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双面太子爷
作者:春城无梦 | 分类:历史 | 字数:8.8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三章 历史真相背后的苦涩
朱慈烺分析道,父皇,孩儿觉得实际上,祖大寿引兵叛出山海关,其目的并不是想投降后金,而是想在关外抢嫩江流域朵颜卫等地,以盘踞一方。儿臣相信等袁崇焕的信一到,祖大寿必然幡然悔悟积极回师护卫父皇。
崇祯听朱慈烺一说,心下稍安,吩咐道:“皇儿说的对,也不知外面这些大臣是干什么吃的,稍有变故,就惊慌失措,实属不该。”
可惜,这个消息未过多久,就在京师北京城被传得满天飞,一时间,京师内外谣言满天飞,人心再次波动,顿时整个京师人心惶惶,百姓不可终日。
就连在深宫之中的崇祯帝也是一日三惊,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毫无应对办法,心急之下,竟然不顾体统,连续几次召集朱慈烺询问。
接着噩耗不断传来,十二月十六日,后金伪汗黄台吉听说袁崇焕下狱,大明临阵换将,军心动荡,不由大喜,立即挥大军回师北京卢沟桥,准备长期围困北京城。
在卢沟桥,黄台吉的大军遇上了大明副将申甫所部七千兵卒。
双方一言不合,立时展开大战。
杀得那叫一个惨,一时间血流成河,伏尸数千,流血数十里,怎一个惨字了的。
应该说,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大战,然而申甫却无所畏惧,喋血力战,身被数创,中箭而死。正是这些人挺起了中华不屈的脊梁,延续了华夏文明的传承。
后金兵继续前进,距京城二十里,又击败一营明兵,黄台吉从战俘口中获知:明廷四大总兵——满桂、孙祖寿、黑云龙、麻登云,率领四万军队在永定门南二里外“四方结栅木,四面列枪炮”(《东华录》卷五),精心部署,进行防御。
黄台吉遂令诸将士,以三鼓进兵列阵。
十七日黎明,十旗兵马齐进,强攻永定门。
满桂率步骑五千迎战,“自辰至酉,十余战”(《明季北略》),因箭创发作,跌落马下,血洒战场。
孙祖寿及参游击将领三十余人随后亦全战死于阵中。
满桂和孙祖寿一死,其余各部大乱,总兵官黑云龙、麻登云等被俘。
大明四位总兵,两死两俘,京师大震。
不过,事实上,经过这场恶战,后金军也死伤惨重,没能攻破城门,也再没有能力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的攻城战争。
消息传到宫中,崇祯帝听说各路勤王兵败,心下大惧,觉得大明难以战胜建奴,继续在京师待下去恐有不测,于是心生惧意,准备撤出京师,被朝臣劝阻,朱慈烺也多次前往乾清宫劝谏。
“父皇若是撤退,京师必不可保,必将陷落于敌手,京师若失,天下震动,父皇将如何面对京师数十万百姓和列祖列宗?”朱慈烺实在忍不住,便出言相劝。
崇祯帝还是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于是朱慈烺当着所有阁臣的面唱起了一首后世网络上很流行的歌曲: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军卒葬沙场,女儿殉江山;煌煌大明镇魂歌,三十万英魂护国门。穿我汉衣裳,嫁我汉儿郎。大明死战!”
歌声凄凉悲切,感染力极强,现场的阁臣们听完无不流泪痛哭,都纷纷表示坚守京师,绝不后退,崇祯帝无奈,也只好下令坚守京师,表示自己绝不后撤。
同时,为了安定人心,朱慈烺自请出宫亲自上城头安抚人心,和众将士一起守城,这下皇宫顿时炸锅了,就连即将生产的周皇后都将朱慈烺叫去训了一顿,崇祯帝也是坚决不允许。
但是也是由于朱慈烺的和众朝臣的坚持,崇祯帝不得不打消了逃跑的打算,终于鼓起勇气下令坚守京师,非召不得出战,消极的防御政策,让整个京城被后金鞑子围得水泄不通。
此后,勤王军队相继溃败,各路将领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虏。崇祯帝无奈,下旨令总兵马世龙全权指挥各路援兵,保卫京师。
可是由于粮饷时断时续,各地勤王部队也在京畿发生了抢掠事件,加重了灾难。京畿之地在后金鞑子和勤王军队的双重劫掠下,死伤严重,十室九空,白骨露於野,一片萧条。
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里,终于有好消息传来了。锦衣卫街道坊掌刑千户高文采快马返回京师,上奏禀报,祖大寿已经返回关内,正在日夜兼程的赶来京师解围。
接着,高文采讲述起了自己追赶祖大寿的经历,当他追上祖大寿时,祖大寿大军都已经到锦州了,祖大寿读罢袁崇焕的手书,嚎啕大哭,全军亦哭。
袁崇焕让他以大局为重,言辞恳切地劝说他率军返回,再委屈也不能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于是祖大寿毅然命令部队后队改前队,向关内进发。
当然了,这是官方的说法,也是后世通行的说法,是最为世人所接受的一个说法,其实在皇宫的密档里面还有另外一个说法。
那就是高文采接到了朱慈烺交付的袁崇焕亲笔信,第二日一大早就带着锦衣卫一个百户的人马,一人双马,马不停蹄地去追赶祖大寿。
可惜祖大寿一心逃命,挥军去如疾风,等他们驰骑追及,祖大寿已经破关到锦州一日矣,接到袁崇焕的亲笔信,一军尽哭。
但祖大寿心中仍存惊悸,不肯动身,任凭高文采如何劝说,甚至说出了朱慈烺暗中的许诺,祖大寿还是不为所动。
最后还是祖大寿的母亲听说了,颤巍巍地从后堂走出来,对祖大寿说:“你叛主出逃,其原因不过是失去了督师,现在督师还未死,你等为何不不立功为其赎罪,听从圣上的命令而乞还督师一命?”
祖大寿这才回心转意,而军中皆踊跃。
当然在历史长河中,事实的真相本身其实并不重要了,历史不过是个美丽的新娘,每个当权者都可以在上面涂涂抹抹,将其装扮成自己最喜欢的模样,按照自己的喜好修改。
而广大的芸芸众生,期盼的不过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养家糊口的场所而已,根本没人会去关心历史背后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所谓的真相也就只能是尘封于故纸堆里的一段文字罢了,偶尔被人翻起。
PS:新人新书上传,慢热型历史架空文,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堂堂大明太子朱慈烺拯救自己以及大明朝的故事,有爽点、有热血、有兄弟、有爱人,恳求各位读者大大,多多关注鼓励,评价,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