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死之迷
作者:三少爷的笔 | 分类:穿越 | 字数:15.2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孙权的崛起
我们去读三国演义时会发现,魏蜀吴三国中,最被忽视的一个国家便是吴国,最被忽视的人便是孙权。
我们站在一个中间的立场来看三个国家,其实孙权并不是如三国演义中表述的如此窝囊。整部三国演义,从三国鼎立的时期开始计算起,基本上都是以以曹魏的权术和诸葛亮的忠心来进行表述的。孙权基本是一个可以被忽视的角色了。
但不论孙权的地位如何来的,至少在三国近百年的历史中,他仍然占据了一席之地。他必然有他的独特之处。
曹操,刘备,白手起家,完全是靠自己的手段和权谋网罗一帮优秀的人才来打天下而取得的地位。相对于他们而言,孙权这个地位来的似乎更容易些。
读过三国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孙权的父亲孙坚应该是东吴的奠基人,孙坚在与刘表的一次战斗中被刘表的部下黄祖给干掉了,孙坚将自己的军符传给了大儿子孙策。
孙策的风格和他的父亲孙坚非常相似。做战飙悍,勇猛,人人惧之。孙策也是一名能够吃的起苦,受的起窝囊气的人(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孙策在孙坚死后,因为实力不足,暂时屈身于袁术手下。而袁术根本瞧不起孙策。
有一次,孙策替袁术打了一个大胜仗回来,袁术却还在宫殿里和手下那帮文臣喝酒,聊天,醉生梦死。当袁术看见,还未来得及脱下战袍的孙策来到大殿之上,心有不快,可又不好发作。
孙策呢,自以为替袁术打了一场胜仗,会得到袁术的表扬。于袁术客气一番之后,袁术让孙策就座,孙策便理所当然的坐在袁术右侧的首座上。
在古代,这个座次是很讲究的,都是依照官位的大小来排座次的。
袁术看见孙策坐下之后,示意孙策站起来,然后指着最后一个座位说道那才是你的位子。孙策顿时心升怒火,不愿坐下。袁术脸上立即晴转多云,一脸怒气指示孙策坐下。孙策无奈!事后,孙策回到自己的卧房,痛哭流涕。
想想自己的父亲,当年在江东打遍天下无敌手,人称江东猛虎,可到他这一代,却落到如此田地。心里当然不甘。
而这时,原来效命于孙坚的两员大将,程普与黄盖来到了孙策边,安慰孙策。对孙策出了一个主意:以家乡有难像袁术借兵,然后趁机离开袁术,回到江东,江东才是自己的大本营,才是他的父亲的根据地。
次日,孙策便依计像袁术借兵,这袁术是什么人呀?他应该就属于那种临死望着两着油烛灯草亮着都不能闭眼的队伍,比黄世仁还抠门,你像他借兵,还不如要他的命!袁术自己不会答应。
不过袁术这个人有个弱点,贪恋皇位,大家都知道,三国鼎立之前,袁术是第一个称帝的,当然也是第一个被灭的。
袁术知道孙策手里有一个玉玺,这可是皇上发布诏书用的东西,孙坚当年就是为了这个玉玺才宣布退出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这才引来杀身之祸。对于孙策而言,这颗玉玺是自己的父亲用生命换来的东西,岂能轻易交给袁术。
不给!
两个的谈判陷入僵局(各位看官,求个好
评哟)。
孙策回去后,程普黄盖得知此事,劝孙策说:玉玺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可是现在他是个荡手的山芋,碰不得!你手中持有玉玺,那么所有诸侯都会认为你是汉朝的罪臣,谁也不会重用你,也不敢重用你。
你趁这个机会把东西给袁术,这个袁术拿着玉玺一定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到时侯他是全天下的公敌了,你不就是机会了吗?况且,拿着玉玺像袁术借兵,也可以趁机摆脱袁术的控制,咱回江东去发展,到时侯,实力雄厚了,还怕这颗玉玺拿不回来。
孙策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事情已经如此,只能照办。
第二天,孙策面见袁术,进行了第二轮闭门磋商,双方讨价还价,袁术借给孙策区区两千人马,孙策也如约将玉玺给了袁术。
这件事情的发生便引发了后来的一系列事件。正如程普黄盖预料,袁术拿到玉玺后,自认为天命于他,他就是天子了,在手下群臣的一致反对声中,公然称帝,宣布独立了。
这还了得!
如曹操,刘备这些所谓的大汉忠臣便群起而攻之,袁术这个人没什么头脑,而且手下又无良将,就一个纪灵拿的出手,况且这个纪灵还是坚决反对袁术称帝的。袁术哪顶的住这么强大的压力。不久便被联军给干掉了。
而孙策呢虽然只得到了两千人马,回到江东一带后,网罗当初追随孙坚的许多能人异士,图谋发展。这些被网罗的人中最有代表力的便是周喻!
