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黑科技系统
作者:无必勿增 | 分类:科幻 | 字数:74.3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98章 曙光
李树单独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办公室里,用不可思议的手速把监控设备所有硬件的图纸一一画出来,而不远处,徐厂长则在做思想工作。
一张又一张的图纸不断的从脱手放在桌上,人手印刷机李树的图纸导出能力,再一次提升了。
图纸完成之后,李树将其装进公文包,假装是他之前就准备好的图纸。
从办公室出来的李树有些诧异的是,徐厂长开了半个小时的会,就做好了负责监控设备产线员工的思想工作,他们愿意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
不得不佩服这种优秀国企的组织动员能力,这是普通私企难以比拟的。
没过多久,李树所安排的芯片也从振蓝运抵牡丹电子厂,这些芯片是之前李树搭建的中低端芯片产线时候生产的,现在又找到了用武之地,其他零部件,牡丹电子厂都有现成的。
唯一需要时间的是CCD和镀膜镜头原件,李树已经通知光刻机研发部门把产线转移到牡丹电子厂,由于监控摄像头的CCD和镜头性能还不到光刻机镜头要求的的0.1%,所以生产速度能够大大加快。
而解码器的生产对于能够生产电脑、封装芯片的牡丹电子厂来说已经驾轻就熟,只需要试产一两次,即可开始量产。
李树把图纸分发到产线各部分,并指导其开始各种试产工作,从塑料件的冲压,再到电路板的焊接,李树都能事无巨细的指导。
在确定生产线能够正常运转之后,已经是晚上九点,正式的生产将会在明天开始。
回家之后,李树看到马瑶正在厨房里忙和,李树悄悄走近一看,马瑶正在专注的剁肉臊,而一旁则有一把手擀面,一看就是要煮炸酱面。
李树悄悄的从后面抱住马瑶,瞎得马瑶花容失色道:“死木头,吓死我了,你走路不带声吗?”
“看到你煮面给我吃,我感动得想给你一个惊喜。”李树傻笑道。
马瑶故作一脸不高兴道:“哼,谁煮给你吃,我都还没吃饭呢,今天关于运载火箭的各种新材料人物可忙了,一直忙到八点才回家。”
“哟,你一个人能吃这么多?”李树坏笑道。
马瑶翻了个白眼道:“哼,多出来的给狗吃的。”
两人都很疲惫,轻松的玩笑让疲劳逐渐消失了。
边吃面边聊下来,李树了解到,马瑶在材料科技实验室光是安排发动机涡轮所涉及的镍基、钴基合金,还有发动机燃料泵体高强度、高致密性的铝合金铸件或钢铸件的新型材料,就安排了一整天。
而运载火箭的弹头、弹体所涉及的轻量化的高强度材料任务都还没有开始安排,工作强度已经让众人感到压力重重。
面吃到一半的时候,马瑶突然放下筷子道:“压力好大啊,我们实验室人手不够用了。”
李树嘴角微微一扬道:“先坚持几天,我已经和航天部门领导协商,他们很快就派专家和人手过来,共同研究。”
马瑶兴奋的拉着李树道:“哇,木头你可真是神通广大,能协调这些牛人过来,实验室如虎添翼啦。”
饭饱神虚,马瑶迅速入睡,而精力无限的李树依旧选择继续加班。
项目研发界面瞬间显示在李树的视界之内。
由于长期的智力和体力提升,现在的系统显示界面视野也大大扩展,换算下来,已经相当于巨幕电影,李树估计,视野还将继续扩大。
红色的叉和绿色的勾迅速的在研发导图上出现,现在看来红色的叉居多,而绿色的勾则少的可怜。
目前脑机互联解决方案第一阶段的实验性产品——眼球输入的相关硬件目前依旧在啃硬骨头,相关的眼部和表情语言还正在编译中。
而激光点阵相关的技术目前依旧在艰难探索,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进展太缓慢,让李树着急了。
在李树的设计里,激光点阵目前密度还不够,没有达到像素级的覆盖程度,所以并不能对人的眼球和面部进行全覆盖识别。
李树做了个深呼吸难道真的要妥协加入语音输入?
他是一点也不愿意在眼球输入里加入语音输入的,原因在于语音输入对于人意识和思维的输出效率还是太低,而且并不准确,修正的过程相当缓慢,甚至还不如直接用手输入。
出于无奈,李树还是将语音输入模块加入了备选子项目。
按照生物科技实验室目前取得的数据,李树将其导入了模拟实验中。
果然如李树所料,人的意识和思维表达并不是毫无章法。
曙光开始出现。
李树实验人员在想象日常生活用品的时候,相关的眼球和表情变化,已经能达到八九不离十的地步,就算不同的人,在反应的时候,也是有据可循的。
虽说人的智力、学识以及生理、心理状态有不小差异,不过在思考相同事物的时候,眼球和表情还是有类似地方,只需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就能根据数据库进行精准识别。
以此类推,除了参与研发眼球输入的人员之外,还要大量征集志愿者采集数据,才能满足庞大的识别要求。
可以预见的是,等未来指定相关的输入规则之后,识别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从宏观层面来说人是生存在自然和宇宙法则之中,所有情况都在这些法则之中,从微观层面来说,人类的眼部和表情变化再复杂,都是有规律,没有例外。
要完整捕捉这些变化所用的激光点阵识别系统,要求要达到微米级,比婴儿的毛孔还要小,当激光投射到人眼和面部之后反馈到识别系统中形成信号的过程变得越发复杂,识别系统的反应速度和编译能力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精确识别这些变化数据量庞大,自然需要庞大的存储设备,目前最大的存储设备,显然不能满足如此之大的数据量,这是现实限制。
不过,目前振蓝已经开始研发大容量存储设备,除了满足脑机互联解决方案的研发之外,更重要的是抢占前景广阔的存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