经济,七八十年代也是迈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画了一个圈……”这首唱遍全国的歌曲就是改革开放的里程碑。
所以七八十年代,许多家庭是买不起崭新的自行车,但是那时结婚的硬件却是“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所以有的家庭便购买组装的自行车,价格相对便宜,家里卖鸡蛋卖猪卖羊卖粮食,勉强也可以把媳妇娶上,逢年过节骑着“二八二杠”,后座载着老婆,大杠坐着小孩,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走亲戚。对他们这些回城知青来说,身无长物,一穷二白,买一辆自行车简直可比登天,只有妄想的份。
梁芬对江海说:“儿子,我想和你张姨去逛商店。”“你们一定要记住回家的路,丢了我们可找不到你们。”张姨说:“,你们不是去买自行车吗,我们跟你一起去就行!”“好吧,现在我们就出发!”林静怡先走了,江海一行人,来到解放路,这里到处是商店,来到最大的一家百货商店,江海他们直接到卖自行车的柜台前,拿出票,掏出360元,买了两辆“永久”牌自行车。江海让她们先去找林静怡,一起去办事。自己陪母亲、张姨转商店。两人怀着万分激动地心情离开了商店,一出门,登上自行车,腿上装上了发条,好像哪吒骑着风火轮一样迅速驶向远方。
只见,梁芬和张桂花站在苏绣服装柜台前,看着里面展示的精美苏绣作品。她们瞪大了眼睛,目光被苏绣上细腻的针法和绚丽的色彩所吸引,看到衣服上面的标价,一百二十元,不自觉地伸出了舌头,缩不回去。张姨说:“走,太贵了!又不实用,买了也没有合适的时机穿。”江海摸了摸口袋里的票,到烟酒柜台前,拿出十八张酒票,买了十八瓶茅台酒,三个人出了商店的门,梁芬问:“江海,你什么时候回魔都?”“等这里的营业执照办下来,先到苏市文新那里,看情况再决定。”
第53章 要组建自己的安保
喊来黄包车,母亲、张姨坐了一辆,江海坐了一辆,蹬黄包车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人,穿着一身旧军装,说话带着典型的西部口音,扯起了家常,才知道他叫李源,萧关人,在杭市当兵,复员后不愿再回到苦甲天下的山区,在本地找不到工作,就蹬起了黄包车,好在当过侦察兵,有一把子力气,每天也能挣两三块钱。江海一听,来了兴趣,别看现在社会比较安宁,再过一两年,社会就会乱起来。尤其是1983年8名不满20岁少年酒后杀害27人,成为严打直接导火索,这次严打的指导精神是“从重从快,一网打尽”。关于这次严打,后来人们对导火索有很多说法,有说是因为唐山“菜刀队”的,也有人说只因为外国记者在北戴河遭到侵犯而引起的,还有说是因为内蒙古6.16牙克石特大凶杀案的,众说纷纭。但是过一段时间后,社会的确非常的混乱,一听是老乡,江海就有收到自己麾下的想法。
回到家里,江海抱着酒,把李源招呼到家中,先让了坐,倒了一杯水。江海笑着对李源说:“我也是大夏人,亲不亲故乡人,我有个想法,就看你愿不愿意?”李源有些不解地问:“你说,我听着哩。”“你到我们店里来上班,你每天的任务就是保护三个女孩以及店里财产的安全,店里管饭、管住宿,一个月一百二十元的工资,干得好还有奖金。”江海指着一楼的房间,“你就住在这个房间里,如果同意,从明天起就开始上班。”李源没想到天上的馅饼砸到自己头上,哪有不答应的想法,立即回答:“我愿意,我愿意!我现在就去整理我的东西,一会儿就来报到。”说完,就风风火火地离开了。张姨、梁芬就在客厅里,听了他们的对话,张姨有些担心地说:“你也不再考察一下,就把人安顿好了。”江海微笑着说:“放心,我会看相,当过兵的人,品行差不了。”
快到中午时,三个人有说有笑地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舒薇怀里还抱着一只黄色有花斑的小狗,问江海:“漂不漂亮?”江海说:“漂亮,漂亮!”江海对三个人说:“为了保障你们的安全,我又招了一个人,他马上就来了。”林姐说:“江海你看,我们把营业执照办下来了。”“好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何佳宝问江海:“你招的是男的,还是女的?”江海开玩笑说:“如你所愿,我招了一个男的,还是复员军人。来给你们当保镖,保证店里还有你们的安全。”
正说着,一个穿着旧军装,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提东西的穿旧军装的人。李源介绍说:“这是我同乡,我的老班长李成。”张姨正准备端饭,看到又来了两个人,进厨房对来梁芬说:“看来饭菜不够,还得再做些饭。”大家让两个人坐下,李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班长想问一下,你们还招不招人。我们老班长,可是全军出名的搏击冠军,射击冠军,受到军委的嘉奖。”江海一听,立马来了兴趣,详细地询问李成的情况。李成是前年结婚的,婚后申请退伍,由于山区生活太贫穷了,就和李源一起到杭城蹬黄包车,自己在杭城租了房子和妻子一起生活,每个月挣的钱,勉强维持生活,今天李源去搬东西,自己动了试一试的心思,过来看一看。江海问:“像你这样的侦察兵,你能联系几个人?”李成想了想说:“杭城还有一个,我可以联系上。”江海说:“暂时够用了。你明天和我一起到魔都,把你妻子带上,我给她安排工作。你的工作到魔都我再具体安排。”
