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 分类:历史 | 字数:102.2万

第42章 由陕入陶

书名: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字数:3080 更新时间:2024-11-11 12:52:36

在白起介绍完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路线和统率后,这些公乘和伍大夫各自回家准备了一天,第二天即全副戎装,领着自己的亲营出发了。

所谓亲营,是出身行伍的高级军官们(官大夫/五百主以上),在历次战斗中发现武功卓着、英雄善战的将士,可以按统领总兵员数的十分之一保留一支常备部队;这支部队战事结束后不解散,由官府提供给养,由主官主持训练,作战时是全军最精锐的中坚,承担最关键的作战任务。公乘和五大夫统率的兵力分别为五千和一万,亲营兵员则分别为五百和一千,是一支可观的力量。而全军主帅,诸如白起,则允许有亲营四千人。当然,这些军队的调动依然要凭借兵符,军官本人是无权擅自调动的。这次出阵的军将(万人将)中,真正有五大夫爵的只有一人,其他二人是以公乘爵守军将职;而六名偏裨(五千人将)中,只有二人为公乘,其他四人都是以公大夫爵守偏裨。所以在三名军将、六名偏裨中,五大夫只有一人(亲营一千),公乘四人(亲营五百),公大夫四人(亲营一百),出阵的亲营并没有名义上的那么多。再一下级,也有很多这样提级使用的人,亲营或一百,或五十,也就不再计算了。大夫(百人将)以下不能保留亲营。

客卿灶虽然是全军统率,但却不是军官,没有自己的亲营,由秦王亲自拨给侍郎百人百骑为卫。除了百名卫兵兼任传令兵外,灶还从自己的门客中找了一些懂军事的作为幕僚。相府调给他典客府行人五名,车五乘,专门负责沿途与各国的外交联系。在白起开完动员会的当天,客卿灶驾一乘革车,五名行人驾车各带二名幕僚,六乘车和一百骑兵连夜起程,先行前往陕县设立起幕府。革车上只能载十二名幕僚,其他幕僚随后步行到陕县集合。

在函谷关外,橐水向北流出山谷后,被称为漫涧,或简称涧;涧水继续向西北流淌,汇合了一些小溪后,流入黄河。涧水或橐水只在雨季有水,平时只是一条小溪,甚至断流。但它冲刷出来的河道,却是人们进出殽山,从而进出渭河平原的重要通路,甚至惟一通路,被称为陕道。当初周公和召公共同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时,两人约定以陕为界,陕以东归周公负责,陕以西归召公负责。这里后来还建有一个虢国,假途灭虢、唇亡齿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三家分晋后,这里原本由三晋中最为强大的魏国所占据,后为秦所攻占,设陕县。随着秦、魏之间多次围绕河西的拉锯战以秦的最终胜利而结束,陕县现在已经稳定地控制在秦国手中。

陕县县城就建在涧水和黄河之间,东距狭窄的橐水谷口不足三十里,南距天下雄关函谷关五十余里,从咸阳到这里有四五百里,正常要走十多天。但由于灶一行都是车骑,除了歇马时稍做休息、饮食,一路昼夜兼程,只用了四天就赶到陕县县城。

陕县在一天前接到调兵兵符,全县征发刑徒五百人,正在陆续集中。县尉虽只有大夫爵,也只能亲自担任五百主。客卿灶如此迅速地到达陕县,令陕县措手不及。县令腾出县府的前宅给客卿灶作为临时指挥部,一百名骑兵小城难以容纳,城内外各驻扎一半。城外的五十人安排在邻近的乡里,离城不过五里。城内的五十人由于都有马匹,一般民居无力容纳,必须进驻备有马厩的大户之家。一时间,全县上下都忙乱起来。

客卿灶到达陕县时,正值清晨。他让随行人员跟着县令安排下处,赶紧休息;自己则不顾昼夜兼驶的疲劳,跟着县尉查看四周地形和预定的屯兵之处。县尉的处置非常简单,把三万部队治涧水两岸梯次排开。由于时值初冬,涧水只有很小的溪流从河床中间流过,河床大片裸露,河石遍布。客卿灶很不满意县尉的安排,认为毫无作战意识。

