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周隋之际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 分类:历史 | 字数:136.9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22章 仁寿元年
第323章 仁寿元年
正月初一,杨坚下诏,改元仁寿,大赦天下,拜纳言苏威为右仆射,与杨素共同执掌尚书省。
十三日,该封河南王杨昭为晋王,不久又授晋王杨昭为内史令。
要是落在以前,博陵崔氏第二房会为此欢欣鼓舞,毕竟杨坚此举,无疑是在宣告杨昭将会是帝国未来第三代继承人。
只不过如今杨昭休妻,也与第二房没了关联,反倒让人觉得心里憋得慌。
既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更何况是离异关系。
房玄龄回到幽州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六,他终究是一个人回来的,并没有带上杜如晦。
别说是古代,就算到了后世,现代人也有很深的地域观念,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地域黑。
来不及回家探望妻子卢氏,房玄龄先往总管府去寻崔澈,二人闲聊时,房玄龄略带遗憾道:
“下官在大兴遇到一人,名唤杜如晦,与他言谈时事,颇为契合。”
房谋杜断嘛,崔澈可是如雷贯耳,他又怎么会对杜如晦一无所知,崔澈追问道:
“此人如今官拜何职?”
房玄龄正色道:
“为滏阳(今河北邯郸市磁县)县尉,燕公不可小觑他官职卑微,此人有王佐之才,若非生在关西,下官就算是绑,也得将他绑来蓟县,谒见燕公。”
崔澈哪需要房玄龄来强调杜如晦的才能,他不以为意道:
“我有玄龄,就是文王遇姜尚,桓公得管仲,纵使与杜如晦无缘,又有何憾。”
但心里却是在盘算,只要杜如晦留在河北为官,难不成还能飞出自己的掌心。
房玄龄哪怕听多了崔澈的溢美之词,可今日被比作姜子牙、管仲,也不自觉挺起了胸膛,他又提醒道:
“下官此次入京,在元会之宴上,亲眼见到宫中二圣脸色不佳,似是抱病在身,尤其是天子,终日沉湎于与二陈嬉戏,龙体欠安,明公还得早做打算。”
崔澈闻言,不由地老脸一红,杨坚是与二陈嬉戏,自己则是与二杨寻欢作乐,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是仗着年轻,身子骨比杨坚硬朗而已。
要不是杨丽华、杨阿五都去了大兴,只怕今天这气色,也好不到哪去。
看来真的是要戒酒了,崔澈暗下决定。
对于房玄龄的提醒,崔澈自然得放在心上,毕竟皇位上坐的是杨坚,还是杨广,其中区别很大。
杨坚虽然生性薄凉,但依靠着杨丽华、杨阿五、独孤伽罗这三驾马车的扶持,崔澈也不担心自己遭受猜疑。
哪怕是他在契丹部落的种种行为,例如赎买契丹妇孺,也能解释成为了征伐高句丽,而拉拢契丹人。
之所以动用自己的私产,则是因为没有圣人的诏书,不敢挪用府库。
就这套说辞,在杨家姐妹与岳母的帮助下,居然也能过关。
但要是换了杨广,这家伙心里除了自己就装不下别人,原时空中,杨阿五拒绝改嫁,临死之际,苦苦哀求二哥,希望能让她与亡夫合葬。
贵为网庙十哲之一的杨广,连亲妹妹这点遗愿都不肯满足,非得将她独葬。
指望杨丽华、杨阿五能在杨广面前替自己斡旋,多少也跟离谱沾点边。
毕竟就连杨丽华的临终遗言,都没有保住宇文娥英的性命。
“玄龄尽管放心,崔某自有计较。”
崔澈颔首道。
他就没想过要给杨广当臣子,谁知道哪天不会冒出一句崔氏当兴,然后让杨广灭了自己满门。
什么五年平辽,不过就是为了能够留在幽州,经营自己的势力。
有高颎三十万大军强攻辽东的先例,杨坚也知道东征高句丽的困难,因此哪怕去年崔澈休养生息了一整年,杨坚也没有催促他出兵。
更是在营州总管刘方的三年任期满了以后,升任其为定州总管,管辖定、冀、瀛三州诸军事,在崔澈将来出兵高句丽后,负责统御三州之兵,驻防北疆。
此前尽出幽州之兵,征讨契丹,幽、易、平、玄、燕、恒六州空虚,只有老弱看守,着实让杨坚惊出一身冷汗,若是前线有所闪失,在漠南草原各族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了,崔澈的说法是他在野外决战,有十足的把握,能够降服契丹。
但高句丽不同于契丹,杨坚可不敢让他冒险,于是才有了调任刘方为定州总管一事。
而营州总管一职,则由崔澈兼任。
在崔澈当初豪言五年平辽的时候,杨坚本就许诺,命他统领幽营之兵,再驱使奚人、契丹作战。
如今兼领营州总管,也在情理之中。
刘方任职营州总管期间,在辽泽地以西的山地之中,大肆兴建防御工事,看上去并不是要积极进取,而是打算防御高句丽人侵袭。
崔澈兼领营州以后,继续修筑防御工事,对杨坚的说法,自然是他将来要从契丹出兵,自然得加强辽西的防御,不使高句丽能突入辽西,行围魏救赵之策。
杨坚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为崔澈在河北各地征召了不少民夫,往营州服徭役。
然而随着白昼变长,民夫们每天要劳作的时间也跟着变长,各地民夫苦不堪言,唯有幽、营二弟,崔澈坚持每天只让丁壮工作四个时辰,而并非日出而作,日落才息。
这一举措,也再度赢得被征去营州的河北百姓们的感激。
六月,杨坚在收缴天下兵器之后,又干了一件引起众怒的事情,他竟然认为天下的读书人太多,下诏停办各州县的官学,只留下国子学生七十人,改国子学为太学。
自古以来,明君圣主,无不以广兴文教为功绩。
但杨坚也属实是没有办法,虽然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天下承平近二十年,培养的读书人多了,但能提供的官职却是有限的。
俗话说,士农工商,不是所有苦读圣贤书的人,都愿意脱下长衫,去给地位低贱的商人当账房。
他们学有所成,却报国无门,难免会有怨言。
也正是这个原因,杨坚只得冒天下之大不韪,停办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