孙策依靠自己的勇猛,和以周喻,程普,黄盖这样的忠臣的帮助不久便平定了江东六郡,成就了江东一带的老大。
然而孙策这个人嗜杀成性,又不怎么懂得尊重文人,以至于后来被暗杀(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孙策的死实际是自己的性格所致。当然我们也不能去苛求一个勇猛过人的武将即要上场能杀敌,下马能治国。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毕竟不多。孙策应该不属于这种。
但是并不代表孙策是没有头脑的,孙策在自己将要死的时侯立接班人时充分表现了他的智慧。
孙策还有三个弟弟,老二孙权和老三孙诩。这个孙诩三国志的评价是尤如策风,就是他的行为和孙策非常想像,都是那种做战勇猛的角色。所以当时东吴所有的人都认为孙策立接班人的时侯会立孙诩。
因为人嘛,都喜欢和自己性格比较像的。正所谓,不是一路人,一进一家门。夫妻如此,兄弟更如此。
但孙策偏偏没有这样做,他立了孙权。
这个是非常出乎人意料的(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而原因呢?孙策这样解释:现在天下大乱,曹操,刘表,袁绍等诸侯都不是吃干饭的,他们都还有利害着。而我们现在的实力只有这么大一点,依照我们的实力现在能做的事情就只能这样了。如果立孙诩他必定会穷兵黩武,这样,我们这点江山可能都保不住。
老二孙权,饱读诗书,深通权谋,是治国的能人!看看,说孙策就是只会上场杀敌还真是冤枉了他。
从孙策这个立接班人可以看出,其实孙策对当下的时局看的非常清楚
。依他孙策的那些兵马,能拿下江东六郡已经不错了。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个合适的人去守住这六郡。
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啊!
打江山靠的是猛将冲锋陷阵,但守江山可一定要靠那种能忍辱负重的人。特别是守东吴这种实力弱小的小江山。
孙策死后,立下了孙权接班。而且还托孤给张昭和周喻。
当时的孙权,还非常小。面对自己的哥哥孙策突然离去,完全不知所措。一想到自己即将要担负起江东六郡如此大的重任,哪吃的饭,睡的下觉,哇哇大哭。
这也不奇怪,孙权接班时才九岁。一个九岁的孩子要面对一帮久经杀场的老将还一群之乎者也的文人,他哪有办法?就像我们现在九岁的孩子会干什么?顶多也就是偷偷玩玩魔兽吧。把孙权突然推到最前列,孙权哪有不哭的。
这时还得靠张昭出马,张昭也是安抚孙权道:主公啊,你哥哥孙策将江山交给你,是让你好好管理的,你要对的起你哥哥的重托,你说你还没登位就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啊?难道你想把这江山哭送于他人?作为继承人,重要的是能继承先辈遗业,使之昌大兴隆,以建立伟大的功业。如今天下动荡不安,盗贼占山蜂起,孝廉你怎么能卧床哀伤,与常人那样去放纵个人的感情呢?”孙权就在张昭的不停开导下,才逐渐清醒过来(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登基大典,那阵势孙权哪见过,怕的不得了。这时侯还是靠张昭。张昭扶着弱小的孙权走上位,然后,立即退下来,带头行君臣礼。这时东吴的那帮人傻了,本来以为孙权这小子好欺负,一个小屁孩的算什么?谁知道这张昭来这么一下,没办法了,跟着行君臣礼。
就这样,孙权才算是正式接管了东吴。所以在孙权前半生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一个是周喻,一个是张昭。
周喻帮助孙权拿下了赤壁之战,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夫。而张昭呢,不仅仅帮助孙权顺利接管了吴国,排斥了其他的东吴意图不轨的人,替孙权撑住了这个危难的局面。
因此孙权一直待张昭为叔叔。这个叔叔的角色其实就和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的角色差不多。按照常理来说,张昭应该是孙权能接班的重要力量,是孙权的大恩人。
那么张昭在与孙权这对即是叔侄又是君臣的关系会不会如刘禅对他的相父诸葛亮那般百依百顺呢?结果是否定的!刘禅在位时,诸葛亮可是大权独揽,掌握整个蜀国的军政力量。而张昭却没有诸葛亮那么幸运。
除了孙权身边有个升堂拜母的兄弟周喻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孙权。
刘禅在诸葛亮的管教下越来越像个小孩,所谓扶不起的阿斗不过是贬低之意。而孙权在本质上和刘禅根本就不是同一类人。那么随着孙权的逐渐老练与成熟,孙权和张昭到底关系如何呢?明天请继续欣赏!~
(在下第一次写东西,可能在过程中没有那种带故事情节的小说那么高潮迭起,所以在下现在正在构思一部三国题材的穿越剧,如果各位看官有兴趣的话短信一下,提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下不胜感激,最后求好评一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