张姨喊大家吃饭,坐到餐桌前,看着盆子里的大肉块,两个男子汉肚子一下子咕咕地叫了起来,几个姑娘望过来,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梁芬说:“快吃,还等什么。”吃过饭江海对李成说:“你去把你的那个战友找到,如果愿意你就带来,明天我们一起走。顺便处理一下家务,今晚住在这里,到魔都我给你们夫妻安排住宿。”
吃过饭,林静怡喊上李源去买床,李源有铺盖,只买一张床就可以了。江海对林静怡交代再多买一张大床,铺盖也买上,可以当客房,以后经常会有人过来。李成蹬着自己的黄包车也走了。江海拿出肉票、粮票交给了何佳宝,这些你们先用着,吃完以后,可以让李源到黑市买些粮食。
梁芬和张姨此时拾掇完锅碗瓢盆就来到楼上。两人满怀憧憬地来到杭城,原本期待着能领略更多的风景,但仅匆匆一瞥西湖便略感遗憾。梁芬知道儿子很忙,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亲力亲为,自己转不转是小事,可不能给儿子添乱,张姨也不想耽误正事。聊了一会决定明天一起,再到苏州看看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景。去看看文新他们租的店面,心里期待着明天的相聚。人一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接受不完美,别和自己较劲,学着和生活和解。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生处世要学会变通,要有一个好心态。心有多宽,路就有多长。
再说李成回到自己矮小的出租屋,对妻子马兰花说:“我找了一份新工作,要到魔都去,老板是我们大夏人,他说会给你安排工作,还给我们安排住宿。”妻子听了也很是高兴,就问:“那屋里的东西,咋办?”李成说:“除了铺盖是结婚时添置的,锅碗瓢盆送人的送人,没人要的就不带了,你去把房租退了,我现在还要去找魏景元。回来后就收拾东西离开。”
魏景元是陇西人,他和李成一起复员,一起来到杭市,两个人作为战友,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好巧不巧,李成是在装修队找到魏景元的,他正在延安路林静怡她们的店里干装修。看见老班长魏景元也很兴奋,当听完李成的来意以后,说:“以后班长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自己本来没什么东西,铺盖已经很破很旧了,回几个人住的出租屋,冲一下澡,换上新衣服,就可以走了。魏景元人很干练,现在还是一副军人的作风,做什么事都雷厉风行。到李成家,马兰花和魏景元两个人跟在黄包车后,直奔滨河路。魏景元说:“班长,干脆把黄包车处理了,能卖几个钱算几个。你能带到哪里去。”李成看到前面有几个等客的车夫,快蹬了几脚,来到跟前,一看都有些眼熟,李成说:“哥们,我有事不蹬黄包车了,谁看上这车子,随便给几个钱就行。”有一个年龄大一点的汉子,说:“你的车子,还是新的,值一百不成问题,关键我没那么多的钱。”“我现在只有六十块。”“好,老哥,你我有缘,就六十卖给你了。”那人不好意思地説:“兄弟,这便宜我沾大了。”“没关系,你骑走。”那人递过六十元,兴高采烈地推到一边前后左右看了一圈,喜不自胜。
当李成带着妻子、魏景元来到别墅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就等他们来了开饭,互相介绍认识以后,拌面就端了上来。大家大多是西部人,张姨、梁芬今晚煮的是辣椒西红柿拌面。吃过饭,林静怡几个人出去买下酒菜,江海把酒拿到了上面的露台,招呼三个军人上去喝酒。
马兰花到厨房,看着张姨、梁芬忙碌着炒菜,就拉起了家常。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边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一边展望着未来,一会就熟悉起来。林静怡买来下酒菜,张姨又炒了一大碗辣椒炒肉,几个男人就喝了起来,江海喝不过大家,只是频频地敬酒。最后江海说自己一点都不能再喝了,酒场才告结束。李成他们知道,从明天起,他们即将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