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全球垄断
作者:昭灵驷玉 | 分类:科幻 | 字数:262.8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95章 【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 )】
“经此一役,即便今后有人做空我蓝星科技集团,但也不会这么往死里整了。”张博文如是说道。
与会的一位高管笑道:“此次空方,上百个空头大鳄估计已经缩回某个角落默默的舔伤口了吧。”
“哈哈,活该。”
会议室里的一众高管层们哄堂一笑,这次真的是解气。
张博文收起了笑容,认真道:“这次赢的艰难,虽然大获全胜,我们成了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但不代表我蓝星科技集团的未来就能高枕无忧了,恰恰相反,未来可能会面临比今年严重的危机,我们已经彻底得罪美国人了,老美现在是对我们恨的牙痒痒的。”
众人也逐一收起了笑容,与会的一位高管说道:“没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张博文说道:“我们不想和任何人交恶,我们只想好好的经营公司进行正常的商业活动,但别人未必这么想。那天我和罗总交谈的时候,他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避免与人冲突不是一味回避,要避免冲突的办法就是准备冲突。”
罗晟今天不在公司,众人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不由得肃然起敬,也崇拜的无以复加。
所有人都知道,蓝星科技集团遇到的这一系列重大危机,若不是有这个男人的存在,就不会有今天这番局面。
罗晟之于蓝星科技的权威,之于蔚蓝海岸、晟峰资本等等,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强化。
他已经在众人的心目中树立起了无与伦比的威望,与年龄无关,年龄这个东西早几年就已经被所有人忽略掉了,人们只会明明白白的记住他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化解危机,不断铸就传奇的。
与会的张博文环视众人说道:“2013年就在明天,集团公司在新开年的战略目标早已经定下,就是罗总的三大战略,在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开拓新业务,以前我们挑挑拣拣,艰苦地区不愿去开拓那边的市场,导致过度依赖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而面临此次被对方打了个半死,现在要饥不择食,只要吃不死人的都要吃下。”
与会的高管们都一言不发,每个人都或低着头拿着笔纪录会议内容,或盯着工作电脑偶尔出现敲打键盘的声音,不过声音不大。
开拓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业务,这是罗晟为蓝星科技集团制定的重大长期战略,说白了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并且铧为用自身证明了这样的方针是可行的,所以要求公司向曾经的铧为学习,走一遍铧为当年的崛起之路。
早些时候老张就已经安排蓝星科技的高管亲自跑去鹏城拜访铧为,铧为当年的艰苦程度那可是比现在的蓝星科技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如此也从欧美的各大通信巨头当中由夹缝求存实现了逆袭崛起,成就了今天一代世界通信巨头的地位。
张博文的目光游离着,说道:“其次是深度拓宽大中华区业务市场,这是重中之重,罗总已经多次强调内地市场是确保我集团公司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我想这点不用我过多赘言了,第三个大战略就是未来五年之内1500亿美元的科研投入,平均每年300亿美元,掌握核心科技才具备国际竞争力。诸位,请记住了,蓝星科技在今年发达国家市场丢掉的份额将来都是要夺回来,我们必将卷土归来。”
与会的众人也是战意昂扬,信心前所未有的浓烈,北美、英国、澳洲等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地区的客户都丢掉了,但是蓝星科技并没有宣布就此从这些市场退出,而是始终扎根在那里,即便不盈利,也要通过其它市场的盈利为其输血供养着。
傻子才会意气用事的拍拍屁股走人,这么干恰恰是竞争对手乐的见到的。
罗晟可不会犯谷歌傲娇退出大中华区市场的低级错误,退出大中华区市场让谷歌损失惨重,至少每年都要少赚好几百亿美元的营收,随着国内互联网用户市场的不断飙升,谷歌看了心里在滴血。
而蓝星科技要是这么干,损失的可就是上千亿美元,还会让竞争对手不断做大反过来抢夺其它的市场份额。
……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迎来了2013年新开年的第一个月。
科技综合体大厦。
“空头已经全面退潮,蓝星科技股票持续上涨,昨天索罗斯在接受彭博社采访的时候也坦言承认,自己在做空的这个过程中,损失超过了100亿美元。而此次所有的做空方在最高账面浮亏的时候超过了2800亿美元,实际损失超过2480亿美元。”
