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作者:凤雀吞龙 | 分类:玄幻 | 字数:304.8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六十二章 稳如泰山,曹子修安居平五路!
第265章 稳如泰山,曹子修安居平五路!【6000字求订阅求月票】
陈国陈县。
陈王刘宠此刻骑在高头大马上,从城中缓步而出。
一身精良打造的轻甲,将其身上各要害位置,给包裹的严严实实。
而在出了城池之后。
显现在刘宠眼前的。
则是整装待发,严整肃穆的大军,正等待着上面下达发兵的号令,便即刻带上行装,赶赴战场。
眼见得自己麾下的儿郎们都精神焕发,一个个战意昂扬,刘宠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对一旁跟上来的骆俊说道。
“孝远,我领兵出征的这些时日,国中上下的诸多事务,就全部交由你来处置了,打理好,等我归来即可!”
一个诸侯国中的实际掌权者,原本就应该是国相,而非诸侯王。
只不过由于眼下朝廷无力。
再加上陈王是少有具备实权,拥有强盛兵力的地方藩王,因此这个情况倒是罕见的反了过来。
而在听见刘宠的言语后。
骆俊却满脸苦笑的点了点头。
同时颇为无奈的说道:“殿下,其实您大可不必走的这么着急的,完全可以再等上几日。”
“待曹孟德那边发兵,并即将抵达的时候,您这边再率兵北上策应,想来应该是更为稳妥的法子吧!”
刘宠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大手一挥,便斩钉截铁的否决道。
“孝远老成之言,我自清楚明白,只是眼下情况危急,也顾不得什么稳妥不稳妥了,我必须尽快动身才是。”
“由陈县出发,转道进入长平县,而后再北上抵达位于陈留郡的扶沟县,这期间多少也要花费些时日。”
“而曹孟德那边何时能来,我却并未收到消息,倘若他晚上几日,那扶沟县岂不是要被袁公路一举拿下?”
“一步慢,便是步步慢,守在扶沟县中,我军还能掌握有主动之权,要是被袁公路攻破了扶沟县,那恐怕我军只配跟在后面吃土了。”
……
听闻此言。
骆俊更是不由心中暗叹一声。
前天夜里,自家殿下收到了一封,来自于北边魏郡的求援信。
这封信是由曹昂亲手所书,目的就是想请刘宠率陈国军队,帮忙拦截一下袁术的进军路线。
并且在后续兖州牧曹操率兵抵达之后,两家合兵一处,共同击退,甚至击溃袁术的进犯。
在收到这个消息的当天夜里。
刘宠便连夜召集急了国中众将,在仅仅只用了短暂的一天时间之后,就集结了超过上万军队。
并且在今天上午,也就是此时此刻,就准备出发了。
整个过程可谓迅猛无比,雷厉风行,效率高的惊人。
而刘宠之所以会这般上心。
完全是因为曹昂向他开了这个口。
仅此而已。
并没有许诺任何的好处,什么威逼利诱,这些全然都不存在。
而这边骆俊在叹息一声后。
略微迟疑的几秒钟。
终究还是选择继续进言道:“殿下,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咱们这边距离扶沟县终究是近,倘若曹孟德未能按时抵达,彼时恐怕就要以您一己之力,和袁术相抗衡了。”
“损兵折将,这些都是小事儿,就怕一旦我军不敌,殿下您有失啊!”
……
其实这番话,骆俊昨天就说过了。
奈何刘宠意志如铁。
今天他又翻出来说了一遍。
得到的依旧只是坚决的态度。
“孝远,不必再说,我意已决!”
“当初讨董联盟解散,我等于洛阳归来,分道扬镳之际,我曾亲口对曹家父子做过承诺。”
“一旦他们有用得上我的时候,只需一封书信,便是千里万里,我也会率兵亲至,如今正是兑现承诺之时!”
说到这里。
刘宠稍微顿了顿。
而后握了握腰间的剑柄,慷慨激昂的说道:“大丈夫岂能言而无信,若是曹孟德能按时抵达,那是最好不过。”
“倘若稍晚上几日,那我便据城而守,与袁术打上一仗,又有何不可!”