走出谷口,道路在这里分成两支:一支向东,越过一道梁,进入渑池,从那里沿清涧出山进入河洛;一支向南越过一道梁,下山后进入洛水河谷,经宜阳进入河洛。无论是渑池还是宜阳,都是韩国的县境,正当殽函要道,人皆习战。当初秦武王要赴洛阳观九鼎,就是派兵打通宜阳城。宜阳一线的洛水河谷,道路宽阔,有发达的水系可以运输,有利于大兵团作战,但路程要多走不少。而北边清涧水一线,道路狭窄,部队在其中运转不便,数百年前,秦军就是在这里陷入埋伏,被晋军全歼,三名统军元帅被俘;但强在一线直达,轻军快速通过能起到出其不意不效果。客卿灶站在这两条道路的交汇处,心里盘算着,决定兵分两路通过这段道路:一军走北道,迅速到达洛阳;两军走南道,从洛水河谷进入洛阳。成功的关键,是迫使韩军让道。

客卿灶让县尉在涧水谷口几处聚邑旁边安立一座大营,自己的幕府就设在这里的聚邑中。县尉感到完全不可思议,哪有安营不依城池,而设在河边的?但又不敢问,只得连声应喏。

看完地形,已是午后时分。客卿灶回到县城,睡了一个午觉,把幕僚们召集到一齐,向他们提出了自己想法。这个分兵前进的办法十分激进,两路分开后要取得联络十分困难,在进入洛阳前几乎是独立作战。但优点在于进军的速度加快。众先生反复推算,设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策略,大家觉得心里有了底,根本的一条是,韩国目前不会派大军来截击,因此可以保证大军尽管分兵,也十分安全。

第二天,陕县的五百刑徒全部集齐,各乡里征调的基层军官也就位了。县尉带领他们前进到谷口,安排一个五千人规模的营地。这里有多个聚邑,都以土墙围绕。县尉在每个聚邑外安排两处营地,二五百主则驻扎在城中。营地虽然不甚齐整,但贵在简单实用。客卿灶看了大为赞赏,当即要求县尉所带的五百人临时当自己的亲营。这让县尉很是激动了一阵。

一边安排营地,严查来往的客商,只许进,不许出,断绝消息往来。

最先到来的自然是领着亲营的五大夫、公乘们,他们本来要入县城,却听说客卿已经前出到谷口,大为惊异,也不敢入城,直接到营城来找客卿。客卿灶也不嫌麻烦,一一向到来的五大夫和公乘们介绍了自己的想法,惟一的五大夫自然主持北边一军,两名公乘作为他的助手。南边一路,由一名公乘作为军将,领两名公大夫率领的五千人。

各县的刑徒都由各县配齐了基层军官,而千人将级的官员也陆续到达。客卿灶和五大夫将这些军队以最快捷的方式编组成军,不过两天,第一批五千人就编好出发了。

在这种编组方式下,谁到得快,谁到得慢,一目了然。第一批组建的五千人,是到得最快的,大家假定他们也是战斗力最强的。被编组到北线,由五大夫亲自率领开进到峡谷口安营扎寨。

第二批五千人也在一天后编成了,调入南线,被要求进驻到南陵安营,由一名公乘亲自率领。

第三批五千人只用了半天就编组完成,随即开进北道。与此同时,前往渑池的行人在队伍出发前先行出发。

下午,第四批五千人编组完成,同样由一名公乘率领进入南路。而一名行人也同时启程前往宜阳。按计划,此前进驻南陵的部队将前出到洛水河谷;而行人将在南线前军营中休息一夜,第二天驶往宜阳。

一切都在计算之中,当行人进入各自的城邑,请求借道通过时,大军已经出现在城邑的大道上。这时,韩方人员纵使想设置麻烦也不可能了。当北军完全通过殽函谷地,进入伊洛平原时,客卿灶率领着最后一支五千人的部队,押着辎重,进入了南陵。

客卿灶率领的最后一支部队其实不足五千人,因为还是有人迟到了。客卿灶不等部队到齐,就按计划押着辎重启程,只留话给陕县县令,命令还没有到达的部队兼程追赶。

先到的北线部队部队在洛阳休整了几天,待南线前军出来后,立即出发,出泛水,占领荥阳,接引大军源源东出。这时,渑池和宜阳的快报才得以发出:秦军出关,欲往陶。而这时,韩国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

大军到了荥阳后,停了几天,征集船只,同时派出行人向魏通报自己是穰侯的士卒,将假道前往陶邑。同样在大梁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之前,兵临卷城城下。以后的行程几乎是同样的模式:行人在前面借道,大军乘船随后拥至。一路顺畅地经济水进入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