前来汇报工作的秦微木如是说道。
此刻,她和罗晟两人正在客厅,后者笑道:“公司的流通市值只有18%了,我们可以适当的卖点股票出去增强流动性,也是为了回笼资金,蓝星科技现在的负债率比之前还高出了百分之三四十,清偿债务、1500亿美元研发战略、开拓新兴市场都得砸钱。”
卖股票的事情老张会去做,公司现在的现金储备方面,转让给国资办的股份获得了880亿美元的外汇现金、银行贷款522亿美元外汇现金、此次公开募股融资239亿美元,加上公司自有的现金流,目前蓝星科技中的现金储备又飙升到了恐怖的1700多亿美元开外去了。
第495章 【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 )】
国资办的入股、银行的低息贷款这些钱本来是要拿出去对耗的,不过当时的流通市值已经越来越少,耗也耗不了多少,做空方也压根没有想过会在股市上决出胜负,而是要在股市之外奠定最后的胜利。
因为蓝星科技已经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华尔街的空头机构仔细计算过,蓝星科技撑不了多久将会引爆债务危机,沉重的债务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人算不如天算,一次公开募股行动瞬间让做空方面临信任危机而分崩离析,局面在翻手之间便迎来大逆转。
在巨大的信任危机面前,华尔街的空方给他们一万个胆子都不敢冒这个险了,那些空头大鳄是冒险者、赌徒,但也不是傻子。
的确,蓝星科技现在是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如果减去债务的话,目前这1700多亿美元的现金储备都远远不够偿还本金,就更别说连本带息清偿债务了。
首先欠五大行就高达522亿美元,虽然是低息贷款,但也架不住基数过于庞大,这里面产生的利息仍然是高的吓人。
其次欠下蔚蓝海岸、晟峰资本、生命科学基金等这些兄弟公司总计1268亿美元的债务,虽然都是罗晟的基金或公司,但该还的债务,该给的利息都有,只是相对少,但也架不住基数太大了。
光是这两笔债务的本金就高达179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蓝星科技目前总的现金储备规模了。
这还是在不计算利息的情况下,同时蓝星科技又恰恰在这个时候营收被腰斩,债务负担飙升了,而赚的钱又少了,加上公司运营费用支出都是天文数字。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无不在说明蓝星科技的债务隐患随时都可能爆雷。
为了还债,别说150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战略了,为了不引爆债务危机,搁置这个战略是必然的,同时还得进一步缩减研发投入,甚至大规模裁员、变卖数据中心等重资产,腾出钱来还债。
如此便进入了恶性循环。
只可惜,华尔街的空头大鳄们所畅想的这一幕最终只能成为永远的幻想了,现实并没有朝着他们的完美排程走。
蓝星科技集团终究挺过来了。
现如今局面完全不一样了,蓝星科技回购的股票可以放心的陆续卖出,正常情况下回购股票减少流动性是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不过蓝星科技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流动性也太差了。
卖出一部分股票变现,这样才能确保公司的运营和既定战略不受影响的同时,也缓解了当下的债务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开募股活动,明面上蓝星科技获得了239亿美元的融资,实际上只有7.2亿美元融资,剩下的钱都是罗晟家族基金融资的。
罗晟颇感意外,居然还真的有不怕死的会在这个跟着上车,索性就让这部分人上车好了,算是对他们的信任给予回报,而且是丰盛回报。
本轮融资罗晟家族基金增持了4.5%股票,加上之前抄底的,家族基金目前持有蓝星科技集团的股票为16.5%,是仅次于国资办、罗晟之后实际上的第三大股东。
罗晟瞄了眼秦微木提醒说道:“这段时间闹出这么大动静,你这边暂时收敛点,家族基金能晚点曝光就尽可能的晚点,最好是永远藏匿在幕后。”
并不是怕曝光,即便真的曝光了也就那样了,所有挣的钱合理合法,最多就给罗晟增加一些个“国际炒家”、“大空头”等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头衔,并把他归类到索罗斯这类人物当中。
但只要不被曝光,就能藏匿自己的真实实力,始终可以作为一张王牌在关键时刻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比如这一次公开募股的策划。
如果曝光了,那根本不可能成功离间华尔街的空投机构。
秦微木笑盈盈的说道:“去年华尔街的空头基金基本上都在和你斗法,也因此错过了希腊破产的大好机会,我想他们肯定也知道,但是知道了也无能为力,资金都被套牢在你这里不敢挪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错失,到头来是两头没捞到好处。”
罗晟也不由得笑了,估计对方现在已经气到自闭了节奏。
“希腊这里的布局,你带走了多少利润?”