……
话说到这个份上。
骆俊知道再劝无益,自家殿下心意已决,说多了反倒徒增不快。
故而只能对刘宠躬身行礼道。
“既然如此,那便祝殿下一路顺风,在下且于城中待殿下得胜归来!”
刘宠点了点头。
而后对左右将校示意一下。
“三军听令,即刻开拨!”
大军轰然拔寨。
尘土飞扬之间。
一支万余人的军队,便浩浩荡荡地朝着陈留郡的地界而去。
而此刻骆俊依旧站在城门口处,看着刘宠远去的背影。
不由暗自摇了摇头。
“这曹子修,面子是真的大啊!”
依照他对刘宠的了解,这位陈王殿下多数时候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当初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刘宠不就是这样的表现吗?
巴不得躲在家里睡大觉。
倘若此番向刘宠求援的不是曹昂,而是别的什么人,那骆俊可以断定,这位主是决计不会率兵出发的。
第二百六十二章 稳如泰山,曹子修安居平五路!
唯有曹昂曹子修。
接连两次请动了刘宠。
当真可谓情面大过天了。
…………
而就在刘宠发兵北上的同时。
位于河内郡的怀县县城中。
从乐成县出发,一路星夜奔驰,马不停蹄的袁绍军使者。
总算是抢在三日时间内。
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日行五百里,放在当今这个时代而言,绝对算得上是超高速度。
而为了能够做到如此程度。
使者一路接连换乘,且骑的都是最上等的战马,即便如此,还是付出了类似好几匹优质战马的巨大代价。
换了一般的势力。
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损耗,也做不到如此令人惊骇的通讯速度。
不过抢在最短时间内,见到了河内太守王匡,并且把袁绍的亲笔书信送到了他手里,那么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此刻在怀县郡府中。
王匡盛情招待了这位来使。
并且在通读了袁绍给他的书信之后,当场便作出了郑重的承诺。
“还请回报本初兄,最迟三日之内,我便会率兵出发。”
“此番我调动兵马,不敢说胜得了张杨和于夫罗,但他们二人想要摆脱我的追击,安然北上袭扰邺城。”
“这也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嘿,反正同在河内郡扎根,我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不听我这太守的调令,本已有取死之道!”
……
王匡答应的干脆利落。
甚至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也压根就不存在和手底下人商议的环节。
这放在其他势力是很难出现的。
而王匡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行事果决有魄力,也并非是袁绍在书信上给他许诺过什么好处,又或者向他痛陈利弊,晓以利害。
他答应的这么爽快的根本原因。
只有一条。
信是袁绍送来的!
换了任何一人,请他拖住张杨和于夫罗,王匡都必须深思熟虑一番。
哪怕是曹昂出面相请,王匡也一定会狠狠的花费一段时间进行考虑,并且最后拒绝的可能性更大。
唯独袁绍的要求,王匡向来是不打折扣的执行。
这一点在当初诸侯联盟,讨伐董卓时就有所体现,王匡往往都是第一个跳出来,摆明车马,举起旗帜为袁绍唱赞歌的。
袁绍的决定,他一律同意。
袁绍反对的,他跟着否决。
这老小子是个完全依附于袁绍的附属,属于是袁本初的马仔。
而且是特别听话的那种。
因此袁绍让他出兵追击张杨二人,王匡才会拍着胸膛,答应的爽快至极。
而这。
也正是曹昂哪怕大费周章,必须绕一个大圈才能达成目的,也要先送信给袁绍,请他代为出面安排的真正原因。
……
陈王刘宠率重兵北上支援兖州。
