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刘备打下的江山
作者:弢箭 | 分类:历史 | 字数:29.2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九章 困潜龙公瑾用计
刘备这人,从北方一路走,一路打,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天下战乱不休,多少英雄豪杰殒命疆场,可偏偏他一个卖草鞋的,就是死不了,命格贼硬。
人的命格硬,这是很好的,什么都能挡住。不过,也有不好的一点,就像刘备,命格太硬,克妻。四十七八年走来,刘备不是没娶过老婆,可是娶一个死一个,好几个连个孩子都没留下。搞得刘备都没信心了,自己那方面也没啥问题呀,咋就总是死老婆,差点儿觉得自己命里无子。既然生不出来,干脆,在荆州的时候,收了个义子,刘封。
刘封本是姓寇,祖上曾被封为罗侯,封地也就是长沙罗县。刘封还是长沙国刘氏的外甥,身份显贵。刘封本人也是武艺高超,性格刚猛,气力过人,深受刘备喜欢。
都说无巧不成书,历史也是由无数巧合构成的。刚收了刘封做螟蛉义子,没过多久,刘备在下邳娶的甘夫人,为刘备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刘禅。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是仁人君子,一心只为朝廷。读者请看,刘备给自己的儿子取的名字,一个是封,一个是禅。封禅呀,谁能封禅,自古以来有几个皇帝有资格封禅的。而刘备还寄居在刘表屋檐下的时候,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封禅,能是没有野心的主吗?如果把刘备放在曹操的位置上,大家还会说刘备仁厚曹操奸诈吗?弢箭觉得,很难说。
刘备本是有老婆的人,孙权把妹妹送过来,按道理来说,也只能是妾的身份。可是,到了这里,巧合又来了。刘禅的生母,也就是甘夫人,很配合地去世了。
甘夫人也是命苦,跟着刘备颠簸半生,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可是儿子还没长大呢,还没来得及母凭子贵呢,一命呜呼了。刘备就地将甘夫人葬在南郡。
刘备还是很有良心的,章武二年,追谥其为皇思夫人,派人前去将灵柩迁到蜀地好生安葬。还没灵柩运到蜀地呢,正好赶上刘备驾崩,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表,请求将皇思夫人与刘备合葬,并与太常赖恭等人为皇思夫人定下谥号,为昭烈皇后。
不是说刘备命硬,都中老年了,又丧妻。孙权正好抓住机会,派人前来说媒,将自己的小妹许配给刘备。
史书中关于孙权妹妹的记载寥寥数语,说她刚猛敏捷,有兄长的风范。身边有一百多侍婢,被她操练得有模有样,出入都是带刀佩剑。搞得刘备每次进洞房都心惊胆战,生怕梦中发生什么不测。
孙权当时也就二十七八岁,他妹妹肯并是比他年轻的。且孙坚是初平三年(192年)死的。由此推断,当时孙夫人应该在十八九岁到二十六七岁之间。刘备这也是老牛吃嫩草呀。
人家孙权都把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刘备为了表示两家亲近,现在是一家人了,就亲自去见孙权。
诸葛亮劝谏说:“我们虽然与东吴结盟,但是,人心隔肚皮,不得不防呀。将军亲自将自己陷于虎狼之穴,实在危险,不如派遣我等前去。”
刘备说:“孔明不用劝了,我岂不知此行凶险,只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去呀。”
刘备见到孙权,趁机跟孙权说:“公瑾分给我的地盘太少了,哪儿够大家玩儿的呀。大舅哥就借给我几个郡县,让我收点儿赋税,好给兄弟们发工资呀。”
你要是借钱的、借粮,问题都不大。现在要借地盘,孙权犹豫了,麾下众人也都劝孙权不能借。
唯有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然后共拒曹操。
北方的曹操当时正在写字,听说这事,惊得笔都掉到地上了。现在孙权连地盘都舍得借给刘备,看来二人联盟短时间内是坚不可破了。
周瑜听说后,给孙权写信,信中说刘备乃是天下枭雄,更有关羽、张飞这等熊虎之将辅佐左右,岂会一直看我们脸色行事。现在割地给他发展,等羽翼丰满,以后他们三兄弟一旦上了疆场就像蛟龙遇云雨,终非池中之物。
既然现在刘备到了江东,那一切就由不得他了。不如将刘备软禁起来,迁徙到吴郡。为他置办府邸,多给美女、珍玩,以让他陷在温柔乡里,消磨掉英雄气概。
这样的话,刘备麾下群龙无首,我率领他麾下虎将一起征战,天下大事可定。
不仅周瑜,吕范等人也劝孙权:“将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看刘备一生经历,从来没有臣服过谁,强大如袁绍、曹操,都没能将他收服。如果他没有地盘,倒还好说。如今他拿下荆南四郡,我们又借给他荆北几个郡县,一旦羽翼丰满,肯定无法制服。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旦我们利益冲突,到时候他必然会像对曹操一样对我们的。请将军莫再迟疑,将刘备软禁,用周公瑾之策,以享乐主义消磨其气概。”
但孙权最终没有听从劝谏:“现在北方的曹操才是最大的敌人,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今天下,英雄辈出,我们哪儿软禁得完呢。如果曹操不灭,我们与刘备再起刀兵,只会白白让曹操渔翁得利。届时,赤壁之功,毁于一旦,我们也都将成为曹军的俘虏。现在应当广揽天下英雄,不应行此计策。”
刘备在江东做客,表面上是带老婆回娘家,实际上度日如年,战战兢兢。生怕哪一天孙权发难,诸葛亮的担忧会成为现实。
呆了一段时间,荆州也借到手了,刘备迅速快马加鞭赶回公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还是自己床上睡着安全。
时间久了,刘备听说周瑜准备将自己困死在温柔乡,又是佩服,又是感慨。对诸葛亮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呀!当时孔明劝我不要去东吴,就是想到周瑜会对付我。要不是形势逼迫,我也不愿涉险,差点儿死在周郎手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