家族基金并不缺流动资金,在确保蓝星科技与华尔街空头对线的同时,还能腾出资金去布局希腊。
秦微木傲娇得意的说道:“78亿……欧元!”
罗晟低头沉思,一脸深沉的模样,不过片刻便抬头注视着她真诚的说道:“怎么褒奖你呢,就奖赏个七八亿精元好了。”
……
时光荏苒,转瞬间便进入2013年2月份。
蓝星科技集团的股价自打进入新开年以来便一改去年的颓势,年初至今的一个月里总涨幅高达26%,这还是在蓝星科技主动释放流通市值回笼资金的前提下。
看跌BTC股价的空头们脸都快被打废掉了。
第495章 【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 )】
而蓝星科技目前的现金流储备已经高达2680亿美元,不论之前的资本大战再怎么拼烧钱能力,不论损失多少,只要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之前所有的损失都能连本带利的赚回来。
不过很快,蓝星科技的现金流便降到了2080亿美元档位。
首先,在罗晟的拍板决策之下,从五大行那里借来的522亿美元低息贷款提前还了,全部偿还。
事实上这笔资金在打过来之后压根儿就没有用到,因为对手倒的太突然,属于当场猝死的节奏。
公司管理层不少的高管都不建议罗晟这么早把钱提前还了,因为这是一笔低息贷款,利息太低了,蓝星科技完全可以利用这笔钱,运作好了来钱生钱。
不过罗晟并没有采纳,这不是抢国家银行的生意?
虽然银行也不会说什么,但跟国家抢生意这种没情商的举动罗晟肯定是不会犯二的。
其次就是慢慢的清偿兄弟公司之间的债务,这个就不用太着急了,可以慢慢还,罗晟不可能自己向自己逼债。
……
创投基金,总经理办公室。
“刘总,晟峰资本公布了2012年报数据,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9670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达3400亿元人民币,去年净利润132.8亿元人民币。”
刘文的助理汇报完毕之后便合上了文件。
创投基金以及该投资基金的经理刘文算是罗晟的老朋友了,蓝星科技早期阶段的A轮融资,创投基金就来捧场了。
晟峰资本成立的时候,也捧场了,后续也进行了多次投资。
但去年蓝星科技与华尔街空头进行旷世大战的时候,罗晟把晟峰资本拉下水让刘文这些投资人非常不满,更加愤怒的是晟峰资本还冻结了所有的投资禁止投资人的资产,不给赎回基金。
刘文得知之后也是气的骂娘。
但此时此刻,他如同变了一个人一样。
“不可思议,晟峰资本这种专注于前沿科技长期投资的投资基金,每年砸上千亿风险投资出去,在投入如此巨大的沉没成本之下,居然还能够连年获百亿之巨的盈利规模。”
刘文感慨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旋即吩咐他的助理补充道:“你去安排一下,创投基金账面有60个亿的私募资金,全都投给晟峰资本吧。”
说完便笑道:“你永远可以信任‘罗晟效应’的。”
此举实在是过于真实,引起了他的助理极度不适。
在蓝星科技和华尔街空头之间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他可是亲眼看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在办公室里咆哮,罗晟效应?狗屁!
而现在呢?