河内太守王匡同样领兵,出了怀县之后,一路赶往朝歌,其目标直指张杨二人。
一时之间。
整个关东一带可谓风起云涌。
而当这两个消息传回邺城之时。
整座邺城上下,上至各大小家族及郡府中的官吏,下至贩夫走卒,乃至寻常百姓,都陷入了一片沸腾之中。
就在前两日。
在曹昂的严令之下,捂了许久的盖子,终究是漏了风。
行军司马张杨和南匈奴单于于夫罗,联合率兵北上,驻扎在朝歌县,正对邺城虎视眈眈的消息爆出来了。
当可谓是给予了原本就风雨飘摇的魏郡,一记沉重的打击。
尽管有曹昂的强力控制。
邺城中一时还未生变。
但在人心极度离散的前提下,可以预料到的是一场内部大乱。
然而此时此刻。
这些全都不用担心了。
接连两道好消息,给城中带来的欢欣鼓舞的意味。
瞬间横扫了一连多日以来的阴霾。
搅散了始终笼罩在邺城上空的浓厚阴云,把那漆黑的如浓墨一般,覆压在头顶上的大山,给瞬间搬了开来。
露出了璀璨的日光。
……
此刻在城中的一座豪宅中。
一群人正在摆酒庆贺。
这些人皆是出自于城中大小家族的重要人物,在之前都被曹昂用手段强行分化开,不允许私下见面。
但今日的消息传来后。
曹昂也同一时间解开了限制。
也正是因为曹昂放宽了管制,给予了这些人在城中自由活动的权利,反倒让这些宗族成员越发确信了,有强援到来的消息是确凿无疑。
而非曹昂伪造以安抚人心。
“诸位,如今咱们魏郡有了强援,南边三路敌人全部都被拖住,接下来只需应对北边二路即可。”
“以曹将军的用兵如神,击退来犯之敌,想必轻而易举!”
“来,为咱们魏郡危局化解,大家不必再整日提心吊胆,担忧被战乱波及,一起痛饮一杯!”
此人的吆喝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
厅堂之上,纷纷举杯。
……
在一杯酒水下肚之后。
第二百六十二章 稳如泰山,曹子修安居平五路!
有人唏嘘长叹道:“还得是曹将军啊,悄无声息之间,便办下了如此大事,谈笑之间就摆平了三路敌军,这是何等能人所不能!”
这番话得到了众人的先后附和。
“张兄说的对,消息传来之时,着实把我给惊的不轻,不过现在想想,曹将军是何等英明神武之辈,反倒是我有些大惊小怪了。”
“哈哈,我早知道曹将军并非凡俗之辈,一直便待在家中等候事情出现转机,哪像你们似的,慌里慌张。”
众人开始对曹昂大唱赞歌。
全然忘记了之前是何等的惊慌失措,又是如何对曹昂全无信心,从而导致想要从邺城逃走。
不过在一番吹捧之后。
还是有人长叹一声道。
“只可惜北边二路皆来势汹汹,且都兵力庞大,曹将军若是正面应对的话,多少也要损兵折将,付出些许伤亡,才能击退来犯之敌了。”
“若是在北边还有人能出手相助的话,或许曹将军能胜得更轻松些!”
……
此言一出。
众人在纷纷点头赞同的同时,又觉得后面半句不太可能。
毕竟周边具备一战之力的势力是有限的,冀州本土境内的几家,除了韩馥还略有些余地之外,其余都无法相帮。
而仅凭韩馥一人。
他能拖得住谁?
因此也只能想想而已。
然而在临近傍晚时分。
又是一名士兵,背上插着令旗,从城外一路纵马狂奔进来。
在半个时辰之后。
郡府再一次通告全城。
此前一直驻扎在太原郡的执金吾丁原,如今也已毅然率精兵八千,火速向东行进,准备迎头拦截张燕大军南下。
这个消息再一次将全城点燃。
欢呼声更是一直响彻到半夜。
寻常百姓们自然是欣喜于不必流离失所,不必受战乱之苦。
而那群大小家族的人物。
此刻却是怎么也想不通。
丁原和曹将军很熟吗,怎么连他也被说动了,而且还是挑了一个最难的对手,带着八千人就挡上去了。
即便有韩馥从旁配合,合计兵力在两万以上,这波也一定会损兵折将。
然而丁原却依旧义无反顾。
莫非曹将军的魅力真就这么大?
…………
其实别说他们了。
就连丁原自己手底下的那群亲信,也都着实没搞懂自家主上这个决策。
此刻在晋阳城中。
一群人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丁原,希望他能更改主意。
“将军,咱们与那曹子修之间非亲非故的,无非就是当初在洛阳城中有过数面之缘,犯不着这样帮他啊!”
