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作者:王清谈 | 分类:军事 | 字数:79.4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章 合茔与练枪
三个人在屋前不知道哭了多久,当眼泪哭干嗓子嘶哑时,就跪在那里,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商量起家人们的后事。
木灰下面的骨骸已经烧化了,应该是一大堆柴火压在人身上烧的,碰不得也分不开,无奈之下三个人决定把所有人合茔。
里面有王南父母弟妹四口、李秀父母弟妹五口、二丫父母妹妹四口、李秀的亲戚两个大人两个小孩四口,还有张姓的一家三口,再加上老鄂伦春和两个猎人计二十三口人。
三人开始用找工具把四周的泥墙敲成块往这间草屋里垒。
三个人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的干活,默默的流泪,能用工具就用工具,不能用工具就用手。
饿了就把日本兵背包里的吃的放到小饭盒里胡乱煮着吃,在断墙下架起两个蚊帐,困了就在里面睡上一会。
第二天下午,一个一人多高的大坟立了起来,三人找了块木板立个了碑,正式的哭拜起来。
又是夕阳西落,三人干望着大坟和落日久久无语,直到太阳落到山的那一边留下一片晚霞。
亲人们在这里安息了,可三个人的日子还得继续过。三个人慢慢的压制住痛失亲人的悲伤,开始面对以后的生活。
李秀不时看一眼王南,她心里有一肚子话想说:
“除了对象,家都没了,亲人们都在这大坟里,以后咋办哪?
住的、吃的、用的都烧没了,连衣服都是身上这一套,这日子怎么过?
是在这里起房子,学着伺候地,还是搬到别的地方去呢?
还有,什么时候成婚呢?孝期过了就入洞房嘛?也不知道成婚了他会对自己怎么样。
母亲在的时候她说她会操办好的,也说过要让自己学怎么跟男人过日子的事,可是现在的自己好象什么都不知道。
好象我现在就得听他的了,那要做什么让他定吧,看他怎么说”。
望着王南这个自己以后要守望一辈子的男人,她有着很多的幻想,可看了他半天,他还是在傻傻的对着大坟发呆,就轻声问道:
“大南哥,以后怎么办啊?”
女孩子在大事之后都会很理性,反而男孩子容易冲动。
王南知道三个人手里只有从两个日本兵身上扒下来的吃的和枪,却压抑不住杀日本人为亲人们报仇的念头,特别是手里有了步枪之后,哪怕是解决眼下最着急的粮食他也和报仇联系了起来,张嘴就说:
“先在这里守两天孝吧。我练两天枪就出去打日本人的黑枪,顺便扒回些衣服粮食”。
王南从抢到两把枪的经验中得出只要能把枪练准,象打猎那样先躲起来,打单个日本人的黑枪还是很容易的,即给大坟里的父母亲人们报仇雪恨了,也能扒到日本人的背包弄回吃的。
李秀有些头痛。
打黑枪一次两次行,还能次次打?每个日本人都背着大包的吃的给你扒?可她和王南没有太多的接触,名份有了,人还没亲近到想说什么说什么的程度,又抹不脸儿说破,只能低头不语。
二丫在边上倒是明白李秀话里的意思,她也在合计自己的将来,现在家破人亡了,人家俩都定亲了,以后他们结伙过日子,可自己怎么办哪?