舔的这么义无反顾。
刘文的助理只是在心里吐槽自己的老板,不过也很快就去执行了。
一旦把钱投资给晟峰资本投资基金,完成交易之后,这笔资金将会冻结三年,三年之内的封闭期不可赎回基金,不过可以打包成债券转让,或其它金融衍生品,只要有人肯接手就能债权转让,所以刘文也不怕这三年如果需要变现,转债就是了。
之前虽然被晟峰资本冻结了基金,但也是可以这么干的,问题是,那个时候谁敢接这个烫手的盘啊。
大家都以为华尔街肯定会胜利,晟峰资本也会被蓝星科技拉下水而死无葬身之地。
只不过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前刘文也在不断的寻找转债对象,只可惜没人敢接这个盘,那时都快急疯了。
不只是刘文,投资过晟峰资本的基金、券商在当时都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而现在,刘文万分庆幸当初没人接这个盘,否则真尼玛亏大了。
反过来,那些拒绝接盘的人现在也是后悔万分。
眼下,不仅仅是创投基金开始狂舔,其它的基金公司都上演了大型“真香”现场。
面子的什么有什么卵用?可以带来利润冲业绩?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晟峰资本掌门人的秦微木,如今在资本圈里可谓是如雷贯耳般的存在。
各大VC可谓是无人不知,在科技创业者大军里面也是无人不晓,被奉为真正的“投资天使”,因为晟峰资本除了资本运作之外,风险投资只投资初创科技公司。
她如今在投资界的地位就如同罗晟之于科技界,很多从事科技领域投资的VC,自己拿捏不准哪家创业公司有前景,那索性就直接投资晟峰资本得了,一了百了,省心省事。
只不过那样赚的就相对少了,但踏实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晟峰资本在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里,资产列表迅速膨胀到即将破1万亿人民币的原因。
秦微木本身在金融领域天赋异禀,又是和罗晟一伙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上流圈子里,明眼人都知道,这又带来一重保障。
这一次华尔街空头大鳄的惨败,无疑进一步增强了“罗晟效应”这一玄之又玄的光环,业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盲目的共识——相信“罗晟效益”就等于赚大钱。
第495章 【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 )】
进入2月份,晟峰资本不但没有一个投资人要求赎回基金,这个东西好像压根儿就没发生过一样。
相反,晟峰资本在新开年的第一个月到2月上旬,35天的时间里总共获得了120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托管,也把晟峰资本的资产管理规模推到了1.08万亿元人民币的新高度。
两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私募资产管理投资基金,而今年的2月份,成为了国内第一家资产管理规模破万亿的私募投资基金,已经被誉为“华国的黑石基金公司”了。
不过晟峰资本与黑石集团的资产管理规模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黑石集团本身的总资产与晟峰资本相当,但它在全球范围内却拥有着5.4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
……
进入新开年2月份也即将迎来春节长假,如今危机已经有惊无险的度过,蓝星科技也好,蔚蓝海岸要也好,旗下的员工都能安心的过个好年了。
不过罗晟并没有回家乡过年,在带领公司度过这场重大危机之后,他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攀科技上,主要是星箭国际。
同样没有回家过年的还有刘建伟等科研团队。
……
星箭国际研发实验大楼。
今天是春节,但刘建伟团队依旧在工作,在他们的眼里除了极少数的休息日,每天都是工作日。
科研学术几乎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能取得成功过的突破除了天赋之外,这种夜以继日的奋斗在第一线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罗晟今天也来到了这里,此刻正于刘建伟在实验室里。
两人正站在一个实验台旁边,上面放着一个透明的封闭隔离管,内部放置着的就是刘建伟团队的最新成果,一段制造长达半米的碳纤维纳米管新材料。
“半米长的管子已经打破了世界纪录,刘教授你们的进展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很多,不过我们需要的长度是至少三万六千公里的管子,有什么办法能够在未来造出这种长度的管子?”罗晟盯着里面的碳纤维纳米管说道:“刘教授,你倒不必有压力,我的意思是至少有个理论可行的方向。”
闻言,刘建伟没有多想便坦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我也不是没有想过,我认为只有纳米机器人技术得到突破才有能担此重任,其它都不行。”
罗晟:“纳米机器人?纳米科技的突破可一点也不比新材料容易,甚至更难。”
