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
作者:万九儿 | 分类:穿越 | 字数:116.6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71章爱妃心意
宣室殿里的气氛变得炙热而胶着,郭越仍苦苦支撑,朝臣们皆为各自在这场遽变中的得失,反复衡量,优柔不决。
秦鸿谦虽怒其不争,也只能耐着性子与郭越一党周旋。
惠帝难得没有再说昏话,撑腮坐在御座上等结果。
局面有些僵持。
恰时,殿外出现了一道明丽的身影,如乌云密布中一抹鲜活,惠帝眼前顿时一亮,忙呼道:「爱妃怎么到这里来了,是有何事?」
莞尔微笑,浅夕提裙而入,身后跟着的十八宫人,皆静候在殿外。
「皇上,早就过了用膳的时辰了!国政虽要紧,也不能让人不吃饭啊,内朝几位老卿家,哪里能禁得起这样饿。」在丹墀下站定,浅夕温声道:「臣妾已命御膳房准备了简单的饭食,就让诸位卿家在殿上吃了再议吧。」
宽松的鹅黄凤裙祥云勾勒,雪狐毛的斗篷裹着欣长秀挺的身姿;微微从裙裾下露出的鞋尖上,缀着龙眼大的合浦东珠…一身违制的装扮在浅夕穿来却仿佛理所当然。[800]
见后宫宠妃,就这样凤仪巍峨,目光盈盈看着自己,秦鸿谦破天荒没有出言反对。
饭食的香气已经从殿外飘进来,尤其是如大司农这样的老臣,早就已经饥肠辘辘,两眼昏花,再闻到饭菜的香气,不觉口舌生津,侧目张望。
惠帝心情甚好,大袖一挥道:「既是爱妃一番心意,就抬进来吧。」
数十宫人鱼贯而入,半人高的食盒抬进殿中,热气腾腾的膳食摆在诸人案前,纵然菜色简素,却也教人食指大动。
待一切安置妥当,浅夕便福礼退下,引人离去。
一径撑腰缓行,群臣恭送。
待行到少阳侯谷方案几前时,浅夕却不慎踩住了裙带,身子微微一个趔趄,幸而被琼花牢牢扶住,才没有摔倒。
「叮玲玲…」
一支珠钗从浅夕发间滑落,滚落在案侧,少阳侯谷方顿时眼珠微凸,死死盯住那支熟悉的点翠鹣鲽钗,心里狠狠一颤。
挪身拾起,谷方双手捧住珠钗,高高举过头顶。
琼花扶稳浅夕,才过去从他手中取了,重新替浅夕簪在鬓边。
「娘娘天寒地滑,万万仔细凤体啊。」琼花含嗔提醒。
轻轻一笑,浅夕拍拍琼花的手:「你素来有心,本宫省得!」
小小的插曲,无人放在心上。
待得看着浅夕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众臣都开始拾箸用饭,唯有谷方的心,如惊涛骇浪里的一叶扁舟,在浪尖上颠簸摇摆!
那支钗…上头鹣鲽对舞,乃是他新婚时亲手作画,着人制了赠予爱妻。放眼东都,甚至整个大燕只此一支,他绝不会看错!夫人芳菲也绝不会将这情定之物,随意送给任何人!
那郁妃又是从何得来?
九城宫门已经关闭,这种时候,郁妃特意戴了这支钗来给他看,是什么意思!告诉他已经给芳儿递了消息出去?不可能…芳儿虽与郁妃有些交情,却还不至于能让郁妃冒这么大的险,忤逆圣意,走露风声。
那么是胁迫?
粟米饭嚼在口中食而无味,郁妃方才的话仿佛又响在他耳边。
「你素来有心,本宫省得!」
这,这是在给他…机会!
没错,胁迫也罢,拉拢也罢,郁妃戴了芳儿钗来给他看,就是在提醒他顾念家中爱妻幼子,给他一个投诚的机会!只要他能从这场祸事中脱身,郁妃必然保他。
说起来,在郭越案中,他受牵连是最少的,但尽管如此,郭越一旦倒台,他仍然要跟着枉死,这教他如何甘心?
谷家乃世代武将出身,凭着军功才有了今日之地位。他除了心仪爱妻谢芳菲,对谢家并没什么特别感情;对于郭太尉,更是因位在其下,不得不从。
这次郭越所犯之罪,可谓祸及九族,秦相一径咬着不放,皇上又冷眼旁观,郭氏败象已现,他又不姓郭,为何要跟着陪葬…当务之急,还有什么,比保住谷氏一族几百条人命要紧!
况且,这不是还有郁妃在背后作保么?
看今日之情形,皇上对郁妃的厚爱之情远胜当年的娄贵妃,郁妃本又出身高贵,身系两国之谊,连秦相对她也多有宽待。
现在郁妃身怀皇嗣,一旦诞下孩子,哪怕是个公主呢,凭此盛宠早晚也是贵妃。旁的不说,保下谷氏一族性命,不被抄家,应该没有问题。
枕边风有多厉害,谷方自己就是个宠妻之人,他还能不清楚么?
一时饭毕,谷方已经拿定了主意。
众臣都做好了拉锯战会一直延续到深夜的准备,强打精神。
谷方却霍然出列,高呼一声:「臣有罪!」
秦鸿谦老眼闪过精光。
凭此一句,他就知道僵局已破,连根拔起郭氏的机会到了!
有谷方为证,郭越在幽州那万亩膏田的来路,立时浮出了出面。
谷方想得明白。若要扯其他事,以郭氏的盘根错节,无疑要将东都近半的官员都牵累进去…一旦这些人结成铁板一块,只怕秦相都啃不动。
只有幽州之事,远离京师,牵连有限。在座的朝臣们也不会惶惑不安,怕累及自身,而为郭越开脱。再说了,今日之事本就是由幽州田案所起,他单挑这层真相,全在情理之中,既可以一招制住郭越,自己和一干朝臣也可以撇清。至于接下来,墙倒众人推…那可就与他无干了。
忽然柳暗花明,水落石出,惠帝大喜过望,一捶御案就怒道:「郭越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怂恿官员贿赂,买官鬻爵!枉朕对你信任有加,你却做了国蠹!」
原来,据谷方所言,那些膏田本就是贪官赃物,郭越在里头八面舞动,一边贪墨田产,替获罪官员减轻刑罚,一边大开方便之门收受银钱,诱使新任官员渎职贿赂,而后加以提拔升迁。是以,才不过三五年工夫,连抢带拿,泗水河畔的万亩膏田就这样都姓了郭。
偏郭氏还不知足,竟然趁国难当头、朝廷体恤百姓困苦之际,将田产化整为零,高价卖还给朝廷,又狠狠捞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