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断有谁闻
作者:古月今生 | 分类:古言 | 字数:57.1万
本书由华夏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7章 月没星沉(上)
自到了东川节度府后,李义山一直郁郁寡欢。失去妻子的让他痛苦得日夜蚀心,不得不寄托在姨父家中的年幼儿女也让他思念不已,只得每日沉埋于书案笔墨中,以消减心头的无尽痛楚。这天被一干新同僚拉去喝酒,夜间因口渴起来找水喝,突然看到月华从昨晚忘了关的窗中溜了进来,银水一般柔和地镀在屋中的地面上。李义山不由抬头向窗外的天空望去,今夜的月极圆极饱满,皎洁得如玉盘一样,肆意地展现出它那神秘而又极致的迷人魅力,月华则如水一般流泄下来,万物都被披上了一层诡魅的银纱。
已是深夜人静之时,周围显得格外的空旷而静谧,李义山好不容易安定一点的心情重又忧伤起来。他望着月亮愁绪万千,李白有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是对他来说,家在何处?孤独凄凉又涌了上来,蔓延充斥着他的心头。
此时此刻,他最思念的还是妻子。从相识到永别,不过短短的十三载,而上天给予他们朝夕相守不到十年时间。十三年间,他们相知相爱相依相守,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纵使流言蜚语亦患难与共。纵使分离两地亦牵念不已。上天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拥有彼此,今生幸得有她守护在旁,同进退共相知,在他承受风浪时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可是他不懂得珍惜,在拥有她的日子里,为了那不切实际的抱负和理想,他狂燥忧伤,追索求取,却不明白他最珍贵其实就在身边,就是与她和家人相守一起的质朴生活!他曾许诺过她今生相守白头,他曾许诺过给她一世安宁,但对她的许愿终未达成,她临终之前期待着见他一面也未能实现!天人两隔,今生缘尽!这让李义山心中有如万箭穿心。
今夜,他终究明白,生命中那些荣华和光耀一点也不重要,他只想她能安好地在他身边。可是——他明白得太迟了!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李义山的泪滑了下来,见桌案上放有笔墨,便信手提起笔来,郁积的忧伤让他发之于笔端: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蘖。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
扔下笔,他倒在了床上,这才知道,自己都快要被冻僵了。
待李义山从迷迷糊糊中醒来时,只觉得头昏昏沉沉的,身边传来一阵淡淡的香味,他睁开眼,朦胧中看见妻子正端着一个碗在榻边。大喜过望中李义山猛然一挣,清醒过来时却发现眼前只是一个陌生的美丽女子。他这才明白自己恍惚中认错了人,他迟疑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你——是谁?”
女子抿嘴莞然一笑,声音婉转甜美:“小女子张懿仙,李大人唤我懿仙或小仙就好了……”
李义山全身松懈地倒了下来,她不是妻子,即便就是真仙又如何?那懿仙犹在轻声地絮叨着,她的声音轻柔而体贴,确是有点像去世的妻子,但那又如何?她终究不是!他黯然地闭上眼睛。
张懿仙很善解人意,她感觉到了李义山的失望,一心想讨好他,仍端着药碗想耐心地喂给他,李义山摇了摇头,望向了她。懿仙很是乖巧聪明,立刻明白了他的想法,忙三言两语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下。
原来前日佣人来收拾时,发现李义山高烧昏迷,忙禀告了柳仲郢。在为李义山延医治疗后,得知李义山一日都没醒起来,柳仲郢也丢下手中的事务过来看望。无意中发现了李义山在桌案上的诗,很是担忧他的状况,为劝慰他不要终日伤怀,特意嘱咐手下人去挑一个才色双绝的歌妓为他做伴。
原来如此,李义山挣扎着坐了起来,一气喝干了碗中的药,望着懿仙温言道:“多谢柳大人的美意。姑娘回去禀报柳大人,说我已经好多了,可以不必照顾了。”
懿仙怔了一下,其实她还没说完,昨天柳仲郢人手下去挑人时,身在青楼的懿仙听闻后,因一向极爱李义山的诗,便自己主动提出前来照顾。她有些自艾自怜地道:“想必小女子入不了大人的眼,只是小女子素来仰慕大人,更羡慕大人笔下那些女子,大人的诗曲折幽美然意境无穷,道尽了小女子言说不出的心境,就让小女子侍奉大人一段时间吧?小女子一定会尽心……”
李义山轻轻摇了摇头:“多谢姑娘的好意,我确实是写过不少宫怨诗、情诗,只因同情她们的身世无依,对她们的遭遇偶有同感,虽其中有一些曲折之情,但不足以外道,更不涉于风流,大约让人误会了。”
懿仙沉吟了良久,默默收拾了自己的东西,蹲身向李义山行了个礼:“小女子风尘十载,不曾得见大人这样的人,李夫人此生何其幸也!”她又流泪道,“得见大人一面,懿仙亦足矣!大人保重!”说罢,方转身离开了。
望着懿仙窈窕的背影,李义山默然了半晌,他确实喜爱那些相遇相知女子的美丽动人,也同情她们的青春流逝无人怜惜,因自己一直不得志,故他能知她们所想,悟她们所感,以前他想到什么便随手写就,从不去注意忌讳。又想起令狐府再遇宁国后,他心中掀起对往事的留恋和回味,感于相视一瞥中彼此互通的心意,他情不自禁就写下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后来发现王晏媄见了此诗后,也曾一度有些闷闷不乐,当时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故并不在意。
可此时回顾往事,李义山不由地有些追悔,若是时光能重返,他一定不再写那些让妻子心中不悦的诗了。自从妻子离世后,他犹如灵魂也被带走了一般,十余年共担风雨相濡以沫的感情比之年青时与华阳相依的感情来得更刻骨铭心,斯人已逝不可追索,他已不需要任何人为伴了!
想起方才懿仙的话,李义山思索了一会,提笔写下了《李夫人》三首: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土花漠漠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
写毕,李义山遣佣人送给柳仲郢,柳大人必能明白他的心意,算是他以此婉言报答柳大人的一片好意吧。