刘建伟点头道:“没错。纳米机器人,这种病毒级别大小、用分子制造出来的机器人,碳纤维纳米管是由六边形的碳原子结构组成,而纳米机器人很小,能在微观层面构建这种结构。只要碳材料足够,纳米机器人就能造出几万千米长的碳纤维纳米管,在理论上是绝对可行的,效率也飞快。”
罗晟不由得环抱双臂默默的点点头,纳米技术如果能够得到长足突破并应用,不仅仅能为新材料的应用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医疗临床应用也有着无穷的想象空间。
或许,打造太空天梯最大的意义不是深空探索,反而是以此为契机点亮人类的各种前沿科技,毕竟太空天梯需要的技术太多太多了,其衍生技术用于其他领域也是无与伦比的。
刘建伟看向罗晟:“罗先生,前年哈工大的一个科学团队已经做出了600纳米大小的机器人,相信在未来,更加智能化、小型化的纳米机器人很快就到来,但就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来看,我们可能还要等待很多年,十到十五年甚至更久。”
听到这话,罗晟敏锐的察觉的到了对方这句话的一些潜台词,旋即好奇的问道:“哦?刘教授你认识哈工大的这个科学团队吗?”
“这个科学团队的带头人是我认识几十年的老友,他在纳米技术领域的专业程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权威专家……”刘建伟点头笑道,字里行间都对其表现出了倍加推崇。
罗晟何许人也?
心里稍加思索就瞬间明白了这位教授的心里想法,刘建伟加入星箭国际有半年多的时间了,罗晟虽然跟他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但也对其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工作之外的事情,是一位不好意思直接开口的人。
罗晟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和工作有关,他甚至都不会提及这个老友,这位新材料学专家在人情世故方面有点不大擅长,毕竟人家的心思都醉心于学术研究去了。
“刘教授,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写一封信给你的这位老伙计,我想把他和他的团队从哈工大请到星箭国际来。”罗晟结束心中考量便直接问道。
果然,刘建伟一听这话眼前一亮,毫不犹豫的点头:“没问题,我肯定全力以赴协助你把他挖过来。”
真直接,哈工大的校领导听了多半鼻子得气歪。
罗晟也是露出了坦诚的笑容,心里也不禁感慨的又一次想到了阿西莫夫《银河帝国》里面的那句名言:绝大多数的科学家们之所以都是九流的行政人员,或许只因为他们惯于处理弹性较少的自然现象,而不懂得如何应付善变的人心。
第495章 【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 )】
刘建伟之所以总是申请不到研发经费,或许也和他“耿直”的一面有着很大的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讲,罗晟成为了他的伯乐,他这样的人确实需要罗晟这样的人去支持才能更快的取得科研成就。
……
下午,罗晟邀请刘建伟来到了科技综合体大厦。
虽然不知道年轻的金主是何用意,但他还是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应邀来了,虽然“耿直”了点但也不完全是情商为负数的憨憨科学家。
“刘教授,今天把你请来是想给你看看一个东西。”
罗晟正领着刘建伟前往大厦内部的环形大厅,后者也颇为好奇,当两人进入了一空旷的封闭环形大厅,刘建伟看到眼前的画面时也不由得当场一愣。
“这是……”
大厅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模型,这处大厅的高度也达到了三十多米。
“这是我耗时三个月且经过超算严密计算打造的太空天梯等比例模型。”罗晟望着眼前悬吊着的完整模型,旋即偏头看向刘教授笑道:“特大件的手办,也就秦皇能比得过我了。”
此时此刻,刘建伟压根不知道手办和秦皇是什么梗,他一言不发的向前走去,抬头仰望着眼前的模型仔细端详着,嘴巴也是下意识的微张着。
看到这个模型之后,刘建伟更加确信罗晟是真的想要打造一个太空天梯出来,而不是随便说说,尽管这是个世纪大工程。
太高了,最高处达到了三十多米。
只能说有钱就是任性。
“刘教授,这边请。”
罗晟旋即带着他来到了旁边的一个升降梯,能够抵达不同高度,而不同高度处也有走廊,这样就可以在不同高度直观的平视这个特大号的手办了。
“绳索的问题至少有刘教授你的团队在负责,而且进展颇为喜人,并且也有了一个理论上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太空天梯的技术难点太多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这梯子的运行问题了。”罗晟望着顶部的空间站打开了话匣子。
刘建伟审视着这个精致无比、科幻感十足的超大模型,不过片刻他也结束了沉默。
“在科幻作者亚瑟·克拉克笔下《天堂的喷泉》一书中有过太空天梯的描述,在没通电之前用老式轮毂电梯的方式把人或货物拉上太空,速度很慢甚至要好几天。”
罗晟笑道:“刘教授也看克拉克的作品?不错,但现实中我们肯定不能用这种方式上太空,目前关于这梯子的驱动方式我已经有了两个方案设想。”
刘建伟收回目光并落在罗晟身上,诧异的说道:“有方案了?”
