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周隋之际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 分类:历史 | 字数:136.9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3章 尉迟身死
如果说韦孝宽对待崔澈的态度,让崔路感觉事有蹊跷,那么赵文等此前护卫崔澈的三十余人,也被松了绑,任由崔澈与他们交代一番,便尽数放走,更使崔路察觉到大事不妙。
这世上哪有这般对待的谋逆重犯。
崔路已经回过味来了,为何崔澈不让赵文等人以死相拼,而是催促自己将周军唤来。
这分明就是有恃无恐,而此前崔澈浅笑中的得意,与眼神中的狠厉,更是让崔路不寒而栗。
崔路不止一次想逃,但他以及随他活捉崔澈有功的六十余人已经被控制住了人身自由。
与此同时,邺南城已经易手,张武听闻崔澈被活捉并未抵抗,下令众人缴械,而接管南城的周军,也在韦孝宽的命令下没有冒犯崔府、裴府,甚至连崔达拏也只是被捉去了城外,其家眷并未受到骚扰。
但裴府里的崔昭容得知侄儿落在了周军手上,当场就昏了过去,待她醒来,便是嚎啕痛哭,自称对不起列祖列宗,没有教导好侄儿。
妙容与穆邪利也是相拥而泣,妙容自不必多说,自从封老夫人做主,许她一个妾室名分,这辈子就认准了崔澈,而穆邪利也与崔澈相处数年,也是有感情的。
三个女人哭得声嘶力竭,裴秀却无动于衷,这模样落在崔昭容眼里,气不打一处来。
崔澈已经是必死的结局,当表哥的居然没有半点悲戚之色,自己不止没有教导好崔澈,更是生了怎样一个孽障!
也不知崔昭容从哪摸了一个木棍,朝着裴秀抬手便打。
“啊!”
裴秀一声惨嚎。
往常母亲责罚自己,裴秀都是老老实实受着,但崔昭容今日算是怒火攻心,下手没有轻重,一棍子敲下去,打得裴秀眼冒金星,哪还敢站着不动,当即抱头鼠窜,惊慌道:
“阿母,你为何打我!”
“为何打你!我打的就是你个冷血畜牲!”
崔昭容边哭边骂,追逐中,脚下一滑溜,摔倒在地上。
妙容与穆邪利连忙将她扶起,裴秀这才走近了,低声解释。
如今周军已经控制了邺城,自然无需再瞒着崔昭容,而妙容与穆邪利都是崔澈未进门的妾,也不是外人。
妙容捂着嘴,显然这样的剧情发展超出了她那笨脑袋的理解。
穆邪利放心了心中的担子,只有崔昭容冷声道:
“你说得都是真的?”
裴秀肯定道:
“千真万确,阿母且想想,若非阿澈听命于丞相,以我家与阿澈的关系,周军入城后又怎会秋毫无犯。”
崔昭容闻言,终于放下了对崔澈的担心,可一想到侄儿与儿子合伙欺瞒自己,让她这四个月里提心吊胆,寝食难安,再度握紧了手里的木棍。
只是这一次没再照着头敲,方才不过是以为裴秀对崔澈的生死漠不关心,恨极了他的无动于衷,一时失了分寸罢了。
可是棍子打在身上,还是让裴秀惨叫连连。
“阿母,我都跟你说了,你为何还要打我!”
“你与他一同瞒我,我不打你打谁!”
“我也是来了邺城才知道的,是阿澈千叮万嘱让我瞒着你。”
“果真如此?”
“孩儿不敢欺骗阿母,劝说阿母给阿澈纳妾留种,其实也是阿澈的主意,他说这样才能使尉迟迥深信不疑。”
裴秀这人很不讲义气,把事情害怕崔昭容的棍棒责罚,把事情全都给抖了出来。
原来崔昭容之所以急着要给崔澈留种,全是裴秀听了崔澈吩咐,在背后唆使,来加深尉迟迥的信任。
毕竟这边都吵嚷着要留种了,又怎会疑心不是自己一条阵线的人。
妙容与穆邪利面面相觑,一时间五味杂陈,不知道崔澈是真的喜爱自己,还是利用她们。
崔昭容更是恼怒难当,臭小子居然敢这般耍弄她。
“再见面,我非打死这个孽障!”
崔昭容咬牙道,说罢,不忘再给一脸幸灾乐祸的裴秀来上一棍。
崔澈并不知道裴秀的惨况,他还在与韦孝宽等待北城战事落幕,赵文等人自然是他让韦孝宽放走的,崔路等人也是他请韦孝宽拘禁的。
对于崔路这些个背主家奴,韦孝宽也是厌恶得很,崔澈打算如何处置,他全然不过问。
至于擒拿崔澈的功劳,韦孝宽这个行军主帅说他有,他才有,不过是一群树倒后的猢狲而已,又不是平叛大军。
在崔澈与韦孝宽的眺望中,北城的战事也来到了尾声。
周将李询、贺娄子干率部先登,周将梁士彦攻破北城北门,又突进至城西,开门放宇文忻部入城,北城已然失守,尉迟迥只得退守城楼。
出身博陵第二房的周军将领崔弘度杀上城楼,面对张弓欲射的尉迟迥,摘下头上的兜鍪,问道:
“可还认得我?”
崔弘度之妹嫁尉迟迥之子,既是姻亲,自有交情。
尉迟迥苦笑道:
“原来是摩诃衍(崔弘度),你也是来要我性命吗?”
崔弘度摇头道:
“你我是姻亲,如今我约束乱兵,不使他们凌辱你的家眷,也希望你早做打算。”
尉迟迥知道崔弘度是劝说他自戕,以维持最后的尊严。
八月的秋风送来了北城里无数的悲鸣与哀嚎。
尉迟迥放下了弓箭,他拔出佩刀横颈,临终之际大骂杨坚,骂得心胸舒畅了,才抽刀了断。
崔弘度于是让弟弟崔弘升割下尉迟迥的首级。
尉迟迥之子尉迟惇在大败之后便逃往青州方向,与姗姗来迟的尉迟勤汇合,得知尉迟迥大败,尉迟勤五万大军尽作鸟兽散,尉迟惇、尉迟勤二人被周军追斩。
当然这是后话,崔弘升献来尉迟迥的首级,韦孝宽只看了一眼,便让人快马送往长安,他勉励了崔弘升几句,又对身旁的崔澈道:
“见了你大父的头颅,是何感想?”
崔弘升闻言一愣,怎地军中还有一个尉迟迥的孙儿不受约束。
崔澈面色平静道:
“脖颈发凉,可不能弃了项上少年头。”
说罢,向崔弘升躬身行礼,自我介绍道:
“博陵第三房崔澈,见过崔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