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国公小姐的艰难奋斗路
作者:函露 | 分类: | 字数:34.8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8章 分东西
“动作快一点,各组都清点一下人数,到齐了就要回去了。”队长一组一组喊话。
“你们赶紧装。”看见有个小组东西堆了一地,他催促道。
宁安和郑晴到车厢里,把他们的东西整理整齐。
他们这次没有多买粮食,所以车里还有空间。
“邱阳哥,你看还有人要装吗?咱们还有点地方。”宁安探出身子对车下的邱阳说道。
“我去问问。”
邱阳走到前面两辆辆车,还不等他问,同组的一个小伙就抱着一匹布问道:“邱阳,你们车还有空地儿吗?这有一些东西实在装不下了。”
邱阳看到他们那辆车,几个筐子里装的油罐子和酱罐子,几筐装的土豆,袋子里装的各种杂货等等,满满一车。
确实没有放布匹的地方。
“我问问。”刚刚宁安只说有空地儿,没有说有多大。
小伙子跟在邱阳身后,回到他们马车。
“噔噔。”
邱阳敲响车箱木板,
“邱阳哥。”宁安伸出头。
“咱们还有没有位置能放下一匹布?”
宁安也看见了跟在邱阳身后的人,明白对方想把布放过来。
“可以。”宁安点点头。
车厢里车座板还空着一侧,另一侧也只放了两床被子和他们买的一些丝绸绣线。
“谢谢宁姑娘。”小伙道了谢。
邱阳从他手里接过布匹递给宁安,“小姐留心,这匹布不轻。”
实实的一卷布,有四五十斤重。
“哦,知道了。”宁安有了心理准备,用力地抱着。
郑晴看她吃力,赶紧帮忙抬。
他们也买布了,不过没买这么多,就买了能做四五身的量,打算过年给孩子们做身新衣服。
“谁家这么大手笔,一下买这么多布。”郑晴诧异道。
“肯定是几家合伙一起买的,回去再分。”宁安猜测道。
“哦,对,你说的有可能。”郑晴经她这么说也想到。
“哎呀,又得坐几个时辰的车。”宁安捏捏膝盖。
“是呢,这一天跑下来,人啊、牛啊,都累。”郑晴附和道。
这一路跑的速度比他们来伊犁时候快多了,颠簸的厉害。
一般牲口很少一天内跑这么远的路,尤其还驮着这么重的一车。每次回去,邱阳都会好好伺候它们两天。
宁安端起陶罐给水杯里倒了热水,“婶婶,把炉子提的离布远些。”
“欸。”郑晴依言照做。
宁安等郑晴把重新炉子放好,把陶罐放上去,又从水囊里往罐子里加了些水。
他们走前带了两水囊干净水。
“邱阳哥,喝水。”宁安敲敲车门。
“奥。”邱阳接过木杯子。
邱阳学木工后,给家里做了一批新的木筷子,水杯还在学习凿中。
宁安要的木架子,他已经在朱木匠的指点下做好了。
等他再钉几个木箱,他们种菜种类就能增加了。
“准备出发了,赶快赶快。”
士兵来来回回催了两遍,队伍才开始往回。
路上有营里的车在前面开道,他们一路畅通地回到了惠远。
进了惠远,车队东南西北的分了方向。
能分一组的都是家在一条巷子的,直接回到家门口再分东西。
宁安他们四辆车刚进巷子,就听见犬吠声。
“是他们回来了吧?”巷里的人家纷纷出门查看。
他们惦记一整天了。
之前有过,去采买的车队遇到偷袭的,人和物都损失惨重,所以每次镇上集体采买,他们都非常担心。
“回来了,回来了。”家家户户打了灯笼或者火把出来。
巷子都被照亮了。
大部分人都跑了出来等在路边。
“不要急,不要急,到我家门口去。”组长坐在宁家另一辆牛车上,探出头喊道。
孩子们欢呼着跟上。
等车停稳后,一群小孩子围着几辆马车高兴地转来转去。
每年集体采买分东西的热闹场面,一年也就两三次,他们稀罕得很。
宁远拉着宁适也跟着一群小孩跑来跑去。
“姐姐,你们买啥了。”宁远跑到宁安跟前拉着她的手。
“咱们家的东西都在车子上呢,一会直接拉回家。”
宁适站在他娘身边。
宁安看一群人欢快地卸着东西,也被气氛感染的疲累感都减少了几分。
邱阳到车上将那匹布搬下来找到小伙交给他。
“邱阳哥,咱们先回吧。”宁安朝邱阳说道。
他们回去还得整理,而且宁安想上厕所。
“我去和组长说一声,咱们先回。”
邱阳跑去跟组长大伯打了声招呼。
只见组长拍了拍邱阳肩膀,说了句什么,声音太吵,宁安都没听见。
“走吧,组长说牛车驴车他晚一些送回来。”邱阳也不上车了,在牛前面拉着绳引路。
“远儿适儿,我们回家呀,你俩现在回吗?”宁安走前喊宁远和宁适。
“姐姐,我还想再玩一会。”
宁远和小伙伴们猜各个袋子里装的什么东西猜的正起劲。
“姐,我看着他,你和我娘还有邱阳哥先回吧,家里给你们温着饭呢。”宁适主动道。
“不要太晚啊。”郑晴嘱咐道。
“知道了,娘。”宁适听话地回答道。
刘叔刘婶宁佑他们都在院门口等着,宁安他们一进巷子,灶上的饭就热上了。
这会正好吃。
“你们先吃,我来卸。”牛车一进门刘叔就接手。
“你们洗手吃,饭刚热好。”刘婶端来热水。
王熙和晓燕给他们三摆饭。
宁安不仅洗了手还洗了脸,热热的毛巾一擦,人都清爽了。
“哎,舒服。”宁安闭着眼擦着脸叹道。
“累坏了吧。”王熙看她头发都乱了,心疼道。
“也不累,就是坐车时间太久了,坐的腰酸。”
宁安在心里补充道:“屁股也僵。”
王熙想说她爱逞强,想想又闭上了嘴。女儿也是为了家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