罗晟示意他看向眼前数吨之重的模型:“第一个方案就是现在这个模型,就是给整个缆绳通电,给梯子加上轮子,让轮子夹着缆绳,靠缆绳上的电直达太空轨道,这样爬天梯的速度就能和电力驱动的高铁一样快了。”
刘建宏旋即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但是这太空缆绳可是长达几万千米啊,不管是从地面还是空间站的电都可能因为电阻而大量损耗,甚至直接断电。”
罗晟点头道:“没错,所以要保证太空天梯电力充沛,我们就需要往缆绳上加一层超导材料,不过问题就在于常温下的超导体人类至今都没搞定。”
打造太空天梯,不把前沿科技都给点亮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这时,刘建宏想到了一个保守的办法,指着模型上的几个位置说道:“可不可以在天梯上挂几个发电机来维持电力?比如在大气层内我们可以使用氦气球、风扇发电,在大气层之外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之类的。”
听到这样的建议,罗晟只好默默的给刘建伟扣上一个“设计鬼才”的头衔,看来教授还是搞新材料在行,别的真不敢恭维啊。
罗晟刚刚冒出这个想法不过片刻,刘建伟自顾自的摇头否定了自己。
“不行不行,这个方法太蠢了,显然会增加太空天梯的载重和建造难度,而且不利于稳定性和机动性。”
罗晟本来想这么说的,既然刘建伟已经说了也就略过了。
“另一种方案就是给天梯几片太阳能电池,上天和下地的力量来自太空和地面的强激光束。这种办法看起来过于科幻不靠谱,但已经有人实现了。2009年美国的‘波束能量挑战赛’中就有一个科学团队用强激光把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升降机送到了九百米的高空。不过可惜的是速度只有3.9米秒。”
闻言,刘建伟思考片刻叹道:“难,还是很难,在太空天梯的建设上,激光推进需要考虑几万千米的距离和激光散射的问题,而且速度还不能太慢,那这种激光面板得造多大啊。”
罗晟笑道:“的确,不过技术总是会进步的嘛,我们也不是说明年就把这个梯子造出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后才有可能会考虑具体的实施计划,至于当下我们要做的是技术积累沉淀。”
刘建伟:“那倒也是。”
罗晟再次看向模型:“缆绳和推进问题我们算是有一个未来可行的解决方案,只需要不断专研下去解决技术痛点。不过打造太空天梯远远不止这些,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这梯子的空间站和选址问题……”
第495章 【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 )】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罗晟和刘建伟在不同高度的环形廊道上步行观摩,同时不断的交流着。
太空天梯是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静止在地面的设施,因此其顶端的空间站也是要相对固定。所以天梯的空间站位置必须要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也就是距离地表三万六千公里的赤道上空。
此时此刻,两人已经回到了地面,罗晟指着面前的一个地球仪对刘建伟说道:“赤道是距离地球同步轨道最近的区域,但问题是,目前仅有的两个临近赤道的发射场还不属于赤道国家。”
刘建伟默默的点头,这原因也很简单,赤道区域大部分是海洋,没几个赤道国家。
罗晟转动了几下地球仪继续,“这仅有的几个赤道国家,说句实在话,他们的经济水平和技术都相当堪忧,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我们现在的同步轨道的卫星是通过复杂的变轨到达赤道上空区域,这一过程非常耗能,这梯子本就是世纪工程,以现在人类航天技术的运载能力,倾国之力都造不出这个梯子。”
成本太高了。
罗晟点了点地球仪的赤道线示意对方并说道:“而直接从赤道发射则能节省很多钱,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想要建立太空天梯,就必须要和赤道地区的国家展开合作了。”
“先在赤道上建一座航天发射港,这个发射港将会成为太空天梯的地面基站和交通枢纽,也能给所在国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价值,我相信没有哪个国家会拒绝合作,相反会抢着竞标。”
