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天下
作者:绝路V | 分类:历史 | 字数:48.9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二十一章:细兰粮仓
“报,军报。”一名海卫军士兵大喊着,声音传入政事堂会议大厅。
哪里来的军报?这下,政事堂终于安静了下来,各归各位。
“圣上。凌牙军报。”海卫军士兵行了一个扬手礼,递上军报。
赵顼接过军报,点了点头,站起回了一个礼,说道:“辛苦了。去驿站休息吧。”
“是。”海卫军士兵敬礼。
赵顼没有打开军报,而是第一时间扔给了军部尚书郭逵。这是政事堂的规定。
郭逵看完后,又转到了王安石手里,接着是沈括。沈括随后又递给司马光。
司马光看完后,一边把军报递给赵顼一边说道:“圣上,看来南征印度要提前了。”
赵顼接过军报,快速地浏览起来,眉头紧缩,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半响,才抬头说道:“让范纯仁进来吧!”
君子耍了泼皮,还是君子,范纯仁便是这样的君子。等重新进入会议大厅时,已经平静下来,朝赵顼拱了拱手。赵顼还了一个礼,示意他坐下来看军报。
军报的有三个内容,一是印度远征大军的情况,二是三佛齐的情况,三是朱罗国的情况。
印度远征大军十万余人现在迦托诃(吉隆坡)地区屯垦,然而,结果不尽人意。粮食收入比较低,倒是香料之一的胡椒收成比较好。香料现在的主要的作用就是防腐,便于食物储存。
然而,香料不能填饱肚子,远征军只能拿香料从三佛齐换粮食。香料贸易完全掌握在了三佛齐手里,价值可以养活百万大军的胡椒,换到的粮食却不足十万远征大军填饱肚子。
这倒不是三佛齐刻意抬高粮食价格,而是因为金州向大宋本土大量输入香料,导致香料价格一路下降,与此相反的是粮食价格却是一路走高。南洋各国,这几年一直在打仗,粮食同样消耗严重。
香料价格下降,导致三佛齐这个以商立国的,以香料出口为主的国家,财政严重不支。加上被西爪哇攻破了国都,情况更加雪上加霜。
大宋插手南洋战争,看似是给了三佛齐强有力的支持,实际上却是导致三佛齐国力大衰的根源。三佛齐结好大宋,意图借大宋之力抵御朱罗国东侵。然而,凌牙州的设立不仅夺取了三佛齐的大部分商税,还导致三佛齐香料出口受阻。
香料出口受阻,三佛齐各属国对三佛齐不满,纷纷投靠西爪哇。三佛齐被西爪哇攻破国都的根源就是三佛齐的各个属国纷纷投靠西爪哇导致的。三佛齐的政体和西周差不多,是封建采邑制度。三佛齐之下有十五个属国,而这十五个属国中,便有五个投靠了西爪哇,迦托诃地区的五个属国被朱罗国灭掉了三个,两个在大宋的控制之下。
也就是说,现在三佛齐只有五个属国,人口不足百万,整体国力连大宋的印度远征军都不如。
三佛齐国王占卑是三佛齐历史上有名的君主,在他的带领下,三佛齐东并西爪哇,西逐朱罗国,占领细兰岛(斯里兰卡),以商立国的三佛齐控制了凌牙海峡(马六甲)和细兰海,商税大增,国力强盛。
然而,因为赵顼的到来,三佛齐的历史走入了岔路。虽然在历史上,十五世纪三佛齐的确是被爪哇所灭,但是现在是十一世纪,历史提前了四百年。
三佛齐的衰弱,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历史上,原本三佛齐召集了万艘战船,四十多万大军,与朱罗国鏖战,并取得胜利。然而,三佛齐的五个属国投靠了西爪哇,三佛齐国力大损,无力发动对朱罗国的反击,反而被西爪哇攻破了国都。
三佛齐的衰弱,成全了朱罗国和西爪哇。朱罗国占领了迦托诃地区这一军事行动的成功,巩固了朱罗国杀兄篡位新王罗泽图拉的王位。王位的巩固,朱罗国的潘迪亚地区也没有像历史上的那样发生叛乱,而朱罗国也成功地侵入了恒河流域,灭亡了帕拉王国,喀喀耶迪王国也投降了朱罗国,朱罗国一时占据了印度三分之一的疆域。
三佛齐五个属国投靠了西爪哇后,西爪哇国力大涨,成功地兼并了中爪哇和东爪哇,统一了爪哇。统一后的爪哇已经和朱罗国取得了联系,夹击三佛齐,瓜分三佛齐。
三佛齐国王占卑正是预见了这个危机,才决定一条路走到底,参加了华夏会盟。
作为中华帝国的成员国之一,如果三佛齐亡国了,那么也就意味着中华帝国出现了瓦解的裂痕。保护三佛齐,就是保护中华帝国,保护中华帝国,就是维持中华帝国成立后的和平状态。中华帝国的成立,意味着大宋再无边境压力,完全可以一心开展十年大治天下计划,一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说,三佛齐的存亡,关系到大宋十年大治天下计划的成功。