她看王南和李秀在一起心里还有一点不甘心,母亲总说自己傻,看来自己不光傻,命也苦。于是低下头来不做声,静静的想自己的心事。
两顶蚊帐很近,三个人在里面思来转去,却一夜无语。
天一亮,王南就开始找石头立靶子,他在长长的荒地边上大概每隔一百米这样立块挎包大小的石头,一共摆到五百米处。
走回一百米内时,他想到自己打倒的两个日本兵,特意在一百米内又乱放了的几块。
又把所有的子弹都拿出来。
日本士兵的弹药带有两个前盒和一个后盒,前盒30发,后盒60发,一条弹药带子上就有120发子弹。
精锐部队在外野战时,还会多发一些备用弹。
这两个日本兵做为侵略中国的马前卒,出发前应该都带了200发以上,因为王南把两个日本兵手里的所有子弹集中起来还有380多发。
每5发子弹排在一个桥夹上,按东北人的说法管这叫一梭子,重量有老16制一斤的3两重,这些子弹有小20斤,足够有些猎人基础的王南练枪用了。
王南抢来的两把步枪上面刻有汉字的‘三八式’三个字,日本人叫三八式步兵铳。
似乎“铳”这个字和火药武器的意义就是从中国宋明两代学去的,反而中国近代就不知道怎么转用了“枪”这个字。
三八式步枪长近一米三,因为怕进灰尘枪机上扣了个铁盖子,随着枪栓滑动,所以中国人叫它三八大盖。
这枪的子弹细长,子弹从出膛到300米时都走直线,所以300米时威力最大,450米才算出了有效射程,可邪门的是600米远也能瞄得上。
唯一的问题,是百米以内打在人身上不碰到骨头就穿肉而过,一枪两眼。
这对于中日战争刚刚开始,也就是十四年抗战初期的日本士兵来说根本不算问题。
日军的新兵训练期差不多一年,有些兵种射击练的少,就这样,他们的新兵也要在半年内打出300发子弹。正常的步兵在头半年起码要打上500发以上,每年训练子弹标准是1800发。
一般士兵打300米的胸靶,很多部队都用300米脑袋大小的伏地靶,普通士兵的射击水平是这时的世界第一,射击水平几乎相当于后世的特种兵。
因为这种步枪弹道平直,三百米内把表尺框推倒直接瞄准射击,再远就要立起表尺使用游标调整了,表尺都标到了2400米。
事实上,不用专用的瞄准镜就能直接瞄准击中500米左右靶子的人都极为少见了。
再远准星都比人大,还受弹道下沉、速度下降、侧风影响等,不是一般人能掌控得了。
后世有人统计过那些有名的狙击手,他们射击基本都在200米内。
一般士兵多数在100米左右,因此后世的普通步枪都改用冲锋枪和突击步枪,有效距离基本在300米内。
在王南这个时代,三八大盖却也算是过得去的步枪,如果在中国这地界来说,甚至是把好枪,因为比它还好的不是没出世就是在中国没几把。
王南在练枪前反复查看枪的各个功能,很快就找到枪的保险,把枪铁尾巴上的菊花突起按着向左转是解除保险可以射击,拧到上面就进入保险状态。
王南的眼力很好,他用石头做靶子,趴在地上一枪一枪的打,子弹打中石头表面会有小土雾小火花提醒命中,他就这样摸索着练习。
有文化的好处就是做事情会思考,王南在心中定下来的思路很明确:
连续两梭子都能准确无误击中一块石头时,再换远一点的石头。如果连续的打不中,就是哪里有问题,需要查找下原因。
王南通过照门的V型槽和人字型准星瞄向最近的石头,开始慢慢练习。
从几十米远的石头,到一百米,到两百米,再到三百米,在浪费了不少子弹后,他的射手天赋体现了出来,到中午时,一两百米已经能枪枪命中,基本不失手了。
下午打到了四百米时,总看不到子弹上靶,他留心着看,发现子弹打在靶子前方的地面上。
他研究了下表尺上的数字,立起表尺稍加琢磨便知道了更远距离的方式,打了几枪测试后,看到能上靶了,就转回来继续反复打300米以内的石头。
400米或者500米很难看清有没有打中,来回跑那么远去看靶子太麻烦了,他觉得先练好近的再说。
就这样试来试去用了一整天,用了近一百发子弹,天黑前已经能做到300米内枪枪中靶。
王南试出来的结果离真相非常接近,也很简洁,他的理解就是300米以内用表尺倒下直接瞄准,300往上再立表尺调整距离。
他在练枪法,两个女孩子就在边上四处张望着给他放哨。
只是两个女孩子只去关注目光所及处有没有人来,没想到枪声能传出去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