“不过只是赤道地区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满足赤道区域和临海两大条件,也就是说要有发达的水路交通提供国际运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以及当地稳定的政治局面,我满地球找了个遍,也就只有巴西、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印尼4个国家可以担此重任了。”
“如果选址是在拉美地区建设天梯的话,老美肯定是要求上车一起玩儿,而且这梯子即便建造好了八成也是和巴拿马运河区一个结局,拉美地区于老美而言是他们的后花园,于我们而言是天涯海角。”
说到这里,罗晟果断把位于拉美地区的巴西、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三个国家划掉。
“所以天梯的选址就只能在印尼了,水路交通也非常不错,旁边不远就是马六甲海峡,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如果是在这里,投资的国家可能就有东盟亚洲等国家,不过投资最多的肯定是我国,至于这梯子和发射港的主权问题,印尼也不用担心。”
罗晟把手从地球仪上收回来,环抱双臂盯着印尼所在地图说道:“总之,在建设天梯之前,我们需要先在赤道地面建立一个基站和航天发射港,有了航天港,作为天梯基础的同步轨道空间站才能具备建设条件。”
刘建伟现在是发言少而聆听多,他看得出来罗晟对这个世纪工程是非常上心的,字里行间都有着清晰的步骤规划。
“在解决了地面基站选址和梯子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为空间站的建设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了。”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了二十二米高的环形廊道上,罗晟望着前方的模型比划着说道:“梯子的缆绳会受到两个力,一个在同步轨道以下来自地球的地心引力,一个来自同步轨道之上的太空离心力,所以我们要建设两个空间站。”
刘建伟点点头,他眼前的这个模型就有两个空间站。
罗晟继续说道:“这个两个空间站,即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作为飞船、卫星停泊港的空间站,另一个就是天梯顶部负责增强离心力与地心引力平衡的配重空间站。”
根据小娜得出的超算验证的理论数据显示,停泊港应该要位于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轨道,在这个位置的航天器、卫星等都能长期绕地运动。
显然,这片外层空间区域也是兴建太空城和太空船坞的好地方。
太空房地产真不是开玩笑的,罗晟的眼光都已经想到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后的布局。
当然不是主要用于商业住房开发,而是打造太空工业集群基地。
很多高科技和工业制品,在太空无重力环境之下制成的产品性能是地面制造无可比拟的,有些部件是必须要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制造才能符合要求。
太空工业基地,这是人类第四次科技大革命成熟之后的必然产物。
同时人类想要跨行星走向深空,那么必须要有更大的飞行载具,而在地面上是不可能建造的,成本也太大。
如果有了太空工业基地,加上太空船坞配套,就能从地面运送原材料上来,在太空工业基地里加工并完成模块化制造,然后在太空船坞里完成配套总装。
模块化、配套化是未来高端工业制造的必然趋势,因为效率会狂飙,同时成本也骤降,最合适空间站、航空母舰这种超大型的人造设施。
不过这些太空城和太空船坞要与停泊港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太空天梯的稳定性。
此时,两人来到了最顶部的环形廊道,罗晟指着模型顶端说道:“这个区域是提供配重与额外电力的电站,它位于比同步轨道更高的高空,考虑到地心引力的问题,这个空间站需要有较大的质量,而该质量就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发电系统来填满了。”
