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都市 | 字数:77.3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3章 重回赵家庄
上午听了大哥李强的一堂政治课,易中海感慨颇深。
李家哪怕落魄了,也有机会重新爬起来。
可是自家现在连个后代都没有,心里空落落的,也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没有后代,家里金钱权利再多,好像也无法传承。
走一步看一步,两口子自个儿先活好就是了。
估计是理解的偏差吧,红党思想在李家,那是一群有文化、有见识、有理想的人奋斗的目标无所谓传承,只是在十几年黑暗下生存,并且渴望光明的信仰,或许以后有政治资源传承也是顺带的。
而在易中海这里,常年工厂高收入,让易中海两口子没受过多少苦,忍受过多少黑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中产阶级。
没法体会战乱年代底层人民对光明和和平的向往,不管谁统治他们都无所谓,不管是谁好处都少不了他们的,自然而然的对思想不太关心,有手艺,有高额工资,走哪里饿不死。
再加上易中海认为不管谁当官都一样,既然不能捞好处,那就不用太靠近。
而且易中海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精英式教育,对底层百姓确实不太理解,脱离大多数人,你指望他能有多高的格局呢?
这也算另类的无欲则刚吧。
…………
中午大家伙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下午两点左右,易中海夫妇向丈母娘和大舅哥等人提出告辞。
一行人送两口子出了村口。
易中海两人全身酸软,回赵家庄的时间比出来的时候多上一个小时。
等回到大爷爷家太阳就已经快要落山了。
大爷爷坐在门口看着两口子慢慢的走来,笑道:“呦,中海,你们两口子,这是咋了?”
“回娘家被大舅子们收拾了?”
易中海无奈的苦笑道:“大爷爷,您可别挖苦我们了。”
“是我们自不量力,昨天跟着下地收麦子,好长时间没做过农活,不太习惯,给整的腰酸背痛的。”
“唉,劲儿使猛了,就给整成这德行了。”
听着易中海的话,易老头笑得更开心了,“哈哈,你这整的跟初次上门的毛脚女婿一样,为了在丈母娘家好好表现,这是把自己个给整趴下了。”
“瞎逞强,进城这十几年了,你们这跟初次学下地没啥两样。”
“你们两口子进屋去互相揉一揉,按摩一下,明天就好了。”
“你们娘家麦子都割完了?”
易中海老脸一红,厚着脸皮道:“确实莽撞了,一会儿外面跟兰子两个互相按一下,疏松一下筋骨。”
“丈母娘那边的麦子确实收完了,地不多,昨天下午就收完了。”
“过几天脱粒就行了。”
老爷子点了点头,“还行,你小子还挺孝顺,丈母娘家活儿干完了,正好回来休息几天,等村里忙完了就动坟吧。”
易中海道:“大爷爷,要不我明天开始就帮大伙儿帮忙收麦子吧,人情往来嘛。”
“大伙儿帮我们修坟,我出力给大伙儿干农活儿。”
老头子奇道:“咦,你还动的了?”
易中海得瑟的说道:“我在北平也是干重活儿的人,只是跟割麦子用力的地方不一样,昨天就已经习惯了。”
“等会儿,我跟兰子互相按按,明天早上起来就好了,照样下地。”
“毕竟身子都活动开了。”
“再说这不干活光吃白食也不像话啊。”
“连小孩子都下地干活了,我们两口子又不是动不了。”
“难道在村里学无业游民,地痞流氓,当闲汉啊,那名声不就毁的干干净净了?”
“无所事事的瞎晃荡,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当了城里人,就瞧不起乡亲们呢。”
老头子听了后,缓缓的说道:“行,既然你能想的通透,我也不说啥了,明天早点起来下地去干活吧,多一个劳力,也能早点收回麦子。”
“要是变天了,麦子就糟蹋在地里了。”
“你们进屋去按摩去吧,我就不耽搁你们功夫了。”
两口子跟老爷子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告辞进屋。
易中海先趴在床上,李兰坐在床边给易中海捏着胳膊,大腿,背部,腰上的肌肉。
“老易,明天真去啊?”
“是得去,要请人帮忙修坟你不出劳力帮别人,花钱请人太见外了。”
“你也算是农村长大的,应该知道,农村请人干活,很少花钱,大伙儿都是换工。”
“你帮我家一个工我帮你家一个工,时事情就这么办起来了。”
“花钱请人干活儿,那是地主家的大户人家干的事。”
“一般家庭都是换工,你要是花钱请人,人家倒是能上门帮忙做活儿,可是关系就远了,显得很排外,不讲人情。”
“大家都换工,就你搞特殊,这不是人为的跟大伙儿割裂嘛。”
“你花钱了,人家也不指望你以后帮人家了,这就不是人情往来,慢慢的,关系就淡了。”
“我们在咱们这支,哪怕是一家帮忙收割半天麦子呢?”
“人家能提前收回麦子,不用担心变天。”
“而且修坟的时候,哪怕一家人干不到两个人半个工的活儿,等我们离开村子了,这些人欠着我们人情,要不要逢年过节帮忙烧把纸,平时坟头添把土?”
“要是光花钱请人,那就是交易,我们走后,交易就算完成,以后家里坟头谁来管?”
“哪怕累点,也要把人情做出去,不光能留下好名声。”
“人家干活儿也更用心。”
李兰听了易中海的话,也觉得有道理,哪怕累点,叭人情做出去。
这年代,家里丈夫就是妻子的天,无论易中海打算干什么,李兰都支持,哪怕是错的。
李兰给易中海按好了全身,易中海浑身松快了很多。
易中海又起身让李兰趴下,给李兰全身细细的按摩了一遍。
两人全身放松的出了房间,这会儿大伯他们已经挑着麦子回来了。
易中海端了一杯茶,给大伯递过去。
又把两口子在房间里商量的结果给大伯说了。
大伯听了点了点头,“行,你算出去闯荡没白学。”
易中海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说道:“这其实也是大爷爷提醒的,最开始并没想到这茬。”
“本来还想着在家无事,帮你家把麦子收了就行了,其他家庭修坟的时候花钱请人。”
“大爷爷一提醒,我才想起来,这样弄太见外。”
“咱们这支您看着怎么安排,让我们每家干半天?”
易大伯听了后,抽了一口烟袋,琢磨了一下,“我看先从家里地少人口多的开始吧,早点收完,早点能抽出人手帮大户。”
“然后再从地多人少的家庭开始,集中人力把麦子收回来,免得糟蹋了。”
“最后再集体去其他人家。”
“人多地少的,多一个人力,能提前收割好长时间。”
“他们也能到别人家里帮忙,顺便挣点粮食养家。”
…………
晚上简单的吃了一顿,第二天一早起来,易中海两口子就跟着大伯去了一户人家。
家里一个老人,下边一队夫妇,和一个寡妇,带着七八个孩子,家里有十亩地。
这家本来两个儿子,老大被拉壮丁死了,留下孤儿寡母和弟弟弟媳。
大伯把事情说清楚后,一群人就拿起镰刀到了地头,一上午就把这家剩下的地里麦子收割完了。
中午管了易中海一行人一顿饭,下午在大伯的带领下,又去了下一家。
就这样,连续四天,村里所有麦子全部收割完成。
这天也是第十天,按第一天算是第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