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权臣
作者:白岛先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23.5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九章 谋篇布局
桥县击杀十名悍匪成为了百姓们闲来无聊时的一个谈资,而受到封赏的徐虎,刘志远等人,也成为了众口称道的英雄人物。
特别是先前就有小道消息流传而出,说闯入刘府内的那些悍匪均是刘志远斩杀,只不过没有被证实。
这一次云州府尹大人特意的授予了刘志远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子武骑尉的勋官职位,更是坐实了百姓们的猜测。
先前刘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俨然沦为了乡绅们口中的笑柄,可是短短时间内,刘志远咸鱼翻生,让刘府也重新的回到了众人的视野中。
那些以前同刘家关系不错的一些乡绅财主们,看到刘志远有了武骑尉的勋官职位,对刘志远的态度也都转变了许多。
虽然武骑尉的这个职位仅仅是荣誉性的职位,并且大周朝现在这样的勋官可以说多如牛毛。
可是在桥县境内,这样的勋官职位还是不多的,能够成为勋官,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乡绅财主们纷纷的前来给刘志远道贺,一连数日,刘府从前些日子的门口罗雀,变得如今的门庭若市,变化之大,也是让刘志远颇为的感慨。
面对这些墙头草一般的乡绅财主,刘志远自然是来者不拒。
他知道一个人想要在这样的时代有所作为的话,单打独斗那是痴人说梦,必须得需要帮手。
这些前来道贺的乡绅财主可都是桥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同他们交好,做些什么事情也是方便许多的。
而且刘志远以晚辈的姿态热情的设宴款待这些道贺的乡绅财主们,也是让他们满足了内心的极大虚荣,对刘志远的好感也是大大的增加。
刘府因为刘志远得到了武骑尉的封号,所以也是好好的热闹了几天。
直到几天后,宾客散尽,刘志远这位少爷这才得以好好的休息一番,这几日迎来送往,可是将他累的够呛。
老管家福伯刚开始还担心刘志远不懂人情世故,难以应付这些事情。
可是很显然他是多虑了,因为刘志远对于迎来送往的这些事情如鱼得水,熟稔的让他这位老管家也是自愧不如。
而福伯这位老管家这几日主要的工作就是召回了回家过节的丫鬟下人,忙着宴请宾客,同时还有收礼。
“少爷,这几日我们府里可是收入颇丰啊。”
当宾客散尽后,老管家福伯也是笑吟吟的拿着整理好的礼单,向刘志远进行汇报。
“福伯,我们收入了多少礼钱?”
刘志远累的浑身酸痛,他躺在了摇椅上,也是很好奇。
“这几日我们收取了黄金十两,纹银一百二十两,铜钱十五吊,翡翠首饰二十一副,黄金首饰五副,粟米十一石,果脯蜜饯八斤,食糖五斤,还有一些小零碎的东西。”福伯拿着礼单笑着回答道。
刘志远听到短短的数日竟然收到了如此多的礼,也是高兴不已。
要知道他接收刘府的时候,账上仅剩下了白银四百两了。
而现在仅仅因为自己受封为武骑尉勋官收到的礼中,白银就有一百二十两。
这还仅仅是受封了一个没有用的勋官封号,要是自己能够实授一个官的话,恐怕一年什么都不用干,光收礼就足以让自己过得舒坦了。
“礼单都封存好,收取的钱粮也都入账吧。”
刘志远的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知道,这一点钱粮还是太少了。
自己现在府里仅仅训练二十四名家丁,每月就要消耗不少的钱粮。
二十四名家丁无论是抵御流贼,还是抵御北方草原上南下的狼骑那都是不够塞牙缝的。
桥县现在风平浪静,自己看似过得舒坦,实际上危机感一直笼罩在他的头顶上。
他也不知道流贼或者狼骑什么时候就光顾桥县了,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必须要提高自保的能力。
“福伯,明日再贴出告示去,我们再招募二十多名家丁。”
想到自己说不定啥时候一觉醒来就脑袋不保,刘志远就觉得,必须要提高家丁的数量。
“啊?”
福伯高高兴兴的来给刘志远汇报收取的礼单情况,却没有想到刘志远又有招募家丁。
现在的二十多名家丁享受着优渥的待遇,已经让刘府的钱粮快速的消耗了。
倘若是再招募二十名家丁的话,过不了多久刘府就得入不敷出了。
“少爷,咱们府里的账上没有多少余钱了,要不缓一缓再招募吧?”福伯苦着脸恳求道。
“福伯,我们府里纵使有再多的银钱,要是盗匪再来光顾几次,你觉得我们还会有这一次这么好的运气吗,要是守不住的话,一切都是枉然啊。”
“千金散尽还复来,只要我们确保了自身的安全,钱粮没了,可以再去挣嘛。”
看到老管家福伯一幅肉疼不愿意出钱再招募家丁的样子,刘志远也是不得不耐心的解释。
“那好吧,少爷,我回头就去贴招募的告示。”
这一次府里闯入了十名悍匪,也是将福伯吓得够呛,要不是刘志远指挥若定斩杀了盗匪外,刘府怕是完了。
现在刘志远再招募二十名家丁,也是为了刘府的安全考虑,所以福伯也知道刘志远的良苦用心。
“对了,福伯,还有一件事,你去办一下。”刘志远想了想开口道。
“少爷尽管吩咐。”
刘志远经历了这些事情后,已经展现了他执掌刘府的能力,坐稳了刘府主人的位置。
老管家福伯以前还对刘志远的一些行为充满了怀疑,可是现在则是没有这一方面的顾虑担心了。
“咱们府里收养的那些孩童也是老大不小了,整日的嬉戏玩耍也不是一个事情,你去聘请两位私塾老师给他们授课吧。”刘志远开口吩咐道。
“少爷,您收养他们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德了,又聘请老师给他们授课,是不是对他们太好了?”
要知道,在大周朝能够有条件读书的人除了乡绅财主和官吏子弟外,寒门子弟能够有能力读书的很少。
因为读书什么都不能干,家里少了劳动力不说,还得花费钱财去上私塾,一般的家庭压根负担不起。
大多数的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自然也没有心思,没有能力供养孩子读书。
所以大周朝的文盲率几乎是在九成,读书人的地位很高,秀才举人等都可以享受免税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