“是啊将军,我军眼下在晋阳城中休养生息,日子本来过的就略显艰难,还如此劳师动众的前去援救魏郡,这又是何苦来哉啊!”
“将军,听闻那张燕,此番足带了余万大军南下,即便皆为流民草寇,但如此庞大的数目也不容小觑啊,我军与其正面相交,必遭受重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
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劝说。
然而丁原却只是面不改色,没有分毫退让和做出改变的意思。
直到众人的说辞都说完了。
丁原才大手一挥。
斩钉截铁地言道:“我意已决,不必再劝,尔等听我命令,整备军马,克日启程东进便是!”
命令不留丝毫余地。
显然已经是铁了心要这么做。
不过眼前这些人毕竟是自己的亲信,不安抚一下也说不过去。
因此在稍作停顿过后。
丁原还是和声说道:“我军此行,无需与张燕正面对上,而是在其必经之路上据城而守,阻挠他些许时日即可,远不至于损失惨重。”
“况且阻敌的非我等一方,还有冀州牧韩文节参与其中,两方合力之下,阻拦数日时间,想来易事一桩耳!”
……
见说服不了丁原。
手底下人,最终还是选择服从命令,老老实实的去整军,准备出发了。
而望着这些亲信远去的背影。
丁原不由的暗叹了一声。
他哪里会不知道,这些亲信们所说的,基本上都是事实。
自打当初在洛阳城,被董卓策反了麾下大将吕布,从而导致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军队也被杀散,不得不逃出洛阳城收拢败兵之后。
自己就一直在太原郡一带盘踞。
尽管这将近两年的时间以来,自己都在拼了命的休养生息。
但本就贫寒的并州,在接连经历了异族之乱,以及盗匪横行,外加上白波军,黑山贼的肆虐之后。
早就是千疮百孔。
哪怕整个并州最富裕的太原郡,如今也不过就是一堆烂摊子。
待在这样的环境中休养,那任凭他怎么发育,速度都是极慢的。
这也是丁原作为并州有数的大势力,到如今所攒下的身家,连一万兵马都不够,看起来可怜兮兮的原因。
……
正是因为发展的太过艰难。
手底下这点资本得来不易。
所以对丁原而言,最正确的策略,应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任凭旁人打的头破血流,伱死我活,我只缩在太原郡养着,等什么时候养的差不多了再出山。
反到如今这种,用稀薄的家底去碰撞,去做消耗,实属不智。
“唉!”
丁原一边叹息。
一边双手捧起了两张,材质相似的布条,其中一张用极其潦草,歪歪扭扭的笔记,写着短短的一句话。
“救命之恩,君可还记否?”
这张小布条是昨日从邺城火速送来的,落笔之人正是曹昂。
另一张则是一段话。
“董卓重金收买,利诱之下,吕布已叛变,将在数日内刺杀将军,务必小心,不可与吕布独处一室,切记!”
这张曾经救了丁原一命的布条,也被他珍重的收藏在一卷书简内,以便随时能做出对照。
两张布条极为相似,一模一样的鬼画桃符,可以确认出自同一人之手。
而且这件事情极为隐秘,除了自己与当事人之外,再无旁人知道。
因此时至今日。
也算是为丁原,揭开了一桩尘封许久的秘事。
那就是当初向他通风报信,告诉他吕布已经被收买叛变,决定取他项上人头这件事情的神秘人。
正是彼时声名不显的曹昂曹子修!
……
不错。
面对黑山贼带来的威胁。
曹昂动用了他的底牌。
尽管这样做有挟恩图报之势,但相较于实质利益上的受损相比,这些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而丁原这边,如曹昂预料的一般。
他之所以力排众议,乾纲独断,固执己见地要发兵东进,前去支援曹昂,解魏郡之危。
正是因为丁原曾经发誓。
一定要报答这位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让他能够活着离开洛阳城的恩人。
即便因此而损兵折将。
在与自己的性命相比。
也就无足轻重了。
而在丁原这边做出应对后。
来势汹汹的五路敌军。
如今只剩下最后一路!
而这一路无需动用外援,曹昂有信心凭借硬实力,正面将其打爆。
从而盘活全局。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