朱罗国从西而来,带来了三十万大军,这是准备灭亡三佛齐并把大宋赶出南洋的战略攻势。爪哇国从南而来,拼凑了十万大军,并策反三佛齐仅剩的五个属国。这五个属国都在大宋水师的威慑之下,畏惧大宋的军力,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如果大宋不出兵,三佛齐必亡,而大宋也无法在迦托诃地区站住脚。
看着这份战报,范纯仁也举棋不定,不知道如何抉择了。范纯仁也知道三佛齐的重要,爪哇国是信奉印度教的,如果三佛齐灭亡,半个南洋都要沦为印度教世界。不仅仅破坏了中华帝国的盟约,而且极有可能威胁大宋的金州,截断大宋前往澳州的海路。取代三佛齐的爪哇国也必定是以香料出口,为商税立国的国家,自然不会允许金州向大宋大量输入香料,不会允许香料价格不断下滑。
打与不打,都是在赌大宋的国运。打的话,粮食不足。不打的话,******被堵,中华帝国很有可能崩溃。
军报在政事堂各成员间传递着,所有人都是眉头紧缩。这样关系到大宋国运的抉择,无论是谁都不敢轻易下决定。这时,所有人都看向了主张出兵南征的司马光。
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不仅仅要学会怎么妥协,还得学会怎么权衡。司马光是史学大家,权衡利弊和看人一样,都十分老练。听到司马光说要出兵,所有人心里都是赞成出兵的。因为十年大治天下计划已经开始铺开了,这关系到大宋的国运,绝对不能有闪失。然而,穷兵黩武是要以粮食为基础的,隋炀帝三征高丽,没有隋文帝留下的一个个充实的粮仓,根本就打不成。
粮食危机,也有可能导致大宋崩溃。如果断粮,不仅仅是上京、江宁等大城市兴建起来的作坊变成废墟,严重的话,大宋人口很可能锐减。
司马光见所有人都看着他,站起走到世界地图前,拿起一根长长的竹竿指着细兰岛说道:“前不久,文明学府成立了大食学院。我与圣上推荐来的大食人安萨里谈论过朱罗国。朱罗国大部分的粮草供应就是来自于这个岛屿,朱罗国在迦托诃城囤积的粮草都是从细兰岛转运过去的。由此,我的意见是,放弃迦托诃地区,进兵细兰岛。”
“不错。这就打开了一个局面。我大宋印度远征军完全可以就粮于敌。”军部尚书郭逵补充道。
“这样的话,很可能被敌军切断了印度远征军的退路,凌牙州很可能守不住了。我的意见是,不仅仅是放弃迦托诃地区,还要放弃凌牙州,把军力屯驻在占卑城和旧港。只要力保三佛齐不灭,那么只要占领了细兰粮仓,我大宋水师同样可以切断朱罗国东征大军的退路。”兵部尚书章惇说道。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讨论开了,大概的意思就是仗肯定要打,粮食让远征军自己去弄。赵顼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这场仗不能这么打。”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赵顼身上,他们都在猜测这个皇帝是不是又要用穷兵黩武式的打法。果然,赵顼接着说道:“大宋还有多少屯粮?”
“为了保证上京的粮食的充足,成都府的存粮和台州的存粮大部分都转移到了上京。加上上京原有的屯粮,总共有八百万石。”户部尚书张方平说道。
“好。拿出四百万石,支持这次南征。诸位臣工,这次南征印度的本来目的大家忘了吗?大宋严重缺粮,而要推行十年大治天下计划,短期内所投入的粮食不知道有多少。所以,朕希望能从印度得到粮草补给。按你们的打法,这场仗至少得打三年。朕要一举击破朱罗国,获得充足的粮食,补充大宋粮仓。这场仗最长半年就得结束。”赵顼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可是,圣上,这四百万石粮食是压仓粮。万一出现灾情,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司马光焦急地说道。
司马光原本以为只要支持赵顼打这场仗,赵顼就该满足了。没有想到赵顼还是惦记着粮仓那为数不多的存粮。
“朕在这里向诸位臣工保证,半年内,朕就会结束这场战事,并从朱罗国运回十倍的粮食。”赵顼保证道。
“两百万石粮食就可以支撑二十万大军征战一年,四百万石粮食足够支撑八十万大军半年只需。圣上打算出动多少军队?”军部尚书郭逵盘算道。
“三十边防军,朕要全部带走。海卫军再抽调四万。印度远征军中五万保甲军的家属全部带走,约有三十五万。一共八十万人。”赵顼说出了兵力部署,见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样子,便接着说出了战略部署。“四十五万大军,分为三路。第一路,一直西进,寻求与朱罗国水师决战。第二路,平定迦托诃地区,把朱罗国东征军赶出去。第三路,与三佛齐连兵,与爪哇国决战,彻底摧毁爪哇国的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