罗晟收回目光看向了刘建伟,笑道:“建造好了这两个空间站,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架设太空天梯。请看这个,位于地球赤道修建的航天发射港就能发挥作用了,航天港可以利用可回收火箭快速往返地球和同步轨道运送建材和人员,我和马斯克都在可回收火箭技术上赛跑。”
“当位于赤道上空的两座空间站建设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天梯绳索的架设了,这个则过程需要一个带有火箭发动机的登陆载具来完成,以此来保证绳子落地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整个过程也需要保持垂直紧绷的状态,登陆载具降多少绳子就放多少。”
刘建伟点点头,言简意赅的说道:“几万千米的绳子随风乱舞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罗晟:“当登陆载具落地且与地面基站绑定之后,太空天梯的建造才告一段落,此类绳索可能要架设很多组,以保证梯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后就是给这些轨道缆绳通电,届时,太空天梯即可投入运营使用,那一天到来了,普通人也许花个几千块左右就能上一次太空游玩。”
说完罗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刘建伟也不由自主的憧憬着这幅未来的画卷。
这个梯子要是建造成功了,未来的太空旅游业一定超级劲爆,而是由罗晟自己的星箭国际垄断太空运输和旅游业。
旅游业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只需要看看眼下传统旅游业就可以管中窥豹了。
如果未来真的能够做到一个人只需要花几千块就能享受一场太空旅游,绝对是预约排队三五年之后都供不应求,而且在前期开放商业太空旅游项目的时候,别说几千块了,一张票几万块都是不愁没有客户的。
早买早享受,晚买打折扣。
…………………………………………………………
Ps:
承诺月底爆发一波,今天一共1.5万字更新,相当于平时六章更新量,看谁还说我短~~哼。
另外顺带说一下太空天梯或者说太空电梯这个剧情点问题,想必看科技文的各位都已经太熟悉了,如何把这个科技点写出新意的确很不容易。
首先解释一下,大家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本书已经到后期了,并不是,实际上写到现在,进度才刚刚写完三分之一,太空天梯在剧情里面出现了,但真正搞定已经到中后期了,也就是2030年开外,而书里面的时间线才2013年。
太空天梯有很多衍生技术,例如文中提及的纳米技术、新材料、超导材料这些,其中一个突破了不一定就得首先用在太空天梯上,比如用在军事上啊、半导体啊、医疗上啊、民用产品上面啊等等。
科技是成体系进步的,应用场景也是广泛的,同时也是相互作用的。
有人说太空电梯是“奇观误国”,搞这个不如直接搞空天飞机、点亮可控核聚变科技这些,这个小玉不做评价,因为现实不存在的科幻概念可能现在认同观点是对的,也可能反对观点是对的。
但不正因为如此才有小说书写畅想嘛。
小玉设定的这本书,相对来说整个技术体系是层层阶梯式迭代进步的,之所以写太空天梯也有这一层面的暗喻。
同时天梯也是人类在掌握可控核聚变之前能够深度开发太空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太空天梯的相关技术也能在其它领域大放异彩。
科技是成体系进步才能造就一个强大的应用设施——太空天梯,这是幻想的。
现实中也有,就是大家熟悉的航空母舰,这种人造钢铁巨兽是集人类工业制造技术之大成的作品。
至于可控核聚变技术,就是因为还没有点亮这些超级科技,太空天梯才登场的机会啊。
可控聚变技术这是本书的后期科技,现在这本书的进度才三分之一,因为这玩意一旦点亮了,就不是某个科技产品的变革了,而是会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格局。
同时也因为可控聚变技术会驱动人类从行星文明向恒星文明迈进,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导向,除非小玉无视这种逻辑硬着头皮写,比如明明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你就是死活不出地球,这就很没逻辑了。
因为本书的剧情发生在地球以及地球轨道周边,所以把可控聚变技术安排在后期出现,否则十有八九这本书在小玉把大纲内容全